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制度洼地     
中国股市终于拿下了5000点“高地”,券商们叉开始憧憬登上下一个“高地”的临下感觉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估值游戏     
正当学者们为中国经济是“偏热”还是“过热”而争论不休时,券商们却早已为高企的中国股市挖掘出了“新”的理论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熊途末路     
自从中国股市(A股沪指)2007年10月31日见顶6124点后,历时五年的熊途使得人们早已不敢言牛。因为股民特别是券商每一次对股市底部的预测都会在指数"新低"面前破灭,很多人由此吓破了熊胆。就在股民们对股市失去信心的时候,2012年底的翘尾行情再一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从12月4日到12月31日,在短短的19个交易日里,沪指从最低的1949点一路攀升至2169点,涨幅达16%,使得人们对2013年充满了期待。2013年确实值得期待。按照大多数机构的预测,今年我国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改革预期、政策红利也将兑现,  相似文献   

4.
国内股市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时间来,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化,国内股市的种种问题也一一显露出来.德隆崩塌、券商劣迹斑斑,股价大跌、基金净值大跳水,这一切把刚刚有起色的股市又打入了谷底.特别是中小企业板从3月初将开设的传闻到6月25日的正式开张,股指暴跌了380多点.6月28日,"新八股"大跳水,更是让股市跌穿了1400点大关.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级债危机将使中国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促使更多“热钱”流向中国,势必刺激中国股市。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股市接近4000点之后,泡沫破裂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证券经纪业务是我国券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实行佣金自由化以后,券商们大打价格战,经纪业务陷入了严重困境之中。本文运用“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券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一场突然打击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再次陷入了是否是“政策市”的争论之中这是一次股市危机的缩版预演。“印花税”成了压倒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在2007年5月30中国财政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之前,股市已经整整红了18个月,上证指数从1100点一路涨到4300点。从5月30日开始,至6月6日,上证指数则从4300点一直跌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学习访问两月,今日归来,但见股市大盘跌破4000点。看着绿色的股市大盘,想起我在去年“5.30”后曾说过“4000点是中国股市基本点”的说法,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9.
今天这个世界上谁喜欢股市?中、美两国券商喜欢股市。中国券商赚大钱,券商高管人员大块吃肉,大秤分银。出了亏损之后,国有银行还会援手。与中国券商相比,美国券商更加生猛。许多人认为,美国股市是成熟的,但我以为美国券商是生猛的,在追逐利润方面非常生猛,为富不仁,斩尽杀绝。美国券商是全球化的,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券商这只凶猛的动物已经被引进国内,但许多朋友仍未尽兴,强烈要求将评级机构引入国内。评级机构果然很好吗?评级机构可符合中国国情吗?评级机构到底是哪一路神仙?凡此种种问题,需要先仔细考虑才是。  相似文献   

10.
去年,审计机关对某证券公司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合法的银行资金以违规的方式进入股市,参与证券交易。由于《证券法》第133条的明令禁止,以及在资金市场融资受到期限、规模、用途等方面的严密监控,使券商转以暗箱方式操作,不提供真实信息,设法逃避监管,大量不以券商名义的银行贷款却被券商挪用于股市,并导致券商和银行的双重风险,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银行资金是如何违规进入股市的?从某证券公司的审计情况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1.
财经纵横     
《中外企业文化》2007,(3):90-90
成思危称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表示,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资者面临投资行为不理性的危险。他称,在去年上涨了130%之后,内地股市可能已经过热。成思危还警告投资者,“从利润、回报率和其它指标来看,70%的内地上市公司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2.
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式启动。9点37分,股市开盘不到一小时,沪深两市就分别有13单和12单融资业务成交,2单和1单融券业务成交。尽管6家试点券商都争抢第一单,但是,最终的第一单花落光大证券,买入成交时间为9点25分01秒。这一刻,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了借贷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王瀛  松涛 《英才》2010,(4):84-85
“2002年到现在的8年时间中国的股市从2300点到3000点,在这期间巴西涨了7倍,俄罗斯涨了6倍,印度涨了5倍,中国连50%都不到。”  相似文献   

14.
杀回楼市?     
《房地产导刊》2007,(12):19-23
5月30日“黑色星期三”,中国股市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本来全国一片红火的股市,一下子变成了“这边我独绿”的景象,全国股民们一下子傻了眼。在股市一片叫“爹”声中,不少人“妈呀”连天,直呼“早知如此,悔不如当初投资房地产了”。  相似文献   

15.
国内券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粗放式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从暴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2002年证券业全行业亏损,表明券商传统的赢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加入WTO后,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国内券商将与国外同行在各项业务上进行短兵相接,面临巨大挑战。一、面临的困境2001年6月股市深幅调整以来,国内券商的经纪、承销、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全线大幅滑坡。投资银行业务由于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新股发行速度减慢以及“通道制度”的实行而业务规模急剧下降;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因股市的持续疲弱而亏损严重;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经纪业务收入也因成…  相似文献   

16.
严睿  袁绪亚 《英才》2008,(7):92-95
当3000点的政策底再度被击穿时,中国股市似乎输掉了最后一屡“遮羞布”。所有预期,所有评论,所有传闻,都是在看空市场,甚至“推倒重来”的说法也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17.
侯宁 《英才》2010,(2):93-93
期指据说要登场了,或能做空了,中国股市“完美”了么?从发展速度、市场规模、参与人数看,堪称完美。至少,接近完美。但古人说“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可见新生事物发展太快并非是绝对的好事。若从其他方面审视中国股市,便没什么完美可谈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疯了”。中国股市从2006年下半年的1000多点(A股股票指数)低谷一路攀升,到2007年1月底,直逼3000点大关。“中国股票的牛市来临了”,一时间众多专家、证券投资者惊喜地呼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A股上市融资随着股改和中国  相似文献   

19.
月度事件     
中国股市“黄金元年”2006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冲破2245.55点,刷新了中国股市创立16年来的最高点。业内人士指出,沪指新纪录诞生,仅仅是中国股市“黄金元年”的圆满收官。在许多技术分析人士的眼中,攻克历史大顶才能叫反转行情,否则,只能把行情级别定为反弹。尽管如此,由于5年来市场已经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巨变,因此在更多机构的眼中,2245点的攻克,只不过是牛市行情中的一个小站,象征意味重于实质意义。将2006年称为中国股市的“元年”,并将未来的十年称为“黄金十年”——这个响亮的口号得到市场各方的强烈反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0.
股市十年     
从1997年的1500点到2007年突破3000点,迎来一亿股民的中国股市正在质变。中国股市充分显现出了新兴市场的巨大动荡和无限潜力。一年零九个月以前,它还在千点之前,还让人们惊呼,市场已经推倒,但重来的速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股市现在的时刻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难得时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