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靖 《人力资源》2004,(1):16-17
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人力资源这一难于突破的瓶颈,这似乎使中国企业陷入二律背反的情状之中。中国具有人力资源的优势,但在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又恰恰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态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能否成功与跨国公司抗衡?关键在于企业的人,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竞争中无论是抗衡,还是  相似文献   

2.
汪力成(中国华立集团董事长):当中国的经济和全球融为一体以后,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同行到底更多的是竞争,还是合作?我认为首先是竞争,但是竞争中更多的是合作。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时间不是很长,企业都处在逐步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无论是综合性的实力,还是技术水平、经营理念,和国外同行都有很大的差距。对一个企业来说,谁都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在竞争中取得一种优势,成为一个胜利者。但是,我们和国外的同行也并不一定完全是一种对立的竞争状态,更多的会趋向于一种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与…  相似文献   

3.
男人最不可缺的气度是宽容,但企业不是。把人情赋予企业管理之中是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底蕴,但也是一大要害。中国的企业之所以很难建立起一种纯粹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大概源于中国的企业人无法认同并全部接受契约式管理的“冰冷”模式。所以当你的上司或你的下属犯了错误时,我们经常无关痛痒的指正、批评,而后你我位置依旧,你教我悔依旧。纵容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纵容自己。而管理在纵容中失去威严,企业在纵容中失去生机。 无论是对财或物的管理,管理的终极对象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但这种关系首先是一种利润关…  相似文献   

4.
公司首脑是一种独特“资产”,在公司发展运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企业中,基于中国五千年中庸文化的浸润,公司首脑还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明显的价值符号,很多中国企业的首脑是“隐性”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是企业的经营竞争哲学,而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从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在发展中具有延伸性和保持性。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中国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运用儒家思想的精髓来进行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孟冬     
会计不仅是一种簿记,更是一种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曾指出:“会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总会计师是企业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吴邦国同志关于会计、财务管理和总会计师在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管理中的定位,体现了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更明确了中国总会计师作为企业领导班子重要成员在企业管理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物流技术》2013,(10):32-32
根据《普华永道2013全球供应链调查》,中国企业越来越把战略供应链看作关键的竞争优势。在接受调查的中国企业负责供应链管理的高管中,有46%的人表示其所在企业把供应链视为一种战略资产,这与全球调查的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王开良 《企业研究》2004,(35):24-29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既有其封闭落后的一面,又有其精化所在,是一种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的雄厚资源,开掘这笔社会财富的价值,在于你能否将小生产社会所遵循的和谐,升华到社会大生产的新伦理之中。我国企业的特色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素质,既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以现代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发掘其意义、彰显其价值,发挥其功能。这种再发现、再阐释、再运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充分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是中国企业形成管理强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燕 《东方企业家》2014,(12):28-28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想峭立在商业浪潮中,必须建立良好的自身品牌形象,而对于想要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更是如此。2014年11月13日。全球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在上海发布了2014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2,(11):117-117
本书简介: 本书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围棋选手首创一种新型布局方法,由于在对弈中利于抢占实地、获得先机而闻名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在中国与西方企业激烈博弈的今天,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形成并购上的“中国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让中国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上合理分布,中国的企业得以在未来的产业链博弈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1.
王骏 《电子财会》2010,(5):41-46
本文讨论的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其实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股权转让完全发生在非居民企业之间,即一家非居民企业将其拥有的中国境内企业股权转让给另一家非居民企业。另一种是股权转让的出售方是非居民企业。即一家非居民企业将其拥有的中国境内企业股权转让给一家中国居民企业。  相似文献   

12.
张弢 《物流科技》2004,27(10):93-96
随着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进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流通领域日益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流通业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与重组,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重组形式,在目前我国的流通领域内频繁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流通企业并购发生的内在原因,针对实际情况指出流通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面对一轮流通业的并购大潮,我国的流通企业要善于合理使用并购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覃里雯  朱骞 《东方企业家》2006,(11):116-119
吴晓波一直很想搞清楚,在过去的这130多年里,中国及中国企业的成长脉络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着一种一脉传承下来的传统。如果中国企业要在世界上形成真正的势力,那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体系,而事实上,还很少有人注意或致力于这项工作。中国企业是否仍将在一条辽阔的大道上飞奔?吴晓波天生是一个乐观与悲观主义的混合体,这种奠名其妙的性格无可救药地渗透在他的新作《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史1978年-2008年》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企业》2004,(4):8-10
要不要搞国际化,在过去也许代表着一种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而在今天,这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走出去,不进军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就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唐骏 《经营者》2006,(14):25-25
我在美国做过管理.在中国也做过管理,我发现管理中国的员工是很难的.因为价值观不同。在美国更多的是宣扬一种商业价值观.管理者和员工间的关系.是一种业务关系;在中国。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人性。中国的企业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它们需要规范和平台,不过目前很多在中国的企业还很难做到这点。  相似文献   

16.
未来之路     
曾几何时,跨国公司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企业形态,他们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管理成熟,在中国市场纵横捭阖,中国企业与其巨大的差距时常令人喟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加入WTO,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就成为必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受托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赵雪婷  陈斌 《活力》2008,(9):34-35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实现总体扩张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张,外资大举进入中国,而并购方式可以绕开东道国对外资的某些限制.减少投资风险,形成规模效益并获取高额利润,外商直接投资并购中国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兼并和收购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选择,企业并购现已成为我国企业界的热点。本文对中国企业20多年来的并购历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并购如何向市场化与国际化迈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项润 《企业研究》2000,(12):34-37
一、企业的寿命及其行业分布 中国企业的寿命之短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悲剧,更是经营者、甚至国人心中难解的痛。因为,经营者总是想让自己的企业长命百岁,乃至于长生不老。然而,现实的存在却是不少的企业乘势而起,轰轰烈烈,却脆弱到经不起一个事件的刺激而走向全局崩盘。更多的企业则像遭遇了鬼打墙,发展到一定程度,再也难以维持继续增长的势头,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种什么力量在制约着、摆布着企业,任怎么左冲右突,怎么努力就是出不了怪圈,或者就此走向死亡。 尽管新陈代谢的规律谁也抗拒不了,但在感情上总也难以接受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