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的经济学意义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拥军 《会计师》2012,(16):35-36
<正>一、银行短期信用的概念(一)信用的定义信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定义。从伦理道德角度定义,信用主要是指当事人在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时所建立起来的、以信守诺言为道德基础的一种"践约"行为。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信用是指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在借贷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用契约关系确定的授信人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放贷本金能够收回并产生增值的价值运动。它实际上是授信人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能获得一笔钱的预期。信用根据授信主体不同,分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是授信人或受信人因未能履行成约而对其中一方所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规避信用风险,最大限度获取信用收益,是运用"信用"的真谛.本文在分析信用风险的规避对市场主体的财务管理依赖性和财务管理对信用风险规避存在的主要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规避信用风险应加强财务管理措施与手段.  相似文献   

4.
信用是授信人对受信人所做承诺(或双方约定)的信任,是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网络银行和银行客户的信用博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信用的策略给信用提供方带来的额外利润.违约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传播范围.以及信用供求双方群体对各自策略的初始选择这几个因素对客户信用融资的最终发展状况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指以一定经济标的物为内容、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由于信用存在价值转移的事实以及是否能得到偿还的风险,因此,它以授信人(债权人)对于受信人(债务人)所作承诺和能力有没有信心为基础,内涵着授信人(债权人)与受信人(债务人)之间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笔者认为,现代信用既指信守诺言、诚实不欺,以此获得他人信任,  相似文献   

6.
信用评估是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体系与信用评估 (一)企业信用与市场经济 信用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换言之,信用是履行契约行为的总称或者说是指一种建立在对受信人在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基础上的能力,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所在和所有交易活动的中介,构成现代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市场经济实质是信用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各种信用关系之上的经济往来行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保证.企业和个人是市场经济或者说信用的主体,对企业和个人而言,信用是一种工具,是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力,是经济市场中的通行证,也是企业筹、投资和经济往来中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7.
"无信不立"海外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信用不仅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被当作法律制度用来约束授信人和受信人的权利和义务时,信用经济就已经占到主导地位了。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不仅能创造和积累信用、扩大消费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还能维护市场运作秩序和促进宏观经济发展以及使银行与个人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层面上的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这四个概念被相继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道德规范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的基础,信任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信用是商业交易的前提,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关系的纽带,而征信是对受信人信用状况的一个全面了解和高度概括,据此建立的奖惩机制能为良好的社会信用状态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许闲 《上海保险》2023,(10):17-20
一、信用和金融保险的关系(一)信用是金融保险活动的基础在教科书中,信用分为四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和政府信用。这四类信用都跟保险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密切相关。商业信用是商品交易中任何一方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的短期信用活动。保险的商业形态就是一种商业信用,保险承诺的是若在未来发生合同约定的情形,保险公司会根据合同约定的相关责任予以赔付或给付。  相似文献   

10.
李战伟 《会计师》2011,(5):52-53
<正>一、引言信用销售是在传统销售关系的基础上,又通过信用增加了一层资金融通关系,其核心是信用,其中授信者、受信者、信用额度与信用期限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信用关系。授信方给予受信方的以物资、服务、资金等表现的信用最高限额,受信方受信后承诺在信用期限内履约还款。授信方(指卖方或贷款方)给予受信方(指买方或借款方)信用额度的缘由在于受信方有  相似文献   

11.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信用的一种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以商品(包括服务)形式互相给予的信用,也就是职能资本家彼此间出卖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通过延期或提前支付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的银行制度和银行信用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信用评分发展历史信用评分是一种统计或定量方法,用于预测贷款申请者或评估现存借款人将发生违约或拖欠的概率。信用评分的目的是帮助银行信用评估部门量化和管理提供信用的金融风险,以便他们能够更好、更客观地作出借贷决策。信用评分的发展可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以芳 《会计师》2010,(10):52-53
<正>一、财务信用的内涵财务信用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产生的,是指在交易双方的交换行为中,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取另一方的物品或服务的能力。后来人们将财务信用作为企业的一种赊销能力的代名词。信用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对于受信方来说,企业利用信用,不用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取物品或服务,相当于获得了短期融资。而对于授信方,通过赊销可以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可见,财务信用利用的好坏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于是,财务信用的管理便提上日程。财务信用管理是企业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收集和评估客户信  相似文献   

14.
万励  夏涛 《新疆金融》2010,(7):79-98
<正>一、征信理论与实务概述所谓征信,英文为"Credit Checking"或"Credit Investigation",字面理解为征求信用或验证信用。具体来说,征信是指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实践中表现为通过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  相似文献   

15.
一、信用与信用风险经济学对信用的标准定义为: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信用是借贷双方凭借契约,以借贷方式实现货币、商品或服务单方面转移的交易,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双语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可被视为对标的资产违约购买的一项保险,或是标的资产的卖出期权。如图所示.在一个典型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中,出售信用风险一方(即“信用保护的购买方”)定期向“信用保护的出售方”付款,支付金额等于协商好的基点数乘以标的债券或贷款的面值。如果标的债券或贷款的发行人没有违约,购买信用风险的一方(即“信用保护的出售方”)就没有支付义务。  相似文献   

17.
征信,与信用相关,却并不等同于信用。后者是欠债还钱、消费付款等经济活动,而前者则是一种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通过第三方机构将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采集起来,供有需要的机构或个人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信用文化的建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正>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货币或商品支配权的让渡,简单说,就是借贷活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以货币资金形式直接贷给需款单位或个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集中于银行。贷款信用保险是保障银行因债务人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而使遭受损失时,可由保险人负责偿还的一种保险,它是由银行出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信用保险。现阶段我国开办信用保险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开办贷款信用保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贷款中,都通过各种形式的贷款信用保险来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目前,我国除了出口信用保险外,国内企业或个人贷款尚未开办此项业务。各专业银行贷款因逾期、沉淀、呆帐而妨碍了银行资金的正  相似文献   

19.
一、信用与信用风险 经济学对信用的标准定义为: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信用是借贷双方凭借契约,以借贷方式实现货币、商品或服务单方面转移的交易,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评分是一种统计或定量方法,用于预测贷款申请或评估现存借款人将发生违约或拖欠的概率。信用评分的目的是帮助银行信用评估部门量化和管理提供信用的金融风险,以便他们能够更好、更客观地作出借贷决策。信用评分的发展可以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