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出口总额2004年就已经超过5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国。但是,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并且部分企业品牌仅仅体现为一个商标,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品牌知名度、认知度。  相似文献   

2.
侯若石  许宁 《质量春秋》2006,(11):32-33
维护品牌已经成为世界品牌企业的核心业务,而中国企业只能从事加工制造业务。作为世界第三出口大国的中国,面临着缺少自己的产品品牌的困境。只有通过大众的参与,建立和谐的市场环境,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忠诚度,在广泛合作中实现创新,才能创造自主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刘娟 《现代企业》2008,(3):40-41
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达76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已达到8800亿美元,但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却不高。企业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或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韵比重还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4.
《企业标准化》2006,(10):54-55
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群 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但市场占有率却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的比重不足10%。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50%以上。在中国即使像“海尔”这样企业,海外销售额不到10亿美元.只占其销售额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具有影响力和声誉的自主品牌。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制造业已占整个世界的第四位。我国已成为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又是品牌小国。在价格、档次、营销及研发能力上都不具有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优势。这与我国贸易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品牌存在着“三缺”:即缺少自主品牌、缺少强势品牌、缺少全球性品牌。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有企业品牌,但无产品品牌。没有产品品牌的存在,企业品牌只不过是一个空壳。生产加工企业的工业产品出口利润正在不断下降,而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增加。因此,打造中国品牌,以获得在出口和国内市场的溢价能力,也就成为讨论的焦点。具有良好品牌的产品,相对于一般品牌和普通产品,确实会获得更高  相似文献   

7.
单单 《质量春秋》2006,(4):45-47
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出口品牌尤其名牌很少。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到10%,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相似文献   

8.
《上海小企业》2007,(5):4-5
来自贸易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有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50%以上服装出口为来料加工,30%以上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来料加工,自主品牌服装仅占10%左右。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我国平均出口一件衬衣纯利润只有0.3美元,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才能买到1架空客A380飞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额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中自主品牌出口不到10%,大部分出口产品靠贴牌生产或是借用国外的品牌。由于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程度低,出口的产品被认为是低质倾销产品,往往遭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和钮易壁垒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品牌象征着财富,标志着品质,积淀着文化,是企业商战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没有自主品牌,容易陷入产业链底端。”在市场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企业若拥有成功自主品牌,就意谓着拥有较高的利润和较多的市场份额,对此,中外企业都着力打造。中国加入WTO,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谢少安 《价值工程》2010,29(17):42-43
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我国是服装制造大国,但不是服装创造大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贸易摩擦和纠纷、提高国际化经营的效益,必须改变90%靠贴牌生产出口的局面,亟待发展服装自主品牌出口,转变服装出口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服装自主品牌识势、品牌蓄势、品牌造势、努力提升打造品牌的执行力,不仅要打造服装自主品牌出口,而且要形成服装自主品牌国际化经营之势,从而实现由OEM向OBM的转变,实现由服装生产大国向服装品牌大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方芳 《经营者》2013,(9):130-135
毫无疑问,在自主汽车产品品牌力较弱的今天,徐和谊决意倾全集团资源和力量打造北汽集团的企业品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牌创新从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后,"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成为中国汽车业新的历史使命。衡量汽车强国的标准中,最无争议的一个是:是否拥有世界级的汽车品牌,这恰恰也是中国汽车最缺乏的。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增长缓慢。缺乏自主知名品牌已成为制约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强化品牌价值建设,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7,(1):18-25
品牌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发展、提升出口商品品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各地政府对出口企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品牌创建激励政策,推动了出口企业品牌创建的发展,使得出口企业品牌创建与政府政策激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动态博弈关系。文章应用有限理性及不完全信息下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出口企业和政府在长期博弈中的行为选择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政府与企业均有较强的品牌创建意愿,出口企业的品牌创建与政府激励政策的实施则趋于理想均衡状态。政府激励措施并非越强越有效,过强的激励政策会使得企业出现虚假品牌创建倾向。  相似文献   

15.
《江苏企业管理》2011,(2):42-42
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行业80%以上企业制订、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不低于30%:培育一批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形成三至五个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6.
刘宝华 《经营者》2013,(18):130-135
毫无疑问,在自主汽车产品品牌力较弱的今天,徐和谊决意倾全集团资源和力量打造北汽集团的企业品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牌创新 从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后,“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成为中国汽车业新的历史使命。 衡量汽车强国的标准中,最无争议的一个是:是否拥有世界级的汽车品牌,这恰恰也是中国汽车最缺乏的。 相比民企,国企在品牌塑造上欠账更多。中国汽车开启合资合作30年来,舆论对大型周企的最大质疑是满足于合资企业的收益,甘当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加丁厂对自主品牌毫无雄心。  相似文献   

17.
开场白:8月7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年份,中国社会迫切呼唤一种“归位”精神来引领企业,向全社会释放出冷静和理性的信号。跨越是回归后的质变与爆发。本届中国品牌节的目的是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归位”与“跨越”的精神坐标和时代见证。此次品牌节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从低碳经营、品牌回归、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等多个热点问题着手,结合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寻找中国企业品牌在新形势、新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品牌的发展谋划未来。下面我们请在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上演讲的几位嘉宾谈谈他们对品牌发展战略及品牌回归与跨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正更多地表现为企业与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其直接体现就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激烈碰撞,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品牌版图的急剧变化。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使之成长为世界名牌,进而以此为基础成长为世界级公司,已成为衡量我国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努力创造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形成自主品牌体系,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却与此极不相称,呈现出口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文章对当前中国企业缺少世界性品牌的问原因作了分析,指出了中国企业缺少世界性品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成为关系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化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如何创建我国的自主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分别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对如何建设企业自主品牌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