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永杰 《魅力中国》2013,(19):130-130
引言:2000年的10月,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在辽东丰岛的大连市举行。我们濮阳市杂技团表演的《狮林春光》节目一举夺得金狮奖,实现了二十多年来的夙愿。接着《狮林春光》又挥师南下,在武汉市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杂技节中,战胜了十几个参赛国家的众多高手,以最高分夺得“黄鹤金奖”。  相似文献   

2.
宋金勇 《魅力中国》2010,(19):66-66,57
戏曲艺术是集戏曲、歌舞、话剧、武术、杂技等综合性艺术表演体系。舞台灯光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导演和舞美设计一道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为演员进行照亮舞台,提供表演的二度立体空间,描绘舞台上剧情的环境和过渡时间,对剧情的发展进行渲染、烘托、递进和转变,塑造和刻画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因此而谓之“戏曲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刘川平 《魅力中国》2012,(29):21-21
近代在戏曲艺术表演上出现了“表现”与“体验”的争议,如何才能在戏曲表演舞台上将艺术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更好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在世界,成为当今每个戏曲演员深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演员表演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加强训练与提高:念白咬字的韵味及唱腔的音色与音调、表演的身段技巧及扮相,人物背景性格及内在情绪的刻画……  相似文献   

4.
康江涛 《魅力中国》2014,(4):128-128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元代多称之为“词曲”、“杂剧”,明清多谓之为“传奇”,现在所称的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我国的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的语言是歌唱化,就连动作也是舞蹈化的,即舞台表演的行动意念和思想感情都是受所扮演人物制约和角色支配的。  相似文献   

5.
任爱琴 《魅力中国》2013,(34):75-75
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中国的杂技艺术以其绚丽多彩而古朴大方的特点,在世界杂技之林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马会才 《魅力中国》2013,(16):95-95
如今走进剧场欣赏杂技,首先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单调的舞台灯光,而是色彩纷呈、明暗交替的气氛光;演员的服装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杂技服装,而变得款式各异,无奇不有。时至今日,杂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单纯表现技巧的表演形式,对杂技节目实行全方位包装,成为新世纪杂技创作的首要特征。对杂技节目的包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谓多姿多彩,争奇斗艳。最普遍的也是最早出现在杂技舞台上的包装形式,当属对民族特色的经所。这种包装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如采用民族服装,加人民族舞蹈,背景音乐一般也是该民族的特色音乐,因此民族氛围格外浓重。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舞的风格链条被破解,许多被公认的程式性动作被改变,让杂技吸收舞蹈、音乐、戏曲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但如何吸收却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以杂技和舞蹈来说,决不是一加一的创作,而是要把舞蹈的精华化入杂技之中,它的本体仍然是杂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动画角色的产生思路,阐述了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途径,并以动画片《卑鄙的我》为例,对角色性格塑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要以角色的造型特征塑造角色的性格,以角色的“表演”塑造角色的性格,以故事情节塑造角色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她,从名孤儿成长为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凭着“蹬人”的杂技节目,她应邀参加建国10周年的国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周总理和她扳过手劲;她曾与王昆、胡松华等艺术家出访北欧,并带着她的节目走遍了五大洲20多个国家。八十年代末,她在重庆杂技艺术团低谷时期出任副团长,卧薪尝胆八年,率领重庆杂技艺术团在国际国内杂技赛场上获得三十多项大奖,为重庆杂技事业写下了灿烂页。她,就是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何天宠。她说,“如果有来世,还干杂技。”  相似文献   

9.
张绪霞 《魅力中国》2010,(3):370-370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势。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艺术。表演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在艺术比上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王淑芳 《魅力中国》2010,(17):225-225
戏曲表演是一种独特的歌舞表演,它把多种艺术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程式体现出来。“唱、念、做、打”就是戏曲表演的概括统称。在戏曲表演中。“唱”。嗓音宏亮,唱腔委婉动听。未见其人,先问其声,夺人耳目。“念”即念白,指用艺术手法处理过的舞台语言,富于节奏感,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而最富于表现力的是它的“做”。即做功,指各种节奏化、舞蹈化的表演动作,包括各种神情、意态、身段、工架以及成套的独舞、群舞乃至运用翎子、帽翅、水袖、马鞭等物质材料创造的身段等,而且“做功”表演最能配合“唱腔”表演来达到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的。  相似文献   

