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此轮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盟等国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我国金融监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首要使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全球金融监管组织对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推出了众多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但各界对于改革后的金融监管依然存在疑虑。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金融发展史发现,监管缺失导致金融风险积累越过边界,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金融自身的逻辑决定了市场机制纠偏的代价很大,甚至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需要政府监管的介入;次贷危机后美国推出的监管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较多争议,金融监管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判断监管改革措施到底是过度还是不足,核心是科学定位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的边界,既要避免监管缺位,又要防止监管越位。  相似文献   

3.
白新平  张锋 《西安金融》2011,(11):59-60
金融危机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呈现出了强化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以及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共同趋向。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逐步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4.
金融监管失误被认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就着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事宜,新政府上任后,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显著加快。英国和欧盟也不甘落后,相继提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重大损失.历经教十年的金融监管再次成为焦点.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工具创新迅速发展的时代,金融监管如何发挥作用,维护经济稳定和防止系统性风险已刻不容缓.本文简要分析了次贷危机在监管层面的失误和困境,然后结合新巴塞尔协议讨论了新的监管工具对金融监管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监管存在的重大缺陷:一是系统性风险事前预警与事后控制不够,二是金融监管交叉重复与真空地带同在,三是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保障机制缺失,四是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南非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2013年12月南非政府正式发布名为《金融部门监管法案》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启动了公开咨询程序.“准双峰”监管模式将取代既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南非新金融监管模式对我国金融监管强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法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敏 《福建金融》2010,(10):33-35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含义和背景,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发展概况,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金融业如何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广泛关注,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事实上,各国不是没有金融监管制度,而是金融监管制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多层次监管是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1.内部监管(内部控...  相似文献   

10.
德隆事件及金融监管格局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显赫一时的"德隆系"上市公司轰然倒下,引发德隆"帝国"的崩溃.本文认为,德隆的兴衰值得转型期的中国民营企业反思,也值得有关金融监管当局反思.时隔五年之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凸显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回顾"德隆系"处置过程,认真总结德隆这种"类金融控股公司"曾经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和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重新审视德隆崩塌的真正成因,反思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安启雷  谢伟  武安江 《济南金融》2009,(8):47-49,53
2004年,显赫一时的"德隆系"上市公司轰然倒下,引发德隆"帝国"的崩溃。本文认为,德隆的兴衰值得转型期的中国民营企业反思,也值得有关金融监管当局反思。时隔五年之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凸显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回顾"德隆系"处置过程,认真总结德隆这种"类金融控股公司"曾经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和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重新审视德隆崩塌的真正成因,反思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是推动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重要动力。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重大挑战。自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构建金融监管框架。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改革现行资本监管制度是强化金融监管的焦点之一。2009年9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表《改进金融监管报告》,提出了改革金融监管的一揽子方案,其中强化资本监管制度是重中之重。9月下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金融峰会要求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底前完成资本监管制度的改革,并于2012年开始全面执行新的资本监管制度。根据国际上已经达成的共识,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史无前例,将对银行体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便于国内银行业及时、准确地把握银行资本监管国际规则的重大变化,本刊自本期起开设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改革讲座,连续发表中国银监会课题组撰写的系列研究报告,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资本监管制度变革的背景、原理、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法案的解析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林伟 《新金融》2010,(10):22-25
美国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确立了新的方向。在现有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扩大监管范围和内容;利用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机遇,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监管危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们已发现了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但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现在回顾危机前,各国特别是美国投机者如何利用金融监管的漏洞谋取暴利、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弊端,从而引发了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本轮金融改革是在对其金融监管的反思条件下进行的,虽然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金融监管的研究可以得出一般性的变化趋势,如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金融创新、监管顺周期性以及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这对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银行该不该搞监管,中央银行在监管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各种各样的实践,我就这个问题发表点自己的看法。发挥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主导作用是本次金融危机重要的经验总结,本次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是唯一能在短时间内向金融体系和社会注入流动性的机构,是能恢复市场信心的权威机构,是金融市场的定海神针。本次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如果缺乏对金融监管的信息则会贻误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创新运用金融监管深化理论分析框架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进行了探索分析,创新提出由于监管深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滞后导致了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并探索对中国及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的启示,提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方法和监管技术、发展金融监管深化理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季恒  史伟 《济南金融》2002,(5):28-29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主要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应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健全金融机构自律管理机制;引入社监督,增强金融监管和经营透明度,有效抑制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溪  周琼  周华 《证券市场导报》2012,(3):44-48,55
金融危机再一次凸显完善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逆周期监管措施是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逆周期金融监管五个方面最新研究进展的梳理,从监管手段、指标体系、监管工具、衍生品与表外业务、压力测试、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七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如何加强逆周期监管,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架构。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加快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进程。2010年正式签署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必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造成深远影响。法案的出台表明美国金融监管的标准全面提高,监管范围涉及更广,注重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也势必将影响深远。我国应当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借鉴法案中体现的监管经验,从加强国有银行监管,注重衍生品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等方面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