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脑及手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路径,在提升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路径多样化的同时,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特征的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方式进行引导,规范其参与政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表达自己看法观点的重要媒介,要想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必须对网络舆情加以关注,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确保用积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弘扬红色文化能使大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产生的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的接收群体,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中,迫切需要通过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红色文化传播的内涵,关注个性化的大学生需求,进而达到通过红色文化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范芳芳 《现代企业》2020,(2):140-141
"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光缆的利用,网络速度提高了上万倍,数字信号的传播速度达30万千米每秒,每秒几乎可以传送一万亿比特的信息"。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的大大提高,使得它能将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角落的信息迅速及时的呈现在公众面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了信息流通,使人们的交往实现零距离。在我国,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者主力军,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意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就网络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5.
周文军 《民营科技》2007,(11):67-67,23
重点讨论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在信息社会里,网络已经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较大部分,成为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但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的,所以必须更新观念,加强连设和管理,指导学生开展健康的网上活动,积极探索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首要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使用网络的大学生人群不断扩大。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利用BBS论坛表达利益诉求、利用网络动员发起现实活动等网络行为,开始对高校乃至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大学生网络动员的作用与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有序地参与网络动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飞速发展,我国步入网络时代,网络是把双刃剑,其不仅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中也存在一些负面信息,这些良莠不分的信息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校园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的网络时代,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党和国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传递正确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雷佩莹 《价值工程》2011,30(4):264-264
网络招聘正以"加速度"快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成为就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渠道发展趋势,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求职信息主要来源,并对利用网络求职的大学生给出辨别网络求职信息真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已成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大学生群体获得信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同时,一些不和谐的网络大众意识存在于网络,影响网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作为西方著名心理学家的弗洛姆,其理论思想体现的人本主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网络世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大学生是我国最大的网络受众群,网络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视点,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不合理的使用网络导致大学生出现种种网络行为问题。大学生是未来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校园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逐步成为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管理的现状,探究了影响校园网络舆论导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开展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对国内教育体系的大力扶持,2000万高校在校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各行业人才供需的中流砥柱,面对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各种繁杂的信息伴随着网络等信息渠道的崛起,迅速进入了大学生群体的视线,面对网络中繁杂的社会信息和不同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灌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成为了当前国家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同时,如何进行思想教育途径的拓展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事业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崔璐莹  高玉娟 《活力》2013,(15):68-68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正面影响 (一)拓展大学生知识丰富课余生活 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强大的检索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地使大学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无论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从网络上方便地获取;无论是电子版信息还是音频素材、视频材料也都可以从网络上轻松找到:而且还可以发布观点、参加讨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文学品位、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同时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成为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文从图书馆要素说观点谈起,较全面地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存方式,网络表达是构建网络社会和推动网络空间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研究"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就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必须以当代大学生网络表达特点为基础,创新符合"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凤民 《活力》2010,(2):204-205
近年来,网络信息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全国高校中,大学生自杀、群体暴力事件屡有发生,成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不协调的现象。而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很少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与生命伦理的教育。如何通过对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和信息伦理教育,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懂得敬畏生命是当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网络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大学生都是资深网民,是新媒体网络的主要分享者、参与者和影响者。本文研究了新媒体网络的自由与责任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开展大学生网络责任观教育的依据,以及构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起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全方位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影响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本文论述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就其功能定位,我们从建成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最佳"教室";搭建成为学生共享资源和辅导提高的网络平台;打造大学生文化娱乐的文明场所等四个方面加以探讨。就其空间设定,从信息素养教育空间;信息资源利用空间;课程辅助学习空间;网络娱乐生活空间;咨询服务区;讨论区/特色服务区等六方面设计布局。结合环境装饰为大学生能充分地利用网上各种信息资源,超越课堂、创新学习、快出人才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20.
周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0):196-197
网络已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信息污染行为、网络价值异化、网络"黑客"的盛行、知识产权的践踏、网络犯罪。因而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中提倡"慎独"的道德准则,学会积善的方法,培养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来实现"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