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制度改革追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淀工商分局先期调研探索的基础上,北京市工商局从2000年4月1日起,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五园”(扩大到海淀区)实行“直接登记,互联审批,转告相关,限时完成,强化监管”的新的企业登记制度。涉及企业登记前置审批的444项,除12类73项保留外,其余230类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实践表明,这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待研究、改进。一、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果从实践看,这次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是把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专控商品等12类73项前置审批项目保留外,其余大部分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改革后,…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工商注册登记前置审批方式,即申请人逐个找各审批部门审批。这种近乎原始的审批方法,使企业从前置审批到工商登记发照,少则一个月,多则二、三个月,审批项目多的甚至要跑上半年。这种状况已经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减少企业进入市场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为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各地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方式:一是“一厅式”(或称“一门式”)审批,二是并联审批。 所谓“一厅式”,就是由政府牵头,把负有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职能的主管部门,集中在一个大厅内,与工商行政管理部  相似文献   

3.
7月2日,淄博市政府在市工商局召开了全市企业登记注册前置并联审批工作会议暨新闻发布会,宣布自7月8日起,正式实施企业(个体)登记注册前置并联审批制度,并同时取消传统的企业登记注册前置审批方式。淄博市工商局自今年3月份起,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推行并联审批制度,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前置审批,也叫前置性审批,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部分公司、非公司企业及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在设立之前,需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审批或申请许可证。必要的行政许可是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健康、保护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政府积极调控以弥合市场机制本身缺陷的常规性管理方法。但现行的前置审批过多过滥,有的还渊源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运行,与登记注册管理产生矛盾。一、前置审批的弊端及成因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前置审批,长期以来,成为企业登记注册的前提,或者说是申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工商部门相继推行了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制。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效减少了企业办事往返次数,加强了行政审批部门间的协作,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但根据笔者体验,这一制度的审批流程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以促使企业登记制度向形式审查转变。一、并联审批流程的一大特点目前,全国各地工商部门推行的并联审批制度,基本流程可表述为“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期完成”。相比传统的审批方式,这一流程的最大特点,是工商部门代理了企业的部分事务。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果企业申请的经营项目涉及前置…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登记审批制度的基本思路我国目前的登记制度把企业法人资格的确认和经营资格的确认混为一谈,是造成目前登记审批制度混乱、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的主要根源。改革前置审批程序,减少专项审批和许可证管理的项目或行业,按照WTO要求把前置审批削减到最低限度,并逐步由行政审批制度过渡为登记注册官制度。首先,要把企业法人资格的确认和经营资格的确认分离。工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只确认企业的法人资格,企业只要提交基本的文件即可颁发营业执照,企业以一个市场经济主体存在,由此企业可以进行开立帐户、刻制印章、办理各种许可审…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1日,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启动实施;10月1日,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开始实施;近期,国务院先后两次决定将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调整为后置审批事项,中编办、国家工商总局将其余75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先照后证"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推行实施;各省(市)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的推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这是国务院不断简政放权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约占改革前行政审批项目总数的1/3。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人熟知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相似文献   

9.
德州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积极响应张仁敬局长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在登记管理中注意抓好“五个引导”的要求,立足职能,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山东布谷鸟农资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农资的大型企业.准备在德州地区设连锁店。企业注册局得知该企业在办理前置审批许可证有困难时,立刻派专人帮助.以最快的时间办好了前置审批许可证。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主管行政执法的综合部门,历史地站到了接受挑战的前沿阵地。尤其是各类经济主体都将随着形势的发展而逐步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就成了前沿阵地的“猎子口”。本文结合基层分局的工作实践,对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制度问题谈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并联审批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于2001年,颁布了72号文件,提出了实行“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完成”的政务流程,使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制度的工作摆上了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案头。于是,  相似文献   

11.
企业登记注册网上互联审批是基于电子政务的要求,建立在红盾WWW.HD315.GOV.CN网上的办公程序。 根据北京市政府京政发[2001]20号文件的规定,为加快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照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2001年采取“一家承办,转告相关,互联审批、限时完成”的办法,全面实行了企业登记网上互联审批制度。凡申请人申请的经营范围中含有经市人民政府清理后保留的审批项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即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通过WWW.HD315GOV.CN网  相似文献   

12.
正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现有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目的是转变政府监管职能,使工商部门从重主体资格审批转变到加强对经营行为的监管上来,认真履职,尽责到位。在此,笔者针对当前前置审批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一、当前前置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前置审批事项条目"杂"成都市自2000年开始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先后9次大规模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1166项减少到105项,这些前置行  相似文献   

13.
前置审批制度,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特种行业设立时的一种前期许可规定。它对加强前置审批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做为企业登记管理部门,其任务和责任是艰巨和重大的。对此,必须认真探索登记注册的前置审批制度,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1月15日,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清远市商事登记改革实施方案》,从而揭开了清远市全面推行商事登记改革的序幕。2014年5月5日,清远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印发清远市商事登记保留前置审批事项和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等四个目录的通知》,随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广东省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对商事主体涉及许可经营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工商局昆明会议和省局淄博会议的部署。我省开展了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清理,并以此为,加强了企业登记管理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按照省局的部署,各地行动迅速,组成得力的领导班子,支落实了责任制。二是措施得力。各地将清理工作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大胆探索,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三是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大多数市局较好地这 企业登记档案的清理摸底工作,全省共清理企业登记档案21.1万户,占清理摸底企业总数的70%;基本完成了对铁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电子游戏厅和娱乐服务等重点企业的重新审查工作。总的来看,企业登记质量明显提高,监督管理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6.
现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缺陷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缺陷一、企业登记前置性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目前在申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往往需要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批准许可后,方符合注册登记条件,工商部门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后,申请人才获得经营资格。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初步清理统计,目前企业在申请登记注册前,需经相关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审批的事项有193项。其中有的是法律、法规规定,有的是规章规定,有的是规范性文件规定。这种情况在省以下更为严重。这种前置审批的多、滥现象,不仅给注册登记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更主要的是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限制了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简化工商登记程序,明确登记责任,提高登记质量,提高行政许可效能,今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工商局全面推行了以“一审一核”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登记审批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注册登记前置许可制度存在的弊端(一)前置许可目录尚未统一。国家工商总局曾于2004年制定了《企业登记前置许可目录》,其初衷是为了适应《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的形势要求,为基层工商窗口的注册登记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9.
在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不久,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以“争做西部第一”,率先吃“螃蟹”的精神,决定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高新工商局作为牵头部门,根据《成都市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牵头组织实施了“企业设立并联审批”。该项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审批模式,变多部门受理为“一窗受理”,变审批部门为服务部门。这是行政审批制度的重要变革,也是成都高新区优化政务服务运行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一次成功试尝。  相似文献   

20.
一、注册资本制度、出资方式发生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公司法》,在注册资本制度、出资方式方面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1)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由法定资本制改变为折衷授权资本制。(2)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门槛”降低,允许公司按照规定的比例在2年内分期缴清出资,投资公司从宽规定可以在5年内缴足。(3)对有前置审批的还要从其规定,例如装饰装修业三级资质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前置最低要求是50万元,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前置要求是800万元。(4)降低了股份公司的设立“门槛”。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从1000万元下降到500万元。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允许两年内分期出资。(5)一人公司的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不低于10万元的出资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