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审计必须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说明以经济区为对象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在这种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福建发展的定位,凸显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是新时期发挥福建优势、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福建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先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保障和推动.本文试图通过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全国及其他经济体数量与质量的比较,探求“海西”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陈贻萍 《发展研究》2004,(12):61-63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得益于党的方针、政策指引,再之,更得益于省、市领导中观经济地方性、特殊性、可行性的局部举措实施,特别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想,这给南安市经济发展指出了方略性、韬略性、战略性的导向、定位、座标。南安市政府今年以立足区位拓展思路为导向,以侨乡优势促进融合为支撑,以整合山海分区推进为重环,以扩大特色发展集群为轴心,全面贯彻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表率,树立典范,取得几年来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杨国忠 《技术经济》2004,23(10):5-6
<正>"泛珠三角"为湖南带来的机遇 在"泛珠三角"提出之前,湖南早已经提出并进行着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想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湖南经济的发展。因为湖南省既不靠东又不偏西,没有国家沿海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振兴战略又无缘于湖南等中部省份。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双  相似文献   

5.
六、海峡经济区生产力布局 以闽台为主体形成核心区、以浙南粤东为两翼形成紧密区、以赣南赣东北乃至皖湘鄂为腹地形成拓展区,以闽台经济整合对接为重点,推进两翼紧密区和腹地拓展区主动融人闽台核心区;以两岸沿海中心城市为主轴,发挥台北、高雄、台中、基隆、宜兰等东岸城市与西岸福州、泉州、厦门、漳州等城市交流、联盟中所产生的集聚、辐射所用,依托海峡东岸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市区和海峡西岸沿海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所形成的城市经济发展区,  相似文献   

6.
赵智杰 《发展研究》2009,(11):12-14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五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正逐渐成为各种市场要素融合聚集、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带。改革开放以后,长三角、珠三角创造了区域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发展区域。客观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运行特点及其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对于汲取两地经济发展经验、明确发展思路、迅速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在区域保险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区域保险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我国保险业发展程度最高的是东部地区,其次为东北地区,最后是中西部地区。区域保险的协调发展关键就在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制约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曲一铭 《经济师》2005,(8):78-79
东北亚合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为新世纪的焦点问题,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两个国内与国际的热点联系紧密。一方面东北亚的合作需要中国东北作为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东北亚合作的良好国际环境和机遇。尽管二者的发展还面临很多的不利因素,但是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二者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文章主要针对二者进行分析,从中寻求将二者结合发展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1.培育企业集群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力。企业集群通常是指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通过产业集聚,促使企业之间形成细密的分工,形成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生产体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增长;通过企业集群的积聚力量,吸引技术、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向优势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1.
相伟  千庆兰  盛科荣  樊杰 《经济地理》2006,26(6):902-907,918
与“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不同,“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没有将未来两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行明确,也没有阐释出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剖析东北与西部地区在全国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揭示出其由于基础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从而塑造地区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通过比较两大战略相同内容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空间非均衡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等,得出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省内区域上升到国家战略标志着新的区域政策导向近5年来,全国有30多个省内区域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这些区域所在的省区,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沿海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的区域政策基本上以省际大尺度为单元.区域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些政策对促进具有共性的大区域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家对省内区域的关注,隐含着中国区域政策的小尺度区域化,从而使区域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国家针对各个区域的特殊问题和优势特点,出台具体的政策,更有利于中国这样的区域多样化非常突出的大国的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生态经济合作会议成立以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科学整合长白山生态资源,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为振兴长白山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吉林省区域经济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快走”变“快跑”的要求,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白山生态经济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新的亮点,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长白山生态经济板块,在东部长白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边缘化·塌陷·崛起--评《全球化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已有27个春秋,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呈现全新格局,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进程中,我国经济空间格局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区域经济整合使省份经济开始走向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9 2"各省区正不遗余力推动"泛珠"合作,泛长江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进一步加速,有独领风骚之势;西部地区依靠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抓住"振兴东北"战略的难得机遇,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部地区却逐渐淡出了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发展缓慢,徘徊多年,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下,呈塌陷格局.在这一背景下,由杨云彦、田艳平和秦尊文合作的新著<全球化与中部崛起>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尝试从新的视角研究中部崛起,并对此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原崛起看     
《大陆桥视野》2005,(5):M004-M013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要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特别提到中部崛起的问题。他说:“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在区域经济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部崛起”也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大连可成为东北振兴的领头羊.本文从其在东北四城市的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入手,提出大连带动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贾创雄 《经济导刊》2007,(7):151-153
回顾"十五"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5年,也是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的5年.党中央适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