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洋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各国和地区(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新加坡、香港、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有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称的东盟国家,以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我国)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的相对高速增长。由于这个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它必将扩大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前进的重要力量。本文拟就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能源与贸易发展较快,但随着能源与贸易合作的深化,一系列不利于双方在能源与贸易领域互联互通的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制约了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新疆)必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发挥主导作用,同周边国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发展能源与贸易互联互通、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和中亚地区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争取更为有利的地位。研究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能源与贸易的互联互通战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一途径李绍强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环境1、机遇。第一,我国与周边国家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在生产力水平上略高于周边国家,在与周边国家发展资源、经济技术互补关系上,我国的轻工、机电及日用工业品在这些国家有广阔的...  相似文献   

4.
《特区经济》1998,(3):31-32
<正>一、亚洲金融风暴对深圳经济及其税收的影响 (一)对深圳经济的影响 第一,对利用外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二是利用香港和亚洲其他证券市场融资。据统计,港商在内地的投资总额有80%投资在广东,相当一部分投资在深圳,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在深圳也有相当投资。目前,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我市利用外资总额的87%。亚洲金融风暴后,整个亚洲投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相对来说,我国货币升值,投资成本上升,而深圳与我国其他地区比,成本更高。因此,1998年香港等亚洲地区的增量投资去向将会主要考虑我国其他投资成本较低的地区。长期牛市后的香港股市,经过这次风暴,今年或更长时期可能会转入“熊市”,扩容规模显然会缩小,包括深圳在内的我国企业到香港  相似文献   

5.
亚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70%,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全世界商船队总数中的40%为亚洲人所有和经营.亚洲又是世界上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货物的最大进口地区,全世界集装箱枢纽港排名表中的前20名中有11家是在亚洲,位于亚洲的3大造船厂,每年所生产的船舶占全世界船舶制造总载重吨的1/4.  相似文献   

6.
亚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70%,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全世界商船队总数中的40%为亚洲人所有和经营。亚洲又是世界上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货物的最大进口地区,全世界集装箱枢纽港排名表中的前20名中有11家是在亚洲,位于亚洲的3大造船厂,每年所生产的船舶占全世界船舶制造总载重吨的1/4。 2000年,亚洲在1997年的经济滑坡后开始出现一段时期的回升,集装  相似文献   

7.
外刊速览     
《新财经》2011,(9):18-19
亚行对亚洲发展前景做两极预测亚洲开发银行(ADB)发表的《2050年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印度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亚洲整体国内生产总值(GDP)2050年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由现在的27%上升至52%。  相似文献   

8.
亚洲其他各国和地区位于我国周边,与我国地理位置比邻,经济结构互补,是我国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最主要的对象.多年来,我国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积极扩大和深化与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亚洲其他各国和地区经济增速减缓,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我国与亚洲经贸合作遭到较大冲击. 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亚洲经济快速复苏,我国与亚洲各国和地区经贸合作呈现强劲增长势头,相互间贸易和投资已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2006年,在世界经济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大环境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6.1%,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区之一。展望2007年,随着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利率水平继续上升,预计该经济区增速将略有下降,但仍然可以达到5.7%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是我国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关键时期。如何抓紧本世纪最后几年时间促进西部对外开放,使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缩小差距,逐步开创东、中、西部共同繁荣的新局面,笔者试作些初步探讨。 一、急剧变化的世界经济环境 1、我国西部周边国家经济迅猛发展 九十年代,我国西部周边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一些处于赶超的国家又出现了新一轮工业化高潮,传统的重化工业在这些国家增长迅速,支持工业化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向这些地区转移。在东南亚,继“亚洲四小龙”之后,又出现了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工业化准四小”;在南亚,印度正在成为世界前几位的钢铁大国,重工业大国;在西亚,各石油输出国在继续保持世界能源基地位置的同时,也在加快自身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在中亚,前苏联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地区利用地缘优势,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与周边国家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当前,制约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因素主要是周边国家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体制性差异大,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不稳定,民族文化心理阻碍,地区安全因素,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问贸易发展不平衡等。但与周边国家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是维护亚欧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需要,是民族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佳切人点,是打造旅游支柱产业的现实需要。周边国家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亟待开发,双方拥有共同开发的核心项目,合作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是最大的发展动力。因此,民族地区应重视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抓住机遇,不断拓宽市场的纵深,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地方政府和国家应积极帮助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一个亟需研究的关键性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东亚经济的繁荣东亚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和东盟五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也可以称做是西太平洋地区。这一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0,人口却占1/3,GNP约占1/5。这个在近代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相对停滞和落后的地区,在近几十年内却取得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而成为当今世界“增长的中心”。如果追溯东亚经济的跃进,还应从5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进入70年代东盟  相似文献   

13.
影响深远的亚洲金融危机给香港经济带来了重创,使之出现了二、三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目前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好转,香港经济也正在逐步走出低迷。 1998年,香港多事之秋 1998年对香港来说,堪称多事之秋,金融风暴、禽流感、毒猪肉、新机场混乱、股市楼市暴泻、港元受阻击等,不胜枚举。这一串事件的发生使香港经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以来,亚洲经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和外资下降,实体经济受挫,各国(地区)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受当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面临严峻挑战。但是,亚洲与中国深化经贸互利合作的态度积极,双方合作的基础日趋扎实,层次日益提高,合作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15.
曲锋 《北方经济》2013,(1):90-91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沿边开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自1992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二连浩特边境经济合作区、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满洲里边境经济合作区等1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对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巴彦淖尔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前景广阔 巴彦淖尔市地处我国向蒙古国开发开放的沿边核心区,与之接壤的蒙古国南戈壁省矿藏丰富,是各国争相开发的热点.塔旺套勒盖煤矿煤炭资源量达60亿吨,65%是优质焦煤,属优质炼焦用煤.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与中亚、东欧、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拓展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贸易具有哪些优势?国内贸易体制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有什么关系?就此,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相似文献   

17.
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投资与贸易市场迅速扩大,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现代史上,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第一次用惊奇的眼光注视着亚洲的今天和明天。西方世界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重心已转移到亚洲","亚洲正在成为世界最大市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亚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4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相当于北美洲面积的2  相似文献   

18.
中亚地区各国矿产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笔参加了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现状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0110200070),较系统、全面地调研了中亚地区(包括俄罗斯南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的矿产资源现状。调研结果表明,中亚各国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均为各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占外贸出口份额很大,深受中亚地区各国政府重视。中亚地区各国的资源现状是:  相似文献   

19.
一 战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国家(新加坡除外,下同)与美国之间贸易和国际分工有了巨大发展,已经成为范围广泛的环太平洋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进一步加深了环太平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现实(一)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现状一是区域经济规模差距拉大。2005年,东部地区占全国GDP总额的比重达到57.52%,而西部只有12.97%。若以GDP总量计算,西部地区GDP总量只有东部地区的22.56%。从人均GDP来看,东部地区人均GDP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