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贸易不平衡不应成为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大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最近在华盛顿举行.2006年12月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首次如此高层次的全面对话,涉及经济、财政、货币、金融、贸易、投资、能源、环境和卫生等广泛领域,为促进两国经济均衡强劲增长和繁荣,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和双边关系发展,创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趋势明显.自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在总体上保持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顺差的趋势明显,如图所示.按照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而按照美方统计,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2016亿美元.无论从中方统计的数据,还是从美方统计的数据,都可以看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长期存在,并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症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我们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无论成熟还是不成熟,好还是不好,我们也都是从国务院领导、学术专家、社会团体那边得到的启发,按照我们的观点,也都向有关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而且这些观点基本被国家领导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趋势明显。自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在总体上保持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顺差的趋势明显,如图所示。按照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而按照美方统计,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2016亿美元。无论从中方统计的数据,还是从美方统计的数据,都可以看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长期存在,并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认为中美两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结构差异是贸易不平衡的根本性原因。中美两国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亚太地区产业转移效应使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中国。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和美国比较优势的限制加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应该主要从两国的宏观经济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文章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认为中美两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结构中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是根本性原因。中美两国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加上转口和转口的增加值以及美对华服务贸易的顺差,会大大缩小中美统计上的差距。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迁移效应使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中国,美对华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检验、相关性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失衡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二者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因此,在短期内想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贸易失衡是不可能的。当务之急,减少对华出口管制,维护自由贸易才是美国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盛顿时报》9月2日】对国会或五角大楼中的鹰派来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记录并不悦目。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2005年7月调整以后就没什么变化,压力在加大,令《舒默一格雷厄姆法案(Schumer-Graham bill)》在今秋要加紧投票。但对中国进口设置抑制性关税不能纠正贸易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与未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乐观,这是由于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但与此同时,由贸易不平衡问题引起的双边摩擦与争端也愈演愈烈。本文针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着重从转口和加工贸易两个方面分析了双方统计数字巨大差异的原因;从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实质;最后提出采用双重贸易统计标准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思源 《魅力中国》2011,(8):318-31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不断扩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越来越大。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本币贬值,来扩大本国产品出口,抑制对华产品的进口,改善对华贸易逆差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现状,以及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并不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因此,美国企图用人民币升值来改善其对华贸易逆差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美国应从自身经济结构出发,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中美贸易失衡的结构特点。本文首先创建了贸易失衡的三元分解框架,将贸易失衡分解为广度、价格与数量失衡;利用1992~2008年中美HS92版本六分位贸易数据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三元边际。结论发现:中国对美国数量顺差,广度与价格却是逆差;这一结论对于不同技术和行业均成立。这说明中美分工格局中,美国占据高端,中国占据低端;美国出口少量、高价、多种类商品,中国出口大量、低价、少种类商品,这是中美贸易失衡的结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反映了中美双方发展水平的差异,短期内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2.
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 and Sino-US Trade Rel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Sino-US trade relations, focusing on the ongoing process of 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 involving splitting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to discrete activities that are then allocated across countries, and the resulting trad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world manufacturing trad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ino--US trade imbalance is basically a structural phenomenon resulting from the pivotal role played by China as the final assembly centre in East Asia-centered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主要议题是贸易失衡、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开放等,尤以贸易失衡问题热度最高.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有关环境、能源的议题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两国加强在这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全球的安全、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中美贸易失衡的有序调整.  相似文献   

14.
郭晶  郭笑启 《改革与战略》2013,29(2):119-123
产品内分工下,因未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总量差额而存在“统计假象”,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效果需要重新评估.文章运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测算中美贸易的实际差额,即完全国内增加值差额,并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实际顺差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比传统总量顺差低15%、22%和31%;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总量差额的实证分析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实际差额的影响,其高估的程度为38.3%.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注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贸易对外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贸易失衡的三元分解框架和1995-2007年各国双边HS六分位贸易数据,本文将进出口价值量比值分解为进出口的广度比、价格比与数量比,从而探讨全球贸易失衡的结构,结果发现全球贸易失衡主要是由数量失衡造成的,广度失衡贡献次之,价格失衡贡献最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贸易失衡结构.贸易失衡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世界需求结构特征和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性,这表明全球贸易失衡及其结构特征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失衡的症结,有很多原因,中国储蓄率太高,美国人太爱花钱,这是一个原因,但还有其他,我认为,中国对外资的优惠,尤其对出口导向外资的优惠政策是对美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我把数据罗列出来,当然这种说明不是很严格的推断,但希望数据能够给大家一个印象,使大家相信我的论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全球金融发展不平衡的视角研究全球贸易失衡,建立一个流动性约束的跨时贸易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差异、消费者跨期消费能力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86个国家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活力等金融发展指标与贸易余额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缩小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本土金融市场,改变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构建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国际贸易(进口与出口)量占产出比率的急剧上升,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Feenstra(1998)指出,1970年至1990年的20年里,在美国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国际贸易占G DP的比重都翻了一番。这意味着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世界G DP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在过去50年中的迅速增长,对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按标准的理论,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主要是关税壁垒降低的结果。但正如K ei-M u Y(i2003)所指出的,这种传统的解释无法说明两个事实:第一,从上世纪60年代至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