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制度改革最根本的目标是要将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为经济发展转型和可持续的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会受到工业化和制度这两个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从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财税、产权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构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极大阻碍了农民通过有效利用土地来增加收入,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甘肃现有的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农地承包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甘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努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城拓展和农村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土地储备制度,是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调控能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城镇化必须以土地作为物质基础,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文章认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达到农民富裕的目的。论文以西安市农地制度为例,在分析农地制度和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现行中国农地制度对城镇化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指出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农地制度演进和城镇化进程的一般关系,通过对几种农地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到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的改革目标——永佃制。  相似文献   

6.
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镇化",顺利解决几亿农民的身份转换,在城市里就业创业安身立命,享受城市文明,是一项十分宏大的民生工程。需要打破现有的制度框架,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唐礼彬 《特区经济》2008,(4):131-132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民工退出土地进城安居,本文对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总体思路,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与政策措施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本研究成果对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会受到工业化和制度这两个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从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财税、产权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构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安徽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制度对城镇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制度创新促进小城镇发展,是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的基本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落后于沿海地区,关键在于安徽体制性活力滞后于沿海地区。 一、安徽城镇化制度制约分析 制度制约既包括国家宏观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又包括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制约;既包括外部制度制约,又包括城镇内在的.制度制约。具体有以下几个重要制约因素。 1、农村土地制度制约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农户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权30年乃至50年不变,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并要求“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亦强调要逐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行合理的有差别的政策等”。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直接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核是人的城镇化,但其实际推进过程远远赶不上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还难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带来的生态问题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健康损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导致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能力减弱,解决的路径在于做好城镇化的科学合理规划和优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导致各地的用地需求量增加,使大量的农地向非农用途转变。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使得盲目乱占、滥占耕地现象严重,且征地补偿不合理,影响了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民既失地又失业,“失地农民”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合理的征用办法,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文章梳理了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将土地征收制度划分为起步阶段、摸索阶段、调整阶段、转型发展阶段五个阶段,并从阶段特征、原因、意义作用等方面对各阶段土地征收制度进行分析,以剖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杨璐璐 《改革》2012,(1):24-32
中国土地供给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其实际操作表现为政府管制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在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伴随土地制度变迁的背景下,以土地供给制度的演进轨迹为主线,呈现学术界对土地供给制度认识的差异性,并梳理政策脉络和基本法律框架,给出或然走向,藉此厘清土地供给的制度现状,揭示现阶段土地供给制度研究的共性、分歧及其改革难点。继而就种种表征进行评述,并简要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管理法》在现行经济体制下对地方政府最为有利。对于不少研究者及机构来说,城镇化实现途径可通过制度改革、投资扩张、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版图扩张、智能集约化等方式来进行。但对于多数人来说,既不知道要现实城镇化的制度改革是什么,也不是知道走上城镇化之路重大制度障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加入中介效应的SYS-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中介效应并未显现,但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改善新型城镇化质量。总体上,户籍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户籍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制度创新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应持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出台创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政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它涉及到大量的土地调整,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农村社区建设实际出发,关注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及困境,在传统解决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力求提出一种适应农村现实状况,便于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创新型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土地基金的征管与土地收益分配问题,是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推进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深圳市2007-2017年国有土地收支数据,对土地基金的来源、变化趋势和收益分配进行定量分析,总结目前深圳市土地基金制度和城镇化推进政策特征,探讨目前深圳市现行土地基金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为国内其他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和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和实例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孙效东 《发展》2003,(11):3-6
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制度产生,是因为制度能够节约成本。新制度之所以替代旧制度,是因为新制度比旧制度成本更低。解决制度问题,就是解决发展问题。创新城镇化制度,是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很不适应。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9.1%,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要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体制。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