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月,对于四特和它的河南经销商们来说,是不同寻常的。直接起因是四特对河南市场的经销商网络动了一次大手术。据说有两家比较大的总代理被调整掉了,而他们的销售网络几乎覆盖了河南的绝大部分市场。如今。四特又开始在河南各地大规模地重新招商了。在四特酒的省外市场中,河南市场无疑是个重要阵地。据称。其在河南市场的销售收入已连续三年突破了亿元。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四特在河南的市场前景变得逐渐有些模糊了。  相似文献   

2.
提到整合,人们头脑中闪过的都是生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其主角是青岛,燕京,或者是伊利、蒙牛。随着生产格局的基本稳定,以及来自于营销费用攀升的压力,经销商之间的整合也悄然拉开了大幕。 经销商的整合比企业整合更加复杂,其整合结果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也将异常深远。目前,不少经销商开始了对分销商整合的尝试,方式不尽相同。其中,浙江商源食品饮料公司用资本控制分销商的方式为业界广泛关注。本文以商源模式为线索,邀请多位营销专家和经销商朋友,对经销商的整合趋势、整合方法及步骤进行了探讨。 经销商的整合已经步入了实践期,整合之路,漫漫而修远,经销商也必将为之上下而求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赵劲志 《糖烟酒周刊》2005,(31):A002-A002
我个人认为,经销商拥有自己的品牌.将是白酒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文中提到很多做自有品牌的经销商失败案例。是的,是有人失败了,但是成功的经销商也很多,比如陕西洞藏太白、河南世嘉酒业的杏花村特酿、金六福以及黑土地等。这些都是典型的经销商做成功的品牌。我想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  相似文献   

4.
对于徐董事长提出的经销商联合的趋势,我本人深表赞同。现在的代理商必须进行相互整合,而且要快速进行。根据我们国家加入Vv_rO的承诺,零售业将全面放开,国内流通领域会受到更大的冲击。这是经销商需要联合的政策背景。另外从目前流通业的格局来看,经销商也迫切需要联合起来。“两头大(两头是厂家和终端)”的“哑铃型”是目前流通业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下,处于中间的经销商无疑显得单薄、弱小。这就形成了快速消费品流通市场上连接两个“大头”的是千万条分离的细细的麻线,这千万条麻线没有拧成一个粗大的杠杆。而经销商自身的联合完全能形成所需要的“粗大的杠杆”。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是通过经销商这一角色来完成销售的。销售活动由于增加了经销商这一新的角色,就变得复杂化,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总结众多企业销售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归纳出一套向经销商销售的策略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项原则、四个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是上海的速度。对于经销商来说,同样需要这样发展的高速度。“一年整改,两年起步,三年突围”,经销商要有这样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下面的案例就是供经销商们借鉴的“突围”的四个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期“入市先锋”选择的目标是安阳、焦作、南阳和信阳。这几个城市无论市场状况还是消费特点等都各具特色,在整个河南白酒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四特的一个经销商在安阳曾创造了销售额一个亿的佳绩。但在进入这类市场的路上又充满了无数的荆棘,需要我们对其有个全面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是上海的速度。对于经销商来说.同样需要这样发展的高速度。“一年整改,两年起步。三年突围”。经销商要有这样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下面的案例就是供经销商们借鉴的“突围”的四个方式。  相似文献   

9.
梁剑 《华糖商情》2001,(17):10-10
“经销商不像企业.企业要顾及收益、品牌和中长期发展,而经销商,只要有利润还追求什么呢?”——这是某大厂经理在向笔者诉苦时的一段话。除了利润,经销商还要求些什么呢?4月13日,长沙的李广文先生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儿:“厂家都把经销商看成了什么——铺市的工具,还是靠厂家施舍利润才能活下去的寄生者?经销商是独立的,经销商群体也是独立的,经销商要靠利润生存,但这个利润是经销商的“工资”,它只是经销商价值的一小部分。除了赚钱,我们更渴望尊重,被厂家尊重,这个尊重并不仅仅是几个点的年终返利。”  相似文献   

