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孟淑红  图雅 《北方经济》2006,(17):29-31
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牲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传统产业.也是内蒙古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天然草原不仅是内蒙古牧区的最大自然资源和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及生活资料,更是维持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中分布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天然草地资源的盛衰状况不仅决定着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同样也决定着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施了一系列适合牧区经济发展特点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所有制、经营方式、生产责任制以及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十分脆弱。多年来,由于气候日趋干旱转暖、人口较快增长、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资源过度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仍在加大,草产量不断下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生态保护中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解决好我区"三牧"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制约我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牧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直接影响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正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现实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切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发展条件会有不同的着力点和方法。对于转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现代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思维调整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传统畜牧业仍然是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主体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草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比较低,畜牧业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及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布局没有形成,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时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坚持了农牧林相结合的多种经营和保护牧场禁止开荒,并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畜牧业的道路.内蒙古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工作出发点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草原畜牧业最根本的基础是草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的状况休戚相关。草和畜的关系问题,即草畜平衡问题,是维护草原生态、保护草原资源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同时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  相似文献   

8.
徐君韬 《北方经济》2011,(20):85-86
加拿大社区牧场的管理模式在恢复草原生态、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控制载畜量、加强草原监管、施行围栏轮牧等方面为内蒙古草原牧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内蒙古要实现草原牧业现代化,在借鉴加拿大牧区管理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增加政府投入、明晰牧场产权;提高牧民素质、增加牧民收入;坚持科技兴牧、推进畜牧产业化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草原畜牧业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创造了持续增长的奇迹,随之畜牧业也已成为中国农村及草原牧区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目前,在我国学术界中,对于草原与草地的定义还存在着混淆。我国草原科学的奠基人王栋(1955)对草原的定义是:"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他缘故,在自然情况下,不宜于耕种农作,不适宜生长树木,或者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其对于草地的定义是:"凡生长或栽种牧草的土地,无论生长牧草株本之高低,亦无论所生长牧草为单纯之一种或混生多种牧草,皆  相似文献   

10.
一、草原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一)人为因素1.政策失误草畜双承包实际上是畜的承包在先,草的承包在后,其实际实施时间相差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个人的牲畜在集体的草场上放牧引起了对草场的掠夺式利用,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相似文献   

11.
草原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玉山 《北方经济》2003,(11):14-16
1.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虽不适合于农耕但却适合于畜牧,尤其适合游牧。而游牧生活又不允许人们聚落而居,更不允许将草场分割为大小不同的条块占为己有。随着移民的大量流入和农田范围的不断扩大,内蒙古自治区的许多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经历了游牧→牧农并存→半农半牧→农业的变迁过程。这种变化,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讲,“在经济上……走了下坡路”。他说;“移入的汉人越多,农田越多,日子越难过。”这是“引起民族矛盾的经济基础。”“靠天种地的粗放农业对牧场草地来说是一种破坏力量。而且凡是丢荒之地,在天旱地区植被破坏后,很快就会沙化,农耕所及,草场荒废。”现在,内蒙古草原  相似文献   

12.
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促进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蒙古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是牧区畜牧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文章详细地阐述了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的意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针对区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内蒙古牧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关区 《北方经济》2011,(11):30-33
新农村建设的五大要求与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那么,新牧区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什么呢?根据草原牧区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特点,我们认为,新牧区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4.
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过牧理论和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原的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在年度与年际间的差异所表现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特征,形成了适应草原气候的自组织功能.干旱年份生物群落间相互补充,实现其最高生产力.动物群落也表现出极强的草原特征,在与啦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粗放牧养管理方式、耐性很强的地方品种--蒙古高原五畜.蒙古高原的游牧人驱赶着五畜,通过调整其放牧半径,对付由于降水变率很大的牧草出现的时空变化,也通过对各畜种出栏数量多少的调整来对付自然灾害及其对外交换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优势不显著等因素正在困扰其持续发展.因此,在内蒙古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既要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也要调整产业布局;既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也要想方设法提升品牌效益;既要补齐基础设施或现代化建设不足,也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继续加大对畜牧业及草原生态的补贴力度,确保畜牧业发展基础稳定,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到边疆牧民.  相似文献   

16.
邓艾 《开发研究》1996,(5):31-33
西北牧区草原牧业市场化的经济社会意义邓艾(西北民族学院经贸系,兰州,730030)所谓草原牧业市场化,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少数民族牧区自给型、生存型、初级型的传统草原牧业,改造为商品化、商业化、专业化的现代牧业。草原牧业市场化的...  相似文献   

17.
乔光华  薛强 《北方经济》2011,(11):34-36
一、引言牧区具有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三个属性。目前,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仍落后于城市甚至农村,草原生态环境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善,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繁多,牧区的经营体制已不能适应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如何完善牧区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草原生态的严重退化,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发生转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草场承包到户政策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游牧到半游牧再到定居的转变过程。事实上,草原生态退化和畜牧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虽然,对于究竟是因为草原退化导致畜牧业生产方式被动转变,还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主动转变导致了草原生态的退化,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纵观内蒙古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历程,我们发现,其背后有外在因素的推动,也有内在因素的拉动。  相似文献   

19.
王富强 《北方经济》2011,(13):42-44
民族经济工作是乌兰夫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主要是指乌兰夫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领导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牧区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