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卢新德  刘小明  刘长美 《山东经济》2010,26(1):86-90,116
近年来,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逐年加强之势,并对经济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环境规制水平逐渐加强,环境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格。本文对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和实际利用FDI两个样本数列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ECM,试图说明我国的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和FDI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滞后四期时环境规制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动态变化中,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每增加1亿元,我国FDI增加0.9726亿美元。最后笔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制对中国FDI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地区,环境规制的严格化对吸收FDI是存在影响的。实证的结果告诉我们,这种环境规制对FDI流入量的影响是负面的。当然,环境规制不是影响FDI流量的主要因素,像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这些因素对于吸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起决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FDI质量视角下,选取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黄河流域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首先,揭示三者影响机理;其次,实证检验环境规制通过FDI质量中介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最后,通过非线性模型,理清FDI质量的中介效应实质。结果表明,环境规制通过FDI质量的中介效应阻碍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与FDI质量之间存在U形关系。因此,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对FDI质量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相关理论,利用1992~2009年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FDI与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与GDP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FDI和GDP互为Granger原因,而在长期,存在着FDI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茂俊 《山东经济》2006,22(3):148-150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山东省1992~2004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省FDI与进口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FDI与全省进口之间存在正的双向因果关系,进口增长导致了全省FDI的增长,同时,FDI的增长也导致了进口的增长,这与小岛清的“贸易互补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与FDI之间皆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选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资本形成中的内外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ADF检验、OLS估计、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FDI存量与国内资本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全国国内投资产生了微弱的挤入效应,对三次产业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FDI与全国及第一、三产业国内投资之间分别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二产业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FDI与中国经济增长:1998-2003年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我国1998-2003年FDI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效应以及单向因果关系,FDI的增长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利用FDI过程中存在外资利用结构引发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以及国内储蓄的低效利用,削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内生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构建了包含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的理论模型,揭示了环境规制对FDI及其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利用2004-2017年我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并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识别了环境规制以及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对FDI及其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结果 发现:...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1987—2006年重庆市出口、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重庆市对外贸易、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进出口、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EKC假说,考察了安徽省利用FDI发展经济背后的环境风险。研究结果显示:FDI和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均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但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FDI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都不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FDI在安徽省的行业分布状况。此外,样本期间安徽省不存在严格的“倒U”型EKC,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仍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减排的管制效果明显,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U+倒U”型,而外资的流入则进一步加大了安徽省跨越EKC顶点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国际贸易与FDI相互关系的重新检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从Mundell(1957)首次正式探讨国际贸易和FDI(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替代模型”以来,已有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了“互补关系论”、“不确定性关系论”和“一体化关系论”等各种其他理论。为检验国际贸易与FDI相互关系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分别运用外资企业数据、全国数据以及江苏省数据重新检验了国际贸易与FDI之间的长期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国际贸易与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互促进关系,基于全国数据的国际贸易与FDI之间没有相互促进关系,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国际贸易和FDI之间只具有单向促进作用。本文在解释上述实证结果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应用恩格尔一葛兰杰检验研究了安徽省FDI与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FDI和GDP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FDI都不是GDP变化的原因,而部分产业GDP却是FDI变化的原因。这一结论与其他文献的结论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徽省利用外资效率低的这一现象。最后提出建议,应保持竞争意识,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引导FDI流向,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徐嫣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09+211
本文基于1985——2009年间中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和FD I等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及其他相关变量对我国FD I的长期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环境规制对FD I负向影响不太显著,且环境规制和FD I不存在因果关系,而GDP等宏观经济变量对FD I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各区域2004年和2008年8个制度因素指标的实证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度变迁呈梯度递减趋势,西部地区制度变迁严重滞后;对我国各地区8个制度因素2001—2003年当期、滞后一期、滞后二期24个因子与FDI引进关系进行的计量经济检验表明,FDI在我国三大区域的聚集与制度因素呈显著的相关性;利用1984—2008年数据对制度因素与FDI的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制度变迁与FDI的引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各地区在FDI的引进中要重视制度软环境的建设,尤其是西部地区应主动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吸引FDI流入,进而以FDI来带动西部地区的制度演进,最终形成制度变迁和FDI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以此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FDI、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和检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根据协整的相关理论,利用中国1980到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外国直接投资、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FDI 和国内投资之间不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FDI 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Granger 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国内投资、FDI 与GDP 之间存在着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但它们的因果方向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政府为切入点,利用199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与动态面板的共同相关估计(DCCE)模型,研究了全球化进程中FDI的流入在政府效率与环境规制的作用下对中国地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化背景下,FDI的进入可以通过技术溢出等效应降低地方的能源强度从而改善能源效率,中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在FDI的作用下有向东部地区收敛的趋势。此外,为了验证政府在能源问题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文章将政府效率与环境规制强度纳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政府执政效率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同样可以起到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上政府与FDI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由此可知,强化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提高其配置资源的水平与效率,将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FDI竞争、环境规制与污染避难所——对中国式分权的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1994~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FDI竞争与环境规制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中国的环境规制实际上对FDI的流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动机以放松环境管制为手段来吸引更多的FDI流入,这导致中国成为跨国污染企业的"污染避难所";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到底"行为根源于中国特有的分权模式,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Naughton(2014)提出的概念性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企业FDI决策模型,在合理的假定下得到了提高母国环境规制对企业FDI会产生倒U型影响的结论。母国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和停业效应,两个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母国环境规制对FDI的倒U型影响。文章利用2000~2010年24个国家对中国进行FDI的数据,使用引力方程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验证了这种倒U型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域分析的环境规制对FDI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蕙萍  田盛兰 《特区经济》2008,228(1):269-270
一国吸收FDI的流入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环境规制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但近年环境规制对FDI流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污染治理支出作为研究变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其关系,并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我国各个地区引进外资具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呈现负效应,并且它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影响是不同的,西部受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