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必波 《港口经济》2014,(12):15-17
连云港港被确定为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主要港口之一。连云港港的建设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连云港港的建设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连云港港投融资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如何破解连云港港口建设投融资问题,是连云港港加快建设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2,(9):63
西安国际港务区与连云港港合作成立新公司的首单国际业务"散改集"的国际进口货物从"连云港港"进入"西安港"西安与连云港合作成立的西安陆港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第一单国际货运业务抵达中国内陆港,并分拨给西安各家企业用户。2012年7月28日,由西安陆港大陆桥国际物流有  相似文献   

3.
任汉诗 《港口经济》2010,(11):24-25
“十一五”时期是连云港港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发展速度最为强劲、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时期,港口发展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及省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将连云港港同上海港、宁波港一同列为长三角港口群主体港,确立连云港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4.
任汉诗 《港口经济》2009,(11):51-54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作为江苏沿海首个亿吨大港,连云港港又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新机遇。《规划》明确把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港与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重点。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的连云港港,要抓住这一机遇,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在服务东北亚与中亚乃至欧洲国家之间经贸往来和物流运输合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充分发挥连云港国际物流运输通道对泛黄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连云港港全力打造力争成为日韩货物进出中亚市场的最佳推荐港口。一、连云港港全力打造成为日韩货物进出中亚市场的最佳推荐港口的缘由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成果的具体举措。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6.
任汉诗 《港口经济》2008,(10):39-40
连云港港南靠云台山,北倚连岛,取“连岛”与“云台山”首字为港名。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由原陇海铁路局筹资、荷兰筑港公司承建的海运码头,于1936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仅有能停靠6艘3000吨级海轮码头两座。后历经战乱,到解放前夕,连云港港已是一个码头坍塌,航道淤塞,濒于瘫痪的港埠。1949年港口吞吐量仅为5.6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连云港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今天的连云港港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长三角地区主要深水海港”,迈入中国沿海深水大港行列:今年将跻身于中国沿海亿吨大港行列。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在服务东北亚与中亚乃至欧洲国家之间经贸往来和物流运输合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充分发挥连云港国际物流运输通道对泛黄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连云港港全力打造力争成为日韩货物进出中亚市场的最佳推荐港口。  相似文献   

8.
《港口经济》2008,(10):F0002-F0002
在中国绵延万里的海岸线上,连云港港位处上海、青岛之间。伟大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此建设东方大港。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横亘中国大陆东西。连云港港是它的东端起点。纵贯中国南北的沿海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同横穿中国东西的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在连云港打了一个硕大的“中国结”。“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连云港港在国际、国内贸易运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港地处我国黄海海州湾,是全国十二个主枢纽港之一,江苏省最大的海港.连云港港南联长三角,北接环渤海,隔海东临东北亚,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连中西部地区至中亚,是区域进一步开发开放的龙头,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与门户,具有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地位.正如温家宝总理视察连云港港口时指出的:"任务重大,前景光明,做好规划,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金文 《港口经济》2007,(11):21-22
非常高兴参加"连云港港发展战略研讨会",应会议要求,做个发言. 对于连云港港以及连云港市来说,要加快发展,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发展和怎么加快发展的问题.在回答和思考这个问题时,需要认识和把握处理发展关系问题.对于认识和处理连云港港及连云港市发展关系,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罗列出许多,这里仅从政府管理层面上,就几个重要方面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