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芳 《魅力中国》2010,(9X):73-73
<正>本文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实施,从而采取有效途径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人的一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  相似文献   

2.
《东北之窗》2010,(11):9-9
日前,大连市出台的《大连市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园长、教师要切实转变办幼儿园理念和教育观念,实施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办幼儿园行为,规范幼儿园教学用书、幼儿辅助读物和玩教具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方燕洁 《黑河学刊》2013,(12):78-80
幼儿园大环境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方面有着特有的优越性,在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方面显得更有意识、目的和计划性。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育契机,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现从积极营造肯定、接纳的教育氛围、适时开展具有年龄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具有规则性的区域情境、深入体验游戏中的养成教育以及巧妙利用争吵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培养幼儿社会性的观点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淑敏 《魅力中国》2010,(25):237-237
目前在许多幼儿教师中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对幼儿的发展、教师自身和教师职业有比较大的影响;来自家长、幼儿园、社会的压力使她们缺乏职业幸福感。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进与维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郑慧 《魅力中国》2010,(28):85-86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此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父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性别角色、积极个性形成、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智力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父亲应该明确自己的家庭角色,主动承担教育责任,积极参与家庭教养,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于雪丹 《黑河学刊》2013,(12):20-21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有效的管理机制能够让幼儿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幼儿园的各方面的管理,能够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家长放心的送孩子来上学,让幼儿可以无忧无虑的长大。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是个体创造力表现最为突出的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和发掘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我国幼教领域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可以从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语言教育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创设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但因种种原因,许多幼儿园在具体操作上还很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教育环境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幼儿园足球教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也给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幼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教师必须找到问题解决措施,以保证幼儿的安全.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幼儿园足球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希望能够给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愉悦的...  相似文献   

11.
申璀炜  申丹薇 《魅力中国》2011,(21):194-194
在进行幼儿园规划及建筑设计时,建筑师必须结合幼儿的生活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安全方面的因素,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见习对于幼儿师范生成长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幼儿教育见习流于形式化。从幼儿园教育见习的时间、指导教师、思想上重视、幼儿园教育见习观摩策略、幼儿园教育见习的总结与反思等多种途径着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郭玲玲 《魅力中国》2014,(21):387-387
环保意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之一,而环保教育应从小抓起。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对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地意义;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幼儿教师要树立发展的儿童观,热爱、尊重幼儿,发掘并充分利用废旧材料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大胆、心细,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废旧材料巧妙地渗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到环创的各个角落。使幼儿学会互助合作,珍惜资源,乐于参与实践,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巫怡 《魅力中国》2010,(35):400-400
当前的幼儿园管理理念中,“教育过度”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管理体系。避免过度化的教育的弊端,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教育过度”的表现和成因,并阐明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经历各种巨大压力,出现较大因难.因而加强幼小衔接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所谓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连接,主要在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间进行.习惯是指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所以在幼儿园阶段特别是大班时期,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儿童顺利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进而来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经历各种巨大压力,出现较大因难.因而加强幼小衔接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所谓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连接,主要在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间进行.习惯是指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所以在幼儿园阶段特别是大班时期,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儿童顺利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进而来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汪建华 《老区建设》2010,(16):54-55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许多学校展开并成为发展趋势。然而,作为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幼儿,其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社会对幼儿健康的理解,往往偏重于身体好、吃得好、睡得好等生理健康方面的单一要素,而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重要方面。实际上,幼儿与成人一样,心理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幼儿时期若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年后将会产生广泛的、深刻的、难于修复性的后果。因些我们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蔡天丽 《理论观察》2013,(5):160-160,F0003
心理健康对人的发育成长至关重要,决定了一个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和面貌对待事业和生活。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养成对人的发育成长影响极大,幼儿时期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一生受用无穷。  相似文献   

19.
罗勇 《新西部(上)》2013,(12):21-21,20
通过对西安市部分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调查发现,虽然幼儿英语教育取得一些成绩,但在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教材和英语教育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促进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方式,加强家庭幼儿英语教育努力,创设幼儿学习英语的良好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要求、家长期待、就业压力、教学任务多样化复杂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因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对幼儿成长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增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