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飞 《魅力中国》2013,(19):104-104
舞蹈是通过简化的身体动作向外界展示荚的艺术。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经过平时日积月累的舞蹈训练,在掌握了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艺术表演。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舞蹈的艺术。舞台下的观众在欣赏到栩栩如生的舞蹈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人体动作的美丽展示。因此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舞蹈表演。对舞蹈的形象塑造很重要。而不同的形象需要在典型的舞蹈环境中塑造典型的舞蹈表演形象。舞蹈演员是舞蹈表演形象塑造的根本。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形象塑造是通过肢体动作的变化.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借此表选出所要塑造形象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以及达到所要塑造的人物气质,从而使观众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所要塑造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本篇文章就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塑造形象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萌萌 《魅力中国》2013,(16):376-376
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对舞蹈作品人物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使舞蹈演员的演绎事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遣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古延峰 《魅力中国》2014,(21):107-107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姿态和造型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是经过美化而编排出的一种人体动作。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在掌握基本舞蹈技能后,通过自身形态所呈现出的一种艺术表现,向观众传达艺术情感的表演。因此,本文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应该将舞蹈表演的价值、舞蹈演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进行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邓斌 《魅力中国》2014,(20):120-120
舞蹈是一门通过演员肢体动作传达语言的艺术形式,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对舞蹈演员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最好诠释。因此。舞蹈演员是舞蹈灵魂的传递者.也是也是艺术形态的塑造者,并且一套完整的舞蹈动作对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考验非常严格,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还要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而每种能力都需要演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出色的发挥出艺术的美感。本文主要针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具体分析了心理素质对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舞蹈内涵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诗疑 《魅力中国》2013,(19):251-251
舞蹈艺术作为众多舞台表演艺术其中的一种。以其在舞台上表现形式的强大张力、感染力和不分语言、国界就能引起的强烈共鸣,征服着全世界各地热爱音乐和舞蹈的人们。一场成功的舞蹈表演,要有优秀的剧本,好的服装、场景、道具,合适动听的音乐.还有重要的舞蹈动作编排以厦掌握着成败关键的舞蹈演员。若是没有舞蹈演员专业的舞蹈功底、敬业的精神以及精湛的舞台表演能力.即使是最好的作品,也只能是失败品。而决定着舞蹈演员能否铸就一部舞蹈作品成败的。就是舞蹈演员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6.
许淋淋 《魅力中国》2014,(21):109-109
舞蹈编导对于舞蹈作品的形象与内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舞蹈编导的水平决定了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前景。舞蹈编导要提高自身的编导水平,就必须具备自我意识和专业的思维方法,推进舞蹈编导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改革。  相似文献   

7.
孙然 《魅力中国》2014,(19):103-103
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应谊具备把鳊导想法进一步理解从而变成自己风格的能力。同时人物形象或动作状态分析非常透彻。达到能够在舞台上把编导营造出的意境发挥到极致。作为一个好的舞蹈演员应该在完成动作的同时激发编导的灵感达到双方共同的意愿才能使舞蹈本身出现表演以及创作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郑舸 《魅力中国》2014,(20):129-129
舞蹈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能代替的社会功能,当人们达到情感巅峰,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都不能表达时。舞蹈便是最佳的抒情方式。编导编排是一种艺术行为。这样就需要舞蹈编导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文化内涵,当然,还要不断的累积。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及其编导简介,舞蹈编导的基本素质能力,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独特作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冬梅 《魅力中国》2011,(10):318-319
在通常的舞蹈创作表演中,编导会根据演员的能力和特点去设计舞蹈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舞蹈语汇“。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具体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但在现实的舞蹈当中,确有一些舞蹈是需要用语言来”画龙点睛“的。  相似文献   