11.
羊年初一至初七,世纪公园春节民俗游园会暨第二届艺术梅花展举行,倾倒了众多中外游客。据统计,七天的参观者近十万人次。 民俗游园会,分为三个固定表演区“迎春戏台”、“太平鼓宴”、“秋千相会”,以及一个流动表演区“京城走会”。其中有被欧洲艺术家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和“戏剧历史博物馆”的贵州地方戏;有流行于民间社火活动中的“高跷”和“耍狮子”表演;来自兰州声势浩大的太平鼓;流行于山西、甘肃地区的高空打秋千表演;中国民间  相似文献   

12.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3,(10):26-28
重庆文化的海外之旅中,最让外国观众感觉“奇妙”的表演是“变脸”。“变脸”,是川剧中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绝技。在中国艺术家一摆头,一变幻的脸谱转变之中,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川剧、杂技“变脸”,中国功夫、中国民乐等,俘获了大批外国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3.
显州 《东北之窗》2012,(19):114-114
大连杂技团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首个赴国外进行商业演出的杂技团体,也是当下中国最具实力的杂技团体之一,其演出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年来,剧团创作演出的各类杂技节目在国内外大型杂技赛事累计获奖200余次,与法国合作演出的《花木兰》、杂技版现代歌剧《猴-西游记》和与日本合作演出的“HelloKitty系列”等杂技剧目深受好评;近年来剧团独立制作演出的中国杂技版《胡桃夹子》和原创杂技音乐剧《不莱梅的四个音乐家)正在世界各地演出;  相似文献   

14.
感知     
2008年岁末,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在深圳落下帷幕。重庆杂技艺术团创新节目《感——倒立组合》摘得桂冠,勇夺文华杂技节目创作金奖、2008年度荣毅仁基金杂技艺术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高桩彩绘是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造型表演艺术,是巴蜀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由清代的“平台”、“地会”逐步演变而来,不仅符合力学原理,而且集惊、险、奇、巧、美为一体。经过人民群众上百年的发展创新,使传统戏曲、杂技艺术与现代声、光、电、控新技术巧妙结合,将戏剧情节中的精彩场面,由真人表演定型为立体画面伫立于空中,既神秘又真实,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诗如画,古朴纯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高桩彩绘”造型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戏剧、历史小说中的精彩场面。如《白蛇传》一剧中的“水漫金山”、“船舟借伞”、“断桥”、“盗灵芝”;《水浒传》中的“十字坡”;《封神榜》中的“哪咤闹海”;《说岳全传》中的“朱仙镇”等。  相似文献   

16.
沧州狮子     
孙建 《民营视界》2007,(5):60-63
“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同饮运河水的沧州、东光及景县人都这么说,水脉毕竟连系着亲情:然而到了正定一带,流传的却是“沧州狮子定州塔,真定府的大菩萨”。孰是孰非,还是让历史说话。明代万历年间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畿南三大》条中记载道:“今北方谚语云:‘沧州狮子景州塔,真定府里大菩萨’。”不管怎么说,沧州狮子没有变,它是沧州最古老的乡谣。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是中国历史义化名镇,镇义化部门根据民间小曲改编的《四季镊郎》《晒月亮》等民歌唱红网络;渔龙舟、舞龙、舞狮、龙船、高跷、打硪等民间义化丰富着群众文化生活.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图为枝城镇泉水河村的村民正红演练传统打硪的号子声。  相似文献   

18.
程四琅 《魅力中国》2010,(30):94-94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而目前的舞蹈教学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缺乏舞蹈表演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表演往往只能通过排练节目提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寇玉治 《魅力中国》2013,(11):87-87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世界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表演方式风格独具,与西方的所谓“斯坦尼斯拉夫”、“布莱希特”体系迥然不同,是舞蹈、音乐以及武术、杂技、美术于一体,美仑美奂、惟妙惟肖的把戏中人物表演于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20.
威武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气势雄浑、豪放威风、热烈欢快,充分显示了西北人民豪爽坦荡的性格。 太平鼓鼓身长70—75厘米,鼓面直径45—50厘米,鼓重19—22公斤。鼓身彩绘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荷花莲子”,还有一色的红鼓;鼓面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