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支农和信贷支农。本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关于财政金融支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财政金融支农规模、结构、政策、配置效率,以及以DEA方法研究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国外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目标体系,财政支农的架构特点,以欧盟的农业支持政策为例,重点研究其在市场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政策、政府公益服务支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具体支出力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文章认为,欧盟的价格支持政策和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等经验,能够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4.
农业资金投入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自农业的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二是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成功的同家往往是农业税收适度,许且对农业提供较多财政支持的同家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在发展之初,需要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原始积累,因而普遍采取歧视农业,抽取农业剩余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财政作为农业投入的基本主体,对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财政支农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财政支农政策做一些粗浅的研究,希望对财政支农工作有所帮助。一、财政支农政策需切实加强在财政支农政策上,存在着一种貌似重视实为轻视的认识: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来看待,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财政支农工作会议都强调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各级政府每年出台的第一号文件也大多是关于农业方面的;另一方面财政支农投入比重波动极大,并且呈下降趋势。形成这…  相似文献   

6.
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再次做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并适时提出了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策略,财政支农的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本.本文对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对今后中国财政支农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美国实行了农产品价格补贴、贸易补贴和生态补贴政策,保障了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欧盟在价格补贴的基础上,为规避WTO规则,实施了单一农场支付补贴体系,并增加支持农村发展的内容;日本通过高筑贸易壁垒来保护农业,其中农协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国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特别是生态补贴,积极促进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注意保护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8.
人民银行总行在多家金融机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支持“三农”(农村、农业、农民)这块阵地指定给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与自身发展的重点。那么,究竟怎样做好支持“三农”工作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充分利用好支农再贷款支农再贷款,顾名思义就是人民银行利用国家给信用社用于支持“三农”的信贷资金。这种贷款的利率与支持“三农”贷款的利差一般在月息4厘多,这就意味着国家已让利于农村信用社,如果按100万元进行计算,年收入近5万元。这样的再贷款如果能多争取一些的话,对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对拆借资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柞水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为例,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第一,加大宣传,提高对村级财会人员培训的认识;第二,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队伍素质;第三,保障培训经费,规范经费管理;第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质量;五、加强培训工作调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刍议我国当前的支农再贷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腾 《特区经济》2009,(9):176-177
我国支农再贷款政策的目的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其目前的制度设计缺陷制约了实施效果的实现。基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特性,在长期内,应逐步取消支农再贷款政策;短期内,应有针对性地完善该政策。  相似文献   

11.
12.
李彬彬 《理论观察》2010,(4):155-156
支持“三农”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扩大化、农民收入多样化、农村建设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七年的“一号”文件均涉及三农问题,这些文件聚焦政府对“三农”中诸多问题的关注,农村金融体系的巩固和提高对改善和健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三农”对金融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也发生了变化。虽然金融机构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相应的金融体制改革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三农”需求。本文针对当前支农状态下的金融政策和措施,探索符合“三农”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王雄飞 《中国经贸》2014,(8):239-239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采取的有效手段。随着公共财政框架模式的初步建立及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建立支农资金持续、稳定的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覆盖范围,是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政策实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财政支农发展模式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杜萍 《中国集体经济》2007,(29):163-164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需要财政金融的大力支持,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与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的关系入手,对当前农村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新视角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问题及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作为一个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交织的行业,其弱质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增长与国家的财政支持二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改革进入后改革时代,“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正在同步上升,这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唐圣奇 《湖南经济》2001,(12):62-63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自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钩由人民银行直接监管以来,以信贷扶持“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资金投向的主渠道,特别是1999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这一政府工具,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有效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信贷支农的具体效果如何?制约农贷使用的症结何在?为此,我们对湖南省溆浦县人行、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为基础,剖析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较高操作性的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具体财政政策措施.文章认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应该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结构、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支农机制、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政支农投资政策的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孟令雷 《乡镇经济》2005,(12):20-22,31
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我国财政支农投资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探索我国财政支农投资政策优化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