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人小气,精明又抠门,而且总是自我感受良好,排斥除上海外中国所有的文化和观念,以至偌大个上海至今没有几个叫得响的企业品牌。当然,上海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国际大企业,大财团都在浦东安营扎寨,上海的土地上到处飘荡着国际大品牌的旗杆。——这,让上海骄傲,亦让上海悲哀。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5,(17):30-31
一、金融体制改革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8月10日在上海成立,上海总部主要以现有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为基础进行组建,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行的领导和授权下开展工作,将主要承担部分中央银行业务的具体操作职责,同时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3.
刘耿大 《饭店世界》2010,(4):22-23,29
两年前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酒店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对上海酒店业的影响开始显现,2009年上海酒店业全面低迷,平均房价和出租率双下降,是近10年来所罕见的。2010年初上海酒店业开始复苏,走出谷底,特别是出租率有所回升。随后,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更是给上海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似文献   

4.
齐韬 《商业企业》2008,(3):34-36
按照市委市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郊区的要求和部署.百联集团抓住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快在上海郊区的拓展,以此强化集团在上海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扩大上海的市场份额,并蓄势而发,向长三角,向全国市场拓展。截至目前,百联集团在上海郊区的商业网点总数超过1900家,  相似文献   

5.
上海房价的飙升,令人瞩目。在这座由高楼大厦丛林般装点的城市里,集中冒进的房价,恰当地反映了上海的城市性格。应当看到,上海中心城区房价上的扬,是住房消费理念成熟过程中的价值发现。然而,真理和谬误之间只差一步。别的城市用了十年、二十年才完成的房价飙升,被上海在二三年内就完成,这必将透支了上海的未来。民生为重,这是所有人应当谨记的。我们在观赏上海豪宅公寓依然俏销的同时,更应考虑普通民众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6.
人事调动     
《中国广告》2006,(12):71-72
上海Lowe副创意总监熊超近期加盟DDB上海,直接向DDB中国区首席创意执行官狄运昌汇报工作。 上海李奥贝纳创意总监周霞楼近期加盟威汉国际,在效力上海灵狮、上海李奥贝纳后,又回到了SAM钟的麾下。  相似文献   

7.
上海菜的发展是同上海本地人民生活习惯、物产资源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近150年来,由于上海工业和港口贸易发达,商业繁荣,使上海菜迅速崛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驰名中外。上海解放以后,上海菜又有新的发展,至今在国内外仍然深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商》2011,(1):65-65
1月18日,南湖南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和上海市湖南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上海湘商高峰论坛开幕。论坛以“新起点、新机遇、新跨越——后世博上海湘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讨论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湘商如何抓住新形势下的新变化,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湖南、上海两地的有关领导出席大会。一批优秀上海湘商在会上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金秋时节,全球几十位企业界名流集聚上海,为上海发展出谋划策。20年弹指一挥间,历经20个春秋的市长咨询会议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见证了上海的改革与发展,并在点点滴滴中推动了上海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10世博会”,迎客7000万,中外游人宾客到上海购买啥呢?其中包括国内游客要买点啥?境外游人又会选购啥?乍一想来,真的一时会被问懵,被问哑了。到上海,买特产?上海特产,横竖算来,数不出几样?买品牌?如今,原汁原味,上海消费品品牌,剩有几何?可以这么说,在如今国内大小城市的情形下,凡在上海买得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底全国IPTV用户超过260万户,在这260万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贡献率来自于同一个地区,那就是上海。从2005年底上海开展IPTV试点业务算起,短短三年间上海IPTV用户已经突破80万大关,用户数量高居全国榜首,也是全国唯一一个IPTV用户超过数字电视用户的地区。在上海文广和上海电信的合力作用下,上海IPTV开启了IPTV发展的全新模式,也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同,成为我国现行体制下探索“三网融台”业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吴斌  七月 《上海商业》2003,(7):24-27
在日新月异的上海,一家家高级商场正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为上海增添了奇光异彩,吸引着多少国内外游人的目光。作为上海商业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发展关乎上海商业的发达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更多来自国外的同业劲敌,上海的商业舞台将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上海朋友告诉我,排队,是生活在上海必须适应的生活步骤之一。坐地铁要排队,看电影要排队,看话剧要排队,去H&M买设计师品牌除了排队还要身手好。从去年12月18日起,上海人又多了一个排队项目——去外婆家大悦城店,如今可谓上海风头最劲的餐厅排队。而这个队伍,一排就排了整整3个月。到目前为止,外婆家一直雄踞大众点评网上海热门餐厅榜的榜首位置。上海媒体将外婆家进军上海之举,称为“杭风二号”来袭。  相似文献   

14.
昊民 《上海工商》2003,(2):17-17
不同于温州人,“上海人”这三个字对全国各地的人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这种特殊意义不仅仅在于流传已久的上海人精明、上海人小气,光是这些,还不至于让那么多人对上海人怀有成见,关键在上海人的“做”,上海人的“上海优越感”。那么精明小气,偏偏还如此感觉良好,“阿拉上海人是怎么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刘晓 《市场周刊》2010,(11):56-60
2010年11月5日,上海世博会闭幕已经5天了。这天,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上海签署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历时10多年谈判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正式启动。根据规划.上海迪士尼项目将耗资2448亿元人民币,总共达1071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配套区,控制区三部分。  相似文献   

16.
王红 《上海商业》2005,(1):52-55
在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上海商业纷纷走出上海,步入了上海商业全国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这一时期上海商业的市外发展单兵作战,缺乏连锁经营体系的支撑,属地化适应性差;尤其是商品采购技术、采购能力低,人力资源配置跟不上要求,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7.
从上海南京西路到新闸路,不过相隔两条街,却经历上海一个城市的两张面孔。南京西路是属于世界的摩登上海,新闸路则是本地的传统的,一对国外夫妇居住在此,既贴近时尚摩登,又能细细品味上海风情,公司就在南京路的Jon总是尽量中午步行回家,和家人一起午饭,这份温馨在都市里几乎有点奢侈,而对于一个爱家的人来说,一切平平淡淡,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18.
宦璐 《市场周刊》2004,(3):30-31
上海是一座充满现实感的繁华之都。上海社会科学院有一位教授曾经这样说:如果你厌倦了上海,你就厌倦了生活。所有的人都喜欢上海,很多人会爱上传说中的上海,即使他/她从来没有来过。而生活在上海的人通常会觉得累和自豪。他们参与城市建设,享受城市生活的扑朔迷离,不抱怨,不放弃。上海的历史和风情掩在林林总总的建筑里,上海的未来藏在匆匆的脚步中,滚滚的车轮里。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29日,上海市旅游局在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举行“上海会议大使”答谢年会,答谢“上海会议大使”对上海会议旅游业所做的杰出贡献。2010年,通过“会议大使”和同行的不懈努力,数十个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已经在沪举办。  相似文献   

20.
刘鸿毅 《上海商业》2009,(10):18-19
以咖啡为媒,以咖啡会友.以咖啡兴旅.以咖啡促商。9月14日下午,作为上海旅游节都市咖啡文化展示周的一项重要活动,由静安区旅游局和上海博华国际展览公司共同主办的“漫步上海,品味咖啡”中国咖啡文化主题论坛,在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以主题演讲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让与会者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各抒己见.畅谈咖啡文化如何促进上海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