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大,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自然地理区域,造就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根据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开发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具体分析了我国发展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优势,并提出了我国茶业人文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兴起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在国外的发展则相对成熟。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生态旅游的要素.类型和原则方面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揭示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对于我国生态旅游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提供了理论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含义复杂,具有原生性,资源利用的适度性和可持续性,开发与保护的辩证性和系统的复杂性。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可持续理论为基本原则,以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为依据,以区位理论为其开发及营销战略的指导。本文在分析我国开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后,运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必需遵循的原则,阐述了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紧迫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生态旅游在当今世界旅游业中已成为一个热点,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心。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但在我国,进行过生态旅游认证的旅游景点几乎没有。本文在论述有关生态旅游内涵、特征、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认证的紧迫性,并分析开展生态旅游认证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总被引:171,自引:4,他引:171  
卢云亭 《经济地理》1996,16(1):106-112
本文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完整定义,从范城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以及内容上的专业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旅游从业者和从游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应作出的奉献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展示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我国的生态旅游在近十年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大连的生态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论文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则谈起,在全面列举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发展的视角,提出大连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策略选择,并对大连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作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延伸,受到各国旅游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生态旅游的发展以每年20%~25%的速度在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自然和文化资源,游客的数量也以每年6%甚至更快的速度在增长,从而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本文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产生于上世纪末的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它更是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指导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了我国在新世纪初发展生态旅游将要面临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0.
1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几乎占所有国际旅游的20%。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到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年总旅游人数约2500万人,年旅游收入约5.2亿元人民币,森林生态旅游的年游客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多万人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海发展滨海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我国管辖的面积达200万km^2,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沿海,具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众多的港湾和岛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本文探讨了滨海生态旅游的特点,意义,分析了我国环南海的粤、桂、琼三省区发展滨海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旅游根本宗旨的认识,认为生态旅游理念需要密切联系国情不断创新,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与时俱进,拓展生态旅游内涵。同时,明确提出生态旅游是旅游系统生态化的观点,进而完善了旅游生态工程概念,并就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文献资料搜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税收问题.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提出了较完整的生态旅游定义,并分析了生态旅游的理论体系.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税收应当.为我国生态旅游业开发战略服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当作为旅游中税收政策选择的切入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来探讨生态税收的体系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在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关系的基础上,概括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展,旨在找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最佳途径,通过生态旅游促进社区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满足了游人的精神需求,增加了森林公园的建设资金,促进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生态旅游与森林生态旅游系统,森林生态旅游对环境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绝好的生态本底条件。文章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现状的分析,探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等几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试图准确界定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有利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从陕南汉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出发,在分析了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必要性之后,确定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并就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和重点产品设计开发思路,为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确定了战略框架和具体的思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及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湿地资源概况及功能、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游前景广阔,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生态旅游经济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明  许桂兰 《经济师》2006,(1):165-166
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的兴起。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