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竞争优势,而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技术、发展独特产品和使用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一般以企业的核心技术为基础,通过企业经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本文从我国企业现状出发,通过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来探讨如何构筑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洗礼,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的高效益真正给企业带来巨额回报,同时也成为展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名片”。中小企业作为创建品牌的主体,若想提升品牌层次,其自身竞争力强弱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中小企业提升品牌层次障碍分析品牌意识缺乏前瞻性现有中小企业所创建的地方品牌存在公司名称与产品品牌各自独立的现象。比如“斯达舒”胃药这种产品品牌,消费者对产品名称熟悉,而对由哪个药厂生产,则印象不深。在辽宁省内知名度较高的白酒鹤乡王,连盘锦人自己也没有几个知道它是“锦鹤…  相似文献   

3.
青海经济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机电、冶金、石油天然气、医药、化工、建材、电力等技术装备。但目前仍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在市场上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产品。由于我省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等,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较低,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初加工工业比重大,精深加工工业比重小,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为财政提供的收入有限。2004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9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7.33亿元,是长期靠补助过日子的省份。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出口“再放异彩”,前11个月出口累计增速达33%。虽然“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改变,出口产品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缺乏强势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没有定价权。由于核心技术、核心品牌的缺乏,高端产品往往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从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12,(8):16-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的市场竞争已发展到“品牌的战争”阶段,也就是“品牌核心优势的竞争”。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支撑的产品是脆弱的产品,没有品牌根基的市场就不是“已占领的市场”。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日益增强。品牌的作用及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产品是企业的躯体,而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因此,品牌建设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品牌营销时代实施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红艳 《特区经济》2004,(10):161-161
<正> 一、品牌营销时代的到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蕴涵着产品的实际功能和科学技术的品牌竞争的时代。所以继CI营销理论之后又有经济学家提出品牌营销。美国市场营销专家larry light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办法就是拥有占有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已成为企业掌握的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一种新的竞争力。随着品牌重要性在企业中的提升和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品牌已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品牌营销时代应运而生。 二、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力。首先是品牌具有商品识别功能。其次,从法律意义上说,品牌是一种商标。再次,从其市场  相似文献   

7.
品牌--我国企业必须重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作为一种竞争要素已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我国企业品牌的附加价值低,缺乏鲜明的个性,且企业大都没有制定适当的品牌规划,忽视了品牌建设的长期性.因此,品牌建设是我国企业必须重视的策略,它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将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在国际产业链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薛可 《特区经济》2001,(2):35-37
深圳产品品牌的提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开发独特的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的营销手段来确保品牌领先地位的能力.它一般是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基础,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相互作用而获得使品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很多汽车企业打着“全方位开放”的旗号,与国外大企业集团合资。不但没有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连自己的品牌、市场都拱手送给了外方。拿着微薄的利润,躺在合资的安乐窝里睡懒觉,致使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空洞化,丧失了在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附庸。丰田可以开创一套后来居上的汽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新已成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外创新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中国企业深刻认识到:原有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已成为发展瓶颈;市场换不回、花钱买不到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和创建自主品牌,提升产业层级,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1.
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近日表示,“管理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说,一些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观念上有四个方面: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竞争力、市场的竞争力、资本的竞争力,但必须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唐骏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指企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生产大国,但是我们还远远不是生产强国,我们缺乏核心技术也缺乏生产核心产品的核心设备。在整个产业链中,我们还是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深加工模式,缺乏真正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这也是为什么贸易战中受伤的都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Core competence)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要素.其中,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它包含企业的R&D能力、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等,核心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转换的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是企业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的重要事件、机会和威胁作出正确的反应以及规划未来的能力,它决定着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因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水平需要经过产品来展现.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限定因素原理(即木桶原理)任何一个方面能力的过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黎昀  李新平 《特区经济》2005,(12):93-94
最早的标准化是作为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技术纽带而存在,在当代,标准化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句流行的话十分贴切地描绘了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标准化的状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业务流程外包(BPO)构成要素及动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公遂 《山东经济》2005,21(3):54-5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方式的陆续改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和协作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层意识到,“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对市场的适应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它不利于企业集中主要精力拓展核心业务,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回归核心业务,而一些非核心业务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实行外包。企业业务流程外包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本文主要对企业业务流程外包的构成要素及动机做一探讨,以期有助于引起企业对业务流程外包的重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对企业的意义日益重要。企业掌握了标准,就等于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搞替代加工。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核心是技术标准。各种标;隹背后隐藏的是企业竞争力,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争夺市场的较量。  相似文献   

17.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对企业的意义日益重要。企业掌握了标准,就等于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搞替代加工。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核心是技术标准。各种标准背后隐藏的是企业竞争力,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争夺市场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品牌,特别是民族品牌作为一个提升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十一五规划”中得到了更普遍更高层次的关注。从只生产产品到重视品牌,到自有品牌,中国企业的品牌之路走得十分漫长,也十分顽强。因此,确定民族品牌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1.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组织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2003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2.2%,非国有经济或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低;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以及技术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层次低、附加值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工业结构升级滞后;此外全市技术创新总体能力依然薄弱,主要是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数量少,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有限,大部分企业的研究开发装备不足、手段落后、技术人才短缺。同时,由于柳州工业自成体系,企业过于强调“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较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市场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20.
刘立新 《新财经》2006,(9):100-103
液晶电视产业发展迅猛,但市场仍显得比较混乱。表现在品牌繁多,标准不一,价格出入很大。虽然液晶“蛋糕”诱人,从市场份额看。生产厂商生存状态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由于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大部分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非常被动。在不能形成产能规模的情况下。一些市场占有率低的生产企业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