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作为 《科技和产业》2014,14(11):27-32
品牌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承担者,而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基于品牌的社会责任。品牌社会责任是指一个品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互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社会责任履行满足社会期望的程度,其主要维度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与关系责任等。品牌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包括经由重塑消费习惯所产生的核心影响与经由重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所发挥的网络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成名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33-135
契约可以分为有形契约与无形契约两个层次,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强制性契约责任、心理契约责任与超契约责任。强制性有形契约责任重在管理,防止企业承担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不适当的责任;心理契约责任重在引导,引导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形成适当的预期;超契约责任管理重在均衡优化,应该按照边际分析以及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实现边际均衡。  相似文献   

3.
刘樱花 《中国经贸》2012,(10):232-233
现代企业理论下,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受到挑战,“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被作为财务目标提出来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宗莉 《科技和产业》2013,13(9):62-6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娱乐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的购买行为由现实中的实体店转化到网上的购物方式。文章基于虚拟品牌社区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网络口碑营销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虚拟品牌社区是网络口碑营销的重要平台。在这种平台上不仅对于社区成员来说能够分享购买体验和购买信息,同时对于商家来说也能够以低成本收集市场信息,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顾客公民行为是指顾客自愿实施而非企业的生产或服务成功传递所必需的、整体上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如顾客之间的产品推荐、互相帮助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反馈行为等。了解如何促进顾客公民行为,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Web 3.0时代,人际交互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使得顾客间互动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更加凸显。特别是在品牌社区中,兴趣相似且关系平等的顾客之间构成了同侪关系,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同侪影响能够有效激发顾客公民行为。本文发现在品牌社区中,同侪间的信息影响、情绪传染和比较影响显著促进了社区成员对于支持性和约束性社区氛围的感知,进而激发了顾客公民行为。并且,在以顾客获取为主要目标的拉新型社区中,约束性氛围的中介作用更加突出;在以顾客保留为主要目标的促活型社区中,支持性氛围的中介作用更加突出。本文拓展和深化了品牌社区顾客互动研究,揭示了品牌社区成员间互动对顾客公民行为的促进机制,对于企业进行品牌社区运营和更好地促进顾客公民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回顾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历程及其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国际环境和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应把握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增强必要性和紧迫性、注重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性、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性、重点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主体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对企业所处产业的演进阶段进行判别的基础上,依据样本企业官方网站的新闻报道,采取内容分析法,从非市场策略的类型、涉及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事项三方面系统考察了产业演进不同阶段企业的非市场策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不同产业演进阶段的企业,非市场策略的选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发展为全球性话题,但是我国在此方面还较为薄弱。根据ISO26000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以及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误区,认识到政府参与其中的必要性。总结外国政府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所做出的努力,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卫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6):163-166
如何处理好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企业维持和谐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选取股东与员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为代表,以9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其显性经济利益分配实际结果的相关性及其与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股东(或员工)的利益分配与同期业绩的相关性很小,但股东利益分配和员工利益分配的变化与业绩变化的相关性较高,同时股东利益分配与员工利益分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具有一定区域差异。从长期变化趋势看,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影响业绩增长的一个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区域品牌的特点和实质 区域品牌是地理区域及其产品的品牌化体现。区域品牌除了具有一般品牌的属性,还有其特殊的性质。第一,区域品牌的广泛性。区域品牌是众多区域内单个品牌的融合和提炼,能提供广泛而持续的品牌效应。第二,区域品牌的公共性。与企业品牌相比,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区域内其他产品都可依托区域的整体品牌效应。第三,区域品牌的主体多重性。区域品牌往往拥有众多的营销主体,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居民都可作为区域品牌营销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浩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91-193
全球各国为了尽快摆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的困扰,纷纷采取"赤字财政"的扩张政策。当前尽管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远去,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即"主权债务危机"却开始显现。近期,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一度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并牵动投资者敏感的神经。文章通过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对全球金融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来详细论述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5):114-119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跨国品牌联合是能够有效提高品牌竞争力的营销战略.掌握消费者对跨国品牌联合的评估机理和影响因素是品牌联合取得成功的前提.文章通过引入来源国匹配性和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概念对已有品牌联合消费者评价模型进行了扩展.结果显示,民族中心主义既能够直接负向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也能借助来源国匹配性、品牌匹配性、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态度、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对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产生负向间接影响.此外,尽管未受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但产品匹配性仍可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汽车行业进行品牌联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品牌共建过程中产生的合作体验代替传统的顾客让渡价值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构建品牌社群吸引力的关键。文章在继承让渡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品牌共建的过程为线索,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品牌社群的双路径模型,并分别对让渡价值激励路径与合作体验驱动路径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结合让渡价值与合作体验的品牌社群参与模式,之后采用EFA与CFA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物质让渡价值、精神让渡价值、社群关系、社会资本及活动乐趣五个影响品牌社群参与的核心因素。最后,依据这五种因素提出用于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余东华 《亚太经济》2008,14(1):42-45
在110多年的反垄断实践中,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价值目标、判定原则和理论基础保持了动态演进。美国反垄断政策演进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学思潮也扮演了积极的促进角色。回顾和反思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进历程和阶段性特征,对于我国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余东华 《亚太经济》2008,(1):42-45,49
在110多年的反垄断实践中,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价值目标、判定原则和理论基础保持了动态演进。美国反垄断政策演进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学思潮也扮演了积极的促进角色。回顾和反思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进历程和阶段性特征,对于我国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喜雁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70-73
文章将区域产业品牌引入产业集群模型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区域产业品牌可以对本区域的产业集群产生外部性,而且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对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导向性政策提升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学:起源及其对金融决策特征的一般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 ,行为金融学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 ,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更现实的指导。文章首先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指出了它与传统金融学的不同。其次考察研究了行为金融学对金  相似文献   

18.
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在范围上可分为企业、产业和地区、国家三个层面或三种视角;在内容上包括内涵和来源两大核心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内容分析方法,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回顾和归纳,以期概括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讨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弘  陈姝 《南方经济》2017,36(9):37-57
社会身份和偏见在合作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机制的空间囚徒困境博弈,以探讨身份、偏见和合作的关系问题。通过引入基于身份相似性的选择性交互,我们发现,假如个体拥有适度的偏见,高水平的合作就能够得到支持。无论是过低还是过高的偏见程度都不利于合作的演化,这意味着适度的偏见能为社会中的个体带来利益。由我们的分析可知,高水平的合作来源于群体异质性和群体之间的明确边界。借由群体异质性和群体边界,种群可以在背叛者侵入某个群体时将之淘汰,防止其进一步腐蚀整个种群。通过引入异质的偏见属性,我们还发现,适度水平的偏见可以在演化过程中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因此,文章既可以回答偏见的社会功能问题,又可以解释偏见从何而来的问题,为我们理解合作演化和人类的身份现象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