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我国外向型物流系统回顾 外向型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国际贸易和经营的竞争要求外向型物流系统的物流费用低并且服务水平高。近年来,由于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各级政府纷纷制定物流规划,兴建物流中心,但我国的外向型物流系统的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港口正加速向“综合物流中心”转型,港口功能也从单纯的“运输节点服务”发展到“综合物流服务”,以现代物流理念建设和发展港口已经成为国际港口发展的大趋势。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它既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3.
李武胜 《中国储运》2022,(12):158-159
<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占据传统优势的沿海开放地区,还是广大的内陆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已成为沿线众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支撑国际贸易繁荣发展的国际物流产业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契机,由此带来的对高技能的国际物流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本文通过对外贸企业的实地走访调研,针对当前外向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岗位需求,提出了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物流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企业物流人才的紧缺与物流成本居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把物流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从优化上下游资源向供应链管理过渡。但究竟什么才是物流业最紧缺的人才? 时下,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科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物流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对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我国发展国际物流应重视供应链管理,以降低物流成本;注重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建立利益一体化基础;构筑全球物流网络,以满足跨国公司服务要求,同时要积极开展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入,港口在各个国家多领域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港口物流发展的步伐较大地影响着港口的竞争力,总体而言港口物流竞争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之下的中国,连云港已经展开了新一轮港口建设,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高地,构建出“一港两基地”总格局。如何从强调地缘区位的“交汇点”到强调战略功能的“强支点”成为了连云港港口未来发展需要探寻的任务。本文在“一带一路”国家政策背景下基于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利用SWOT-PEST研究方法多角度分析连云港港口的竞争力优劣势,从五个角度为连云港港口未来的规划发展提出合理意见以期为港城未来发展建言献策。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7.
"无水港"是与"沿海港"相对的概念.2007年12月,由天津港陆海物流公司与包头市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共同注册成立的国际物流公司建立并经营了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第一个无水港,近6年来,西部内陆无水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无水港能够使内陆地区进出口贸易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捷通关手续,从而形成与沿海港口具备同样口岸与物流功能的内陆港城服务系统,对西部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检验检疫与物流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静 《中国储运》2008,(1):44-45
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国民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物流早已走出国门,与国际贸易紧密结合,成为各国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06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5%。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3.8万亿元,这些增长主要是依靠进口货币物流整合来实现的,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挥保税物流中心优势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贸易自由化、跨国生产和制造体系全球化、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等三大因素的有力推动下,现代物流特别是国际物流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保税物流形式仍不能满足我国发展国际物流的实际需要,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将整合各项功能,调整相关政策,使之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交通铁路     
《中国储运》2012,(2):97-97
我国首开连云港至喀什、霍尔果斯集装箱国际班列 2011年12月8日,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行了我国首趟连云港至喀什、霍尔果斯集装箱国际联运班列。这是自新亚欧大陆桥的阿拉山口通道之后新增的2条出境通道。新通道的开辟极大地缓解了阿拉山口集装箱国际联运运输压力,进一步提升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logistics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Chinese academics in the timeframe 1990–2010 using content-based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study of logistics has evolved quite a bit, but that the core concern of logistics study for China’s researchers is the physical movement of goods, while the primarily focus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has shifted to supply chain and management. China’s approaches to the geography of logistics are however evolving, but as yet have not embraced the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s. Here important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can b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十七大重要战略部署。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呼和浩特铁路局所处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该地区铁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构建综合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泰铁路的修建将极大促进沿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与交流,遴选与布局中泰铁路通道物流枢纽对物流的高效运输起着重要作用。阐述物流枢纽遴选与布局研究现状,提出构建中泰铁路通道物流枢纽遴选及布局模型,选取云南、泰国铁路沿线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中泰铁路通道物流枢纽的遴选和布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遴选模型确定中泰铁路经济带的物流枢纽节点,通过布局模型进一步确定中泰铁路国际物流通道的一级物流枢纽及二级物流枢纽,为中泰铁路通道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物流特性分析基础上,探讨我国铁路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点.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十分必要,可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资源,改善运输经营绩效,增加铁路运输进款收入,缓解资金供求缺口压力,促进铁路市场化进程.在发展现代物流增值服务过程中,要遵循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律,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多元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我国铁路产业物流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already been conducted on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ector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se are regarded as two separated topics, and little has been done so far to study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seeks to shed light on this issue in the context of Australia. To this end, the vector autocorrelation (VAR) framework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alia–China tra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alian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ector. This framework is then extended to allow for the effect of Australia's trade with the US, Japan,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other variabl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ector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foreign trade in inland areas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roblem of competition between land ports-of-entry (POEs) and sea POEs, and it has also mad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land POEs and sea POEs cross-border logistics necessary. However, the data us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re usually based on surveys or small samples, resulting in inaccurate research results, and most studies generally igno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hippers who uses cross-border logistics service and individual preference differences. Tak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China, Myanmar and Vietnam as an example, and considering the geographical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factors, we analyze how geographical factors affect the cross-border logistics routes choice. By using the conditional logit model,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factors on the land POEs and sea POEs cross-border logistics routes choice is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scale of freight,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duration, transportation expense, infrastructure quality,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ippers and POEs. The distance equivalent tool is introduced to calculate the competition balance point of the sea/road POE.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cross-border logistics choice of land POEs and sea POEs cross-border logistics is explor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POEs,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在指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政府职能缺失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现代物流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体制;制定现代物流总体发展规划;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发挥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等方面需要政府适度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为牢牢把握当下航空物流发展的利好趋势,高质量落实交通强市建设要求,在分析国内外航空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维度,对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并且从货源、通达性和服务3方面构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CCS模型,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优化对策,即培育稳定货源、优化现有航线网络结构、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综合营商环境、研究专项"客改货"和全货机保障方案、完善航空物流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业务需求不断攀升,为航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增添动力,机场正在成为跨境电商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我国航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梳理机场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模式,分析机场跨境电商物流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机场跨境电商货运设施建设、提高机场跨境电商清关能力、推进空铁联运和“卡车航班”、积极构建跨境电商信息服务平台、优化国际货运航班时刻资源等对策,以更好促进机场业务模式转变,对提高机场综合竞争力和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现代物流企业的营业额在总物流市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相当巨大,我国铁路由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是新形势下的最佳选择,且比其他企业开展物流更具有优势。通过分析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人才、信息化建设、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