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异化”思想一直是研究马克思理论的热点之一,技术异化又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从“技术异化”思想入手,把人类的解放问题与技术异化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挖掘出了解决技术困境的方法。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不仅仅是对技术异化的表面现象给与了关注,还对现象下的根源给与了深究。概括讲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是现代人解决技术异化的重要蓝本,对当代人解决技术困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借鉴和超越,揭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指出在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包含着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剥削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工人阶级深刻“异化”的根源,指出了消除异化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我们认识当代人的异化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与思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社会中,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所带来的各种异化问题。借助文献法浅析马克思异化论,并从网络人的异化层面来分析当代人的异化问题,简单陈述解决的对策,最后是对其他领域中的异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以求不断深化对不同时期的人的异化的认识,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波 《魅力中国》2010,(34):199-200
异化劳动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它是马克思这个时期所达到的主要成果,又成为马克思考察政治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根据或支柱。马克思在《手稿》中力图阐明的自己的新世界观,也是在异化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构成的。本文通过比较黑格尔与马克思不同的异化思想即“精神异化论”与“劳动异化论”以及两者异化的途径不同,来使我们更加全面透彻地领悟马克思的有关异化的思想,最后我们通过比较简要地概括出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在西方思想史上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在"异化"概念的早期发展中,霍布斯、卢梭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等西方思想家们作了大量建树.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内体现为生产结果异化、生产过程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其构成了其理论的逻辑框架.马克思在异化理论的发展后期实现了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到生产劳动的视角转换,并从异化的力量来源和生产力两个方面对扬弃异化劳动进行了回应,使异化劳动理论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就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可大体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从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述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特征;(2)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分工与私有制对人的本质的“异化”;(3)通过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分析,阐述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海艳 《理论观察》2023,(10):15-19
异化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马克思本人则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从一般意义上讨论异化问题,特别是劳动异化问题,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四重性质,而作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则沿着马克思的思路,从现代生产方式入手,对异化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他通过“可计算性来加以调节的合理化的原则”来论述了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揭示其所处时代下异化问题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有一动态的认识发展过程,从青少年时期普罗米修斯式的自我意识主体到人本主义异化逻辑支配下的“人类概念”,再到他对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地理解,经过了三个较明显的认识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两个不同的代表阶段,它们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差别与联系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思想观点的转换,同时也体现了其研究异化问题方法论的根本转换。这不仅为人们全面、深入、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人们研究具体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异化"思想一直是研究马克思理论的热点之一,技术异化又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从"技术异化"思想入手,把人类的解放问题与技术异化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挖掘出了解决技术困境的方法。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不仅仅是对技术异化的表面现象给与了关注,还对现象下的根源给与了深究。概括讲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是现代人解决技术异化的重要蓝本,对当代人解决技术困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异化劳动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它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任何规避不谈异化劳动,或是否认它的历史地位的行为,都是无法真正的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的。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思想,须横向上全面地、纵向上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著作,转换看待异化劳动的视角,认识到它是历史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和它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真正的异化劳动才会向他们敞开。文章在新视角——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下去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把握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通过从理论研究中寻找克服现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的方法途径,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价值,马克思毕生的追求都在探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途径。一般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两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一是社会分配,二是人性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性的异化是资本主义中极端不公正之社会分配下的必然结果,因而要克服人性的异化,也需要从社会再分配入手。  相似文献   

13.
陈芳 《魅力中国》2010,(12):83-83,85
从一般意义上说,“恶”的功能和作用是负面的,有害的,但“恶”的这种负面效应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学术界通常也是从“技术的负面效应”来展开对技术异化的探讨,技术异化实质上是作为一种“恶”而客观存在。这也为我们探讨技术异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技术异化同样有着积极作用,具有动力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阐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借鉴和超越,揭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指出在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包含着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剥削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工人阶级深刻"异化"的根源,指出了消除异化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发展与共同体密不可分,马克思从共同体角度考察了人的发展问题。按照人的发展程度的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共同体也经历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以及“自由人联合体”三种形态,不同形式的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维民  张玉英 《魅力中国》2010,(33):151-151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妄的内蓉乏二,马克思遗遗这一问题莱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随着马克思思想的成熟,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而储意志意识形态》是他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层次研究的著作。本文就两篇文章中的异化观做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阐述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李峥钰 《理论观察》2006,3(1):47-4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市民社会的最初经济学解剖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完成:一是从批判性层面上对市民社会中的“异化劳动”进行分析,深刻解剖了市民社会的内部结构;另外是从肯定性层面上对市民社会中的“对象化劳动”进行分析,成为使“市民社会”概念发展为描述社会历史的基础性概念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鲁凡 《改革与开放》2014,(18):34-35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各种被异化的现实,阐述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及人与人的异化。本文以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视角,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提出克服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坚持以人为本,践行马克思的实践观,以此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探索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资本全球化的当代处境中,我们如何理解资本,如何阐释现代?资本、商品、异化等等范畴如何获得批判性的意义?如果说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范畴本质性地命名了现代,那么,我们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揭示了现代性的哪些特征?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本身具有哪些特征?马克思思想内部的总体性何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阶段如何划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意义和限度何在?当今流行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特征、意义和限度又何在?  相似文献   

20.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此书中所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更是马克思在那个时期思想的精华所在,明确它的产生、发展、对社会造成的不良结果及其异化的扬弃过程,最终掌握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