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营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不宜联销联利计酬阙光从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历来是供销社经营的大宗骨干商品。党中央、国务院对农副产品的收购和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也给予高度重视,并要求供销社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在组织农产品收购、衣资货源,平抑价格等方面担负起重...  相似文献   

2.
<正> 遍布农村的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抓好基层供销社建设,才能巩固供销社的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地位。尤其在农村深化改革,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双层经营中,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 供销社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把供销社办成农民自已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我国农村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 1、围绕农业生产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从自给自足型向商品型发展,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往哪里,这些问题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供销社应发挥自身优势,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向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产前物资供应和信息服务。供销  相似文献   

4.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主渠道,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供销合作社旧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流通主渠道作用力减弱,供销合作社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巩固自己在农村农资流通中的主导地位,整合现有农资经营渠道,走农资流通渠道品牌化,发挥供销社服务“三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 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是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形式和纽带,其经济活动渗透于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环节乃至于千家万户,与之发生最密切、最频繁的经济联系。勿庸置疑,供销社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多方面的。本文仅就怎样发挥供销社对农村经济的计划引导作用做些粗浅探讨。 一、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执行农村商品流通,引导农村产业、产品、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许建萍 《财贸研究》1995,6(5):73-75
<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作为我国流通领域主渠道之一的供销社更好地担负起促进农业生产、搞活城乡交流的重任,必须对其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供销社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有必要了解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表现为:(1)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2)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低。(3)农产品“买难”与“卖难”轮番出现。(4)我国农业贸易将会受到改革后国际农业多  相似文献   

7.
谈再造供销社优势笪伟中1993年,国内贸易部、体改委专门发出了“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经营机制改革几点意见”的文件。文件要求供销社通过理顺经营机制,更好地发挥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城乡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这就为供销社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  相似文献   

8.
<正> 从1988年开始治理整顿以来,在流通领域里突出强调的是要发挥国营商业(包括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但结果如何呢?国合商业的纯销售额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不是上升了,反而下降了。在未强调主渠道作用的1988年。成都市国合商业的纯销售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是74.6%,1990年上半年下降为67.6%。当国营商业大喊受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供销社经济效益的必要性供销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组织,它的宗旨是为社员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但是,供销社在为农服务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也是它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现阶段的农村,正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步转变为商品生产,在这一转机时期,供销社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能起到积极作用:其一,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供销社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购销业务活动。积极收购农副产品,不误农时地做好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这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提高供销社管理水平。供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电子商务已成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我国涉农网站与农民需求脱节,农产品买难、卖难依然存在,缺乏面向农民的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平台.供销社系统原是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又有政府职能的背景,在农民中有较高的品牌信誉,基于供销社构建我国农产品流通平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工业品经营是供销社的一项传统业务,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品经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经营网点不断扩展和完善,供销社的流通主渠道的位置也得到了加强。据统计,1997年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工业品经营总额达到107亿元,成为除棉麻、农资外该省供销社系统第三大支柱业务。  相似文献   

12.
供销合作社从1982年开始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同农民的关系,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活跃了农村市场,购销业务兴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了为农业服务、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服务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困难。突出的是市场疲软、经济滑坡、资金短缺、费用水平上升等等。如何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扩大对农民的经济合作,发挥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为农村的生产和流通服务,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工作,而努力提高供销社职工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农产品放开以后,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大市场如何衔接,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如何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近几年来,浙江省嵊县从实际出发,充分地发挥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以供销社为依托,抓住拳头产品,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使农村商品经济获得了稳定协调发展。在发展商品生产过程中,供销社本身也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供销社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为“三农”服务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农民不仅需要供销社帮助他们解决“卖难”问题,更希望供销社兴办一些好的工业项目,为他们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收益。山东省五莲县供销社近两年来,把发展供销社工业的立足点放在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壮大“农”字上,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农户的“卖难”问题,同时,也为供销社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部门之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近几年中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不仅甩掉连续亏损11年的沉重包袱,还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兴办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发挥了供销社在农村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合作组织的引领作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的骨干作用,为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重要消费品领域要把批发环节掌握在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手里,发挥它们的主渠道作用。”我们最近到浙江省黄岩市路桥小商品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那里的情况是:个体商贩不仅大量经营国家计划商品,而且步步进逼,已经发展到开始左右整个批发市场,而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却无能为力,难以抵挡,某些商品业已被迫退出原来的经营阵地。这个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势必严重破坏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个体户为什么能左右国家计划商品批发市场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希望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关心市场的同志们都来看看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孙宏康 《财贸研究》1990,1(3):64-65
<正> 对于供销社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原本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全民经商的错综复杂局面,由于整个流通体制改革不配套,在政策、环境不平等的条件下,供销社商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改革后形成的多元化流通格局,虽然促进了商品生产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但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多渠道的盲目发展,宏观的调控手段没有及时跟上,  相似文献   

18.
<正> 1994年,岳阳市社办工业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季度完成产值近2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倍和1.3倍。 实践证明,供销社发展工业大有可为。 其一,供销社的基础在农村。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使农副产品升级增值,不仅能增强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地稳定和发展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还能使供销社有效地扩大购销  相似文献   

19.
自1988年9月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颁布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各方面对专营问题产生了一些共识:一是都认为专营政策是正确的,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一项重大措施;二是农资专营的效果是明显的,对于制止对化肥、农药、农膜的多头插手倒卖,解决市场、价格混乱的状况,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是大家都赞同专营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专营应该围绕这一目的和宗旨进行;四是专营的性质是国家委托有关部门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门经营,是一种政府委托的经济行为,要有政府的支持;五是农资专营的主渠道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但专营不是专卖,不是独家经营,在坚持主渠道的前提下,允许国家特别批准的单位在政策指定范围内从事有关的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个阶段以来,在各个方面都十分强调发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不(?)基层商业企业正在为资金困难,负担过重而发愁。于是,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江苏省镇江市市区商业、粮食、供销社三个系统基层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现状作了调查、研究、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