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必须推动新一轮开放以抓住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重塑和国际经济治理完善的新机遇。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水平需要对开放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从而全面地激发内陆沿边地区开放的活力,提升开放水平,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内陆地区开放应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内陆地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内陆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平台;完善内陆"无水港"建设,搭建内陆对外开放新载体。沿边地区开放可选择区域协调、互动与联合导向模式;偏重于自身功能、作用导向模式;偏重于资源和市场的定位导向模式;偏重于产业基础与带动辐射作用导向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探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内陆腹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基于开放进度指标,系统分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及比较,以山西省为例探讨内陆省份的特色对外开放路径.依托地域广阔、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完备的优势,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作为资源型内陆省份,山西省对外开放基础薄弱,开放型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开放不足仍是制约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短板.新格局下山西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联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制度创新提升开放能级,打造制度高地、创新高地、环境高地,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相似文献   

4.
开放经济发展强调推动要素、商品与服务自由流动,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潮中优化配置区域资源,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在积极分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实现区域快速发展。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开放经济面临物流成本较高、综合配套能力较弱等制约。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在开发中夯实开放的基础、优化开放的环境;在开放中拓展开发的领域,提高开发的效益,是西部内陆地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内陆老区开放高地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发挥后发潜力、兼蓄比较禀赋优势与开放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内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范式.通过一套开放高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的研究表明,赣南苏区的经济开放度位势在赣粤闽湘边区中尚不具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赣南苏区在开放高地潜力评价中处于有利的后发位势.因此,推动"双循环"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主导型经济、优化空间开放格局、实施开放型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利于"双循环"下赣南苏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3)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必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其中,开放型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内陆开放型经济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理念的拓展和延伸,本身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开放崛起的重要战略。对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而言,如何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新趋势,抓住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的新机遇,努力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孕育和形成与开放型经济相符合的思想作风,打造成熟的产业体系,发展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今天,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开放度。国家新一轮的内陆开放战略,为西部内陆地区摆脱边缘区域"后发劣势"、实现开放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地区西部内陆的重庆市涪陵区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8.
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技术,从最终产品对总产品生产的影响角度分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区域间的后向关联系数的测度表明,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外溢效应只有10.9%,而且主要集中在对中部地区的外溢效应上,对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外溢效应则十分有限。从三大增长极最终产品生产的实际影响力看,也呈现同样的特征。就三大增长极对内陆地区外溢效应的比较来看,长三角最大,其次分别是珠三角与环渤海;对东北与西北地区的影响,环渤海最大,而珠三角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居三者之首。产业层面的分析揭示出对中国内陆外溢性影响排在前5位的产业在三大增长极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它们占到了三大增长极对内陆地区总外溢效应的40%左右,这些产业的发展无疑对内陆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沿海和沿边地区上去了,内陆省份怎么办?尤其是当前,中国全力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地位在即,内陆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良好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就成为紧迫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课题。一、内陆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条件中国内陆地区和沿海、沿边地区相比,在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上,显然是落后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如何认识和评价内陆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条件和态势,十分现实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内陆开放与沿海开放互补的比较研究姚生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的障碍。东西部发展差距何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东部地...  相似文献   

11.
张毓峰  张勇  阎星 《财经科学》2014,(5):103-11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区域经济格局日益细化并呈现区域化、城市化和网络化;经济增长极的多元化。在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下,内陆地区必须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选择:一是加快"双重"开放,逐步形成内外源结合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二是投资驱动先行,逐步形成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型模式;三是政府推动先行,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协调分工型模式;四是特大城市优先,逐步形成特大城市区域主导型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但是,西部内陆地区不沿海、不沿边,缺少便捷的贸易平台,这严重地制约了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为畅通国际贸易通道,构筑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功能平台,  相似文献   

13.
对新时期我国沿边口岸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使我们的眼光聚焦在内陆沿边口岸,这不仅是因为口岸地区的诸多开放优势,更重要的是因为沿边口岸的开放将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然而沿边口岸的发展现状中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前景的问题。当前寻找一个合适的发展模式对沿边口岸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刘伟  李琳 《技术经济》2011,30(12):70-74,80
以要素禀赋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产业转移作用于我国内陆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钻石模型框架,建立了区域产业转移中影响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各要素(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和资本等)流动与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要素流动与演化的不同路径对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研究表明: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各要素流动与演化对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强度呈明显差异,具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重庆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探析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求.通过经济发展对外、对内的现状与研究,提出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问题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初,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中央政治局五月全体会议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对外开放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年7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的武汉、芜湖、九江、岳阳、重庆5个内陆城市,至此,长江沿岸10个主要中心城市已全部对外开放。长江,成了连接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狭长的对外开放黄金地带。“长江战略”:新格局下的开放计划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围绕着港口展开的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港口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于内陆地区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内陆区域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功能等方面的不足,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使得内陆区域在开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北海道内陆地区各年龄段人群的调查,以北海道内陆新十津川地区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分析为切入点,考察了该方言中某些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率和动词的“命令、劝诱、可能”的表达形式及形容词的否定,分析了北海道内陆地区方言和标准语的使用比例情况。统计表明,北海道内陆方言正在演变为全国标准语,因而研究北海道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是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沿海沿边带动下,以产业空间转移为纽带,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目标,以市场——行政机制渗透为核心的区域全方面开放战略。内陆地区扩大开放要求构建和完善以中央为平台、内陆地区均衡协调、与沿海沿边配套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内陆地区扩大开放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依托传统要素禀赋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承接产业转移引致产业结构落后、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导致政策性开放扭曲等。内陆地区不能简单复制沿海地区的开放经验,而应在内陆贸易方式、引资方式、区域合作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陆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扩大开放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沿海经济特区的模式和经验,就内陆省区办经济特区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向二、我国沿海特区的启迪三、内陆地区办特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四、建议把宝鸡作为内陆特区的试验区五、万事俱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