10.
一名经销商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是某食品品牌的代理商,有37个二批,今年年初,企业将其中的16个升级为特约二批,特约二批从我这里拿货,销量计入我的年度销售总额,享受年终返利,但是特约二批直接由企业管理,二批的零售资料也全部由企业掌控。我担心现在二批还从我这里进货,可是将来我有可能被架空。遇到这样的情况,经销商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7,(17):104-105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这句俗话在酒水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店大欺客”,很少见到经销商在酒店、大卖场中耀武扬威的。随着零售终端的整合,卖场呈现规模化、连锁化的特点,强势的大卖场不断出现。不管爱也好,恨也好,经销商不得不和这些强势卖场打交道,谁让自己想扩大销量呢?在这种情况下,被众多经销商追捧的大卖场,难免就有了些脾气,时不时地“刁难”一下经销商。那么,作为在本地酒水圈中尚有些头脸的经销商,是该“忍辱负重”还是该“揭竿而起”呢?  相似文献   

12.
黄鱼 《糖烟酒周刊》2007,(39):48-49
现在包括五粮液在内的名酒厂对经销商资源的争夺,不再是粗放式的,因为厂家承受了竞争压力,对经销商这个竞争平台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经销商网络的整合调整问题变得要突出一些,也复杂一些。所以说渠道问题也是当前五粮液所必须面对和调整好的,甚至还需要思考,现有的渠道是不是一个和五粮液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REMAS制衣公司是一个男士品牌服装的制造商,依靠几个颇具有实力的经销商发展很快。几年下来.成了全国著名的男装品牌之一。随着企业和经销商共同做大,这几个大经销商和厂家的矛盾也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4.
旺季过后,厂家盘点收益.自然也得要对比分析各经销商的贡献状况,分出个三六九等来.好的经销商自然是大加赞赏:“十佳经销商”、“优秀经销商”、“自金黄金经销商”、“四星五星经销商”等等高帽子满天飞。不光有精神的,还有物质的:宝剑赠英雄,宝马送经销商,更有组织出境考察等等。那么,既然有优秀的经销商,也就有不优秀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场葡萄酒的竞争主要依赖于经销商的实力。代理王朝的百汇源,和安徽的百川商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当地的渠道和网络非常健全。而且经销商的品牌影响力也很强:2006年.张裕尝试对经销商进行了局部调整,整合了一些主渠道在商超的经销商,也将一些在餐饮终端具有优势的经销商纳入到自己旗下。比如兴武商贸和华康商贸等;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经销商提出了要求,其中主要有两点:专心和用心。这两个标准似乎和经销商一贯贪多求大的思维相悖。  相似文献   

17.
吴宁  靳林林 《糖烟酒周刊》2005,(25):A017-A019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湖北的孝感、荆州、黄石、襄樊四个地级城市的白酒市场一通过调查发现.这四个城市的白酒市场品牌单一,基本上都是以本地酒为主。经过多年扎根市场,其质地、口感和营销方式都渐渐迎合了消费者心理,此时外来品牌要进入会有一定难度,但此市场确实也需要新品加入是机遇也是挑战,有胆识的经销商应该不会轻易放弃。  相似文献   

18.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7,(11):116-117
在《天下无贼》中,黎叔对火车上的劫匪说“我最恨你们这些打劫的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在酒水行业中。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厂家,从心底也瞧不上经销商,认为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货、卖货,没什么技术可言。实际上,作为一个在区域内稍有名气的经销商来讲,无不是身经百战,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可以说他们有很强的实战能力,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现在大的销售环境发生了变化,上游制造业和下游终端的整合基本完成,经销商整合也拉开了序幕,可以说,经销商以前的那些“技术”有的已经老化了,在这个大潮中,经销商想存活下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让自己增加些技术含量,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5,(31):B004-B007
2005年8月7日,中国糖酒业经销商发展论坛(河南)在郑州隆重召开,来自河南省各地的600余名主流经销商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这也是继南京、杭州、石家庄之后在中国酒类主销区成功召开的第四届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20.
《商界》2010,(8):50-51
经销商的弱势与生俱来,他们永远在夹缝中挣扎。经销商的命运,永远在找品牌(厂家)做品牌然后被品牌抛弃的怪圈中循环,同时品牌也在找经销商、帮助经销商压经销商比经销商,最后换经销商的怪圈之中发展。这对“欢喜冤家”相互依赖又相互算计,为什么经销商的命运总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什么在零售卖场面前,经销商更是被压榨得永远伸不直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