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头鲂、异育银鲫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在苏南地区占到成鱼产量的70%以上,为日常消费品种,而质量安全消费表1以异育银鲫为主的夏花鱼种亩放养品种异育银鲫花鲢白鲢数量(尾)8000—1000030—100100—300者尤为关注。在没有国家、行业生产操作标准可依据情况下,我们研究了目前常规鱼养殖现状,参考了多种资料,吸收了生产实践中的先进技术,征求了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制订了无公害团头鲂、异育银鲫生产的企业标准。通过一年多来的实施,提高了产量质量,获得了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扩大了市场销售,取得了良好效益。具体做法如下:1、环境条件1.1场地…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原产于长江中游的一些大中型湖泊中,我市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并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市采用80:20模式进行主养团头鲂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对该品种的种苗需求量大增,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团头鲂群体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下降,性成熟提早、体型变长变薄等,严重制约了该品种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品种的更新、提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地区成鱼养殖常见鱼类主要是白鲢、鳙鱼、草鱼、青鱼、团头鲂、异育银鲫等品种。笔者从事水产相关行业二十多年,对湖北地区的水产养殖状况较为熟悉,积累了一定  相似文献   

4.
<正> 异育银鲫是目前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其养殖面积和产量比例均居其它常规品种鱼类之首。近年来,主、混养异育银鲫的效益逐年下降,给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分析养殖效益下降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显得极为迫切。造成异育银鲫养殖效益下降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正>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大宗淡水鱼类之一,也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养殖品种之一。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鲫鱼常和其它常见淡水鱼类搭配养殖。鲫鱼品种很多,常见的养殖品种主要包括异育银鲫“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长丰鲫、湘云鲫和彭泽鲫等。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是我县淡水主养品种,2004年养殖面积达5万亩,养殖产量达2万吨,养殖亩效益达(1000~2000)元。今年,全县精养异育银鲫面积近6万亩。由于5月下旬以来,振东、滨海港、滨淮等银鲫主养区域相继发病,银鲫死亡率高,损失惨重,发病重的塘口死鱼在20%以上。为此,笔者对银鲫主养区域部分发病较重的塘口进行了调查并和部分养殖人员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异育银鲫“感染综合症”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来,北方地区团头鲂的养殖发展很慢,主要是因为养殖产量和效益均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赚钱效应。在池塘中主养团头鲂。要提高产量和效益,在常规养殖的基础上,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了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广大渔民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渔民按照国家颁布的水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进行养殖生产,提高养殖户自觉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已成为水产品市场上的畅销品种。在池塘中主养团头鲂,要掌握健康养殖技术,会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淡水养殖重要品种之一,在池塘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自然水域中,团头鲂成鱼主食植物性饵料,也摄食少量浮游动物,人工养殖时,经过驯化后,团头鲂能很快适应颗粒饵料的摄食。团头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并且市场价格平稳,养殖效益显著。池塘主养团头鲂,只要管理措施得当,水质等条件优越,可使成鱼亩产超吨,能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无公害水产品标准的制定及人们对水产品无公害化的要求,迫切需要水产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处处以生产无公害水产品为标准,进行鱼类健康养殖,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水产品的需求,鱼类健康养殖技术的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由于淡水养殖面积的扩大,水产品产量大幅增加,而有些地方放养品种单一,产量集中,造成水产品滞销;同时饲料、燃油价格不断上涨,淡水养殖病害加重,用药量加大,造成水产养殖整体效益下降。现就应对淡水养殖效益下滑措施探讨如下:1、注重水产品质量,发挥品牌优势。一是制订水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把住生产环境、水产苗种、检验检疫、养殖管理、产品上市关等,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促进水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贸易。二是使用无公害渔药,禁用高毒高残留渔药,严禁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或超量添加剂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正>异育银鲫是我县淡水主养品种,2006年养殖面积达5万亩,养殖产量达3万吨,养殖亩效益达1000元。今年,全县精养异育银鲫面积6万亩。6月下旬以来,振东、滨海港等乡镇银鲫主养殖区域相继发生鱼类孢子虫病,银鲫死亡率较高,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4.
<正> 浙江省建德市大水面网箱养殖始于八十年代初,曾先后作为浙江省“六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推广项目,1985年先后获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九十年代,建德市大水面网箱养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团头鲂无公害集约化网箱养殖已形成规模,养殖面积300亩,年养殖产量1200吨,成为建德市大水面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日前,郑州市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生产的“龙祥”牌草鱼、武昌鱼和鲤鱼均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农产品资格认证,同时这也是我省池塘养殖的常规水产品种首次获得此类资格认证。郑州市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水产养殖生产,使龙祥公司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集约化、专业化水产综合企业。现有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8处,总面积4000余亩。养殖品种丰富,年可上市各种无公害水产品4000余t。2004年11月被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两条年单班产达3万t的现代化饲料生产线,仅饲料生产一项每年可消化粮…  相似文献   

16.
<正> 更新养殖品种,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传统的精养鱼池以四大家鱼、鲤鱼、鲫鱼、鳊(鲂)鱼为主。尤其不少地区仍以价格低廉的鲢鱼为主,这样势必会带来养殖效益的降低。根据我地的实践经验,建议常规养殖品种应如下搭配:鲢鱼(放养规格以尾重0.1-0.15公斤)、鳙鱼(尾重0.2-0.25公斤)共20%-30%,草鱼(尾重0.25-0.5公斤)、团头鲂(尾长9-12厘米)共50%-60%,异育银鲫或彭  相似文献   

17.
<正> 异育银鲫因其生长快、适应力强、疾病少等特点而能获得较高的养殖产量和效益。异育银鲫大规格鱼种培育是异育银鲫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为此1999年我们在横泾镇进行了异育银鲫大规格鱼种成鱼池套养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变我地区传统养鱼的方法和模式,逐步推广颗粒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产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本市丁堰镇就颗粒饲料主养异育银鲫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11,(4):53-53
从南到北,自东向西,作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养殖鱼类,鲫鱼的养殖随处可见,我国目前主养的优良鲫鱼品种有方正银鲫、异育银鲫、彭泽鲫等。方正银鲫不仅生长快,而且是生产异育银鲫的亲本,很有养殖前景。彭泽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尽管其生长速度较方正银鲫慢。但体形好,耐运输,销售价格高。异育银鲫由于它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鲫鱼养殖中的主要品系。  相似文献   

20.
人工生态环境养殖法,即人工创造一个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环境条件的水域,依据水生生态学原理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进行无公害养殖。例如,种草养殖虾、蟹,现已成为发展无公害虾、蟹养殖,建设大面积生态养殖基地的主要模式之一;在鱼池埂子上种植葡萄或藤蔓类植物用以搭建遮阳棚养蛙,已成为蛙类生态养殖普遍采用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