10.
张萌萌 《魅力中国》2013,(16):289-289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身体与灵魂的融合.舞蹈演员在表演时为了使动作效果更加充实,就要更注重内。情感的培养,并进行合理的想像。艺术想象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并贯穿到舞蹈表演的各个方面。舞蹈演员的想象力直接使他在舞蹈方面的表现力受到影响。舞蹈表演要求舞者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能够与观众迭到共鸣。通过舞者身体语言的表现而使其内心的想摹得到发挥。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能够给予观众想象空间。同时它也是对舞蹈演员想象力和表现力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11.
程四琅 《魅力中国》2010,(30):94-94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而目前的舞蹈教学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缺乏舞蹈表演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表演往往只能通过排练节目提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邹艳 《魅力中国》2014,(21):97-97
舞蹈是一个形体的艺术展现形式,在舞蹈的表现上空间变化是重要的表现因素之一,一个舞蹈作品的好坏,与空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方向、位置、距离都是对舞蹈特定物体运动的参照。这些空间位置把握的准确性,对于舞蹈动作完成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舞蹈编导对于空间的概念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爱胜 《魅力中国》2009,(20):187-187
2008年7月2日上午,河南省舞蹈创作会议暨舞蹈编导培训班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隆重开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做了明确指示:鉴于我省音乐舞蹈方面比较薄弱,为了贯彻省委书记徐光春把河南省打造成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和路线,省委宣传部做了几个大的举措,首先五月份请全国著名的音乐类专家教授对河南的音乐类人才进行培训,然后在7月份对全省舞蹈类编导进行为期六天的培训。特邀请了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北京战友文工团舞蹈编导赵明、国家一级编导苏时进、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主任张守和来进行授课。  相似文献   

14.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婷婷 《魅力中国》2014,(23):76-76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不仅需要舞蹈演员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还需要协调好舞蹈动作与面部表情及眼神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的展现舞蹈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必须要详细的了解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达舞蹈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舞蹈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舞蹈都是通过一个个舞蹈动作的连接而成的,因此,每个舞蹈动作的标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场表演的成功与否。可见,舞蹈动作对表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莹 《魅力中国》2014,(25):110-110
舞蹈的良好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舞蹈编导,舞蹈编导在舞蹈的创作和改革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将特殊的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高尚的品质通过优美的舞姿来展现,两者的结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对于舞蹈中的文学表现手法,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挖掘其价值魅力,推动舞蹈的进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桑田 《新西部(上)》2009,(5):143-143,140
本文通过对舞蹈综合元素的分析,认为舞蹈创作的正确途径是:首先选择正确的题材,积累专业素材,提高专业修养;其次,发挥编导的想象空间,舞蹈与音乐内涵一致;最终通过实践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7.
张小刚 《魅力中国》2014,(20):119-119
在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舞蹈艺术已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众多艺术表演之一,其伴随音乐或翩翩起舞或活力十足的表现方式,受到青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层的欢迎,舞蹈的独特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培养专业有创造力的编舞思维,已成为现在舞蹈编导教育的重点。创造性的舞蹈编导才是先进的大众文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雪莲 《魅力中国》2014,(2):104-104
舞蹈它同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一样是要欣赏者用眼睛感知和品味的艺术。在音乐的背景、灯光、服装等其它艺术效果的烘托和渲染下,通过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表情来向观众传输一种特殊的语言,向人们和社会展示凝炼的生活。应该说这是舞蹈艺术的最本质的属性。大自然中的人用他们自然的、原始的动作去创造生活,也创造了艺术立足的母体。尽管那动作还不是艺术,但任何艺术都可以而且只能到生活中去寻找根基和原形,既便是天堂里的神话也自然是一群被人们神化了的人们的事。舞蹈艺术也不例外。她的根也深埋在人们的生活中。甚至可以说它比其它艺术形式更直接,更贴近生活,或者说更容易从生活中找出它产生的胎记。如果把每一幅美术作品看作是凝固了的生活瞬间,那么舞蹈就该是流淌的生活过程中的一段或部分。因此舞蹈的创作和表演除了需要它的根须要具有更强的吸取养份的能力外,要求它的他作者和表演者同样要有很强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舞蹈演员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地领会创造者的创造意图,知道他要说什么;另一方面又必须了解自己的观众,知道用什么方式方法,用什么“语体”色彩来表述编导思想观众才能和谐地跟上你的书写速度,并在这和谐中体味出舞蹈者“书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洪英 《魅力中国》2014,(1):108-108
舞蹈是表演艺术,舞蹈表演的特性及其动作、语言、情感等表现形式,深刻阐述了审美创造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舞蹈表演的情感与艺术表现有不解之缘,这是众所周知的。舞蹈创作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它的环节分为构思和编舞两大方面,凭借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感觉,不同的构思源泉,通过不断排练和不同演员的不同感受来将它升华到作品。  相似文献   

20.
解恒 《魅力中国》2013,(17):80-80
心理素质是作为内在影响舞蹈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使得舞蹈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更加的精神饱满超常发挥,起到事半劝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最蹈演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