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华 《西部论丛》2005,(12):45-47
在持续了1/4世纪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作为财富效应之一,中国的高收入人群数量也迅速增长,习惯于在欧美发达国家为最富裕人群服务的、通常门槛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私人银行(Private Banking)也开始叩击中国市场之门。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 根据中信银行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近年来迅猛增长,总量由2006年的36.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18.5万人,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219.3万人。同时,超高净值人群数量也由2006年的1万人增长到2010年底的3.2万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尽管经济增长较快,但社会痛苦指数增长也相对较快。社会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持续扩大之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富裕消费人群的扩大,财富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产业的重要增长领域之一。习惯于在欧美发达国家为最富裕人群服务的.通常门槛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私人银行(PrivateBanking)也开始叩击中国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北方经济》2006,(12):39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低收入者没有分享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1-2003年的两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而同期最富有的10%人群收入增加了16%以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12,(29):30-31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根据中信银行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近年来迅猛增长,总量由2006年的36.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18.5万人,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219.3万人。同时,超高净值人群数量也由2006年的1万人增长到2010年底的3.2万人。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总共持有的可投资资产从2006年的10.4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  相似文献   

7.
人们肉类消费量的增长,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科技支撑力度的加大,促使中国的肉类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色,肉类消费与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主体消费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量越多、质量也好一点,中国肉类消费正处在稳步增长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快讯》2012,(30):78-79
富人的钱谁来打理 根据中信银行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近年来迅猛增长,总量由2006年的36.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18.5万人,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219.3万人。同时,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刊》2006,(12):12-12
据预计,到2035年,65岁以上的人群将占到中国整体人口的20%。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老龄人群的快速增长将会导致适龄工作人群的短缺,并会因此而延缓经济增长。他们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应逐步放松。但一些人口学家认为这种看法太短视,特别是在缺少耕地和水源的前提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专家邬沧萍说;“经济学家只考虑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但人口学家需要考虑下几代的问题。如果现在放任出生率增长,今后60年中又将向临另一个生育高峰。”  相似文献   

10.
吴晓求 《天津经济》2008,(11):83-84
金融风暴肆虐之下,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今的中国。那么,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内需就成了首要的问题,吴晓求认为,是否能成功拉动内需,关键则在于是否能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王迎 《辽宁经济》2006,(7):43-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因此.中国备受瞩目。与此同时,中国在消灭贫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正当人们为此而高兴时,又不得不考虑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扩大。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旨在分析实现中国公平的经济增长的诸多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浙江经济》2005,(24):62-64
吕祖善强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大社保体系,姚景源:中国企业将告别高利润时代,陈仲方:三大优势人群造就浙江经济发展模式,曹建海:外资购并威胁中国装备制造业战略安全,吴敬琏:服务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率源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人们很自然的想法,也是世界各国规律性的现象。然而,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不“灵”了.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的进口额和GDP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在短期内,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小是中部地区,在长期,西部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大。中国经济增长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也会影响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萃     
杭州市将重点监管700多富人防偷逃税刘晓庆因偷税被捕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给高收入阶层敲响了依法纳税的警钟。日前,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国家税务局、杭州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召开涉税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布置会议。据悉,杭州市地税局重点监管700多“富人”,他们收入水平在杭州所属城区居前100位。他们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烟草、外贸、房地产、邮电、广告、三资企业、个体医生、私营企业主、经纪人等高收入行业。据预测,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中国高收入人群无论在总数上还是在个人收入上,都会有所增长。企业老总…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净出口大幅度增加,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大,连创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经济高增长为何带不来高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人们很自然的想法,也是世界各国规律性的现象。然而,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不“灵”了,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节攀升,目前已增至约2400万名,而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等待“消化”。“经济高增长带来高就业”的规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升非常迅速。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出口,认为中国出口创造了增长奇迹。与出口相比,中国进口的增长相对缓慢,特别是在中国出口增长获得突破的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国进口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相对停滞。1999年,在入世谈判突破效两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进口又增长了39.9%,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增量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贸易中的进口大国。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中国进口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把握中国进口未来的走势。本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资料,探讨1980年以来全球进口国别格局变化的情况和中国的表现,并结合中国进口的构成和流向,探讨中国的进口虽然在增长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却不为外界关注的原因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5,(92):1-12
在分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基础上,评估了中国农业增长的绩效、农业结构变化和食品消费结构变动特征。本文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的稳定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而随着收入的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工业可能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是一种超常规的增长。期待这样的增长长时间持续下去既不可能,也不合理。然而,既然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保持高于工业和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