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QS成为德国首家经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机构德国质量体系认证协会(DQS)是1985年成立的德国第一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也是欧洲一家著名的认证机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审核是其新开展的业务。1994年10月,DQS向三家公司签发了第一批环境管...  相似文献   

2.
从11月28日召开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施行5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山西省己通过质量管理体系(QMS)认证企业2819家,环境管理体系(EMS)认证企业354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认证企业278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企业19家,自愿性产品认证206家,强制性认证产品企业622家。  相似文献   

3.
管理体系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家有关机构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的一套文件化的系统管理制度。企业通过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的审核后,取得相应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笔者拟对管理体系认证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德国管理体系认证协知质量和环境审核机构(DQS)是德国首家经正式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审核机构。截止1996年10月7日,其发证情况如下:德国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近况  相似文献   

5.
由13个组织联合制订的OHSAS18000《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已于最近出台或即将出台。该系列目前包括3项标准:(1)OHSAS18001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规范(2)OHSAS18002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指南(3)OHSAS18003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审核OHSAS18001已于1999年4月份发布,OHSAS18002已经发布草案,并被应用于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认证,OHSAS18003正在加紧起草之中。参与制订该系列标准的13个组织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业管理》2014,(11):J0084-J0084
北京中兵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具有国家二级物业管理资质,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北京物业管理协会及海淀区物业管理协会理事会员单位,((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单位,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7.
1993年4月,上海汽轮机厂获得了经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SAC)认证审核后国内颁发的第一张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编号为0193A001);1997年年底,实施了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0年,又根据国家经贸委颁发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成为首批向SAC申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认证的企业并于2001年年底通过审核;2010年4月通过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的评价,首批获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证书。企业通过实施卓越绩效标准.不断持续改进,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欧洲的环境管理标准化(1)北方交通大学岳鹏编者按:本文综述了欧洲特别是德国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较详细地介绍了著名的欧共体《EMAS规定》,以及欧洲和德国的环境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情况。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欧洲环境管理标准化的历史、现状和趋向,环境...  相似文献   

9.
欧洲的环境管理标准化(3)北方交通大学岳鹏四、DINISO14011—1环境审核环境审核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这里以德国环境审核情况为例,介绍环境审核的程序及具体操作方法。(一)环境审核程序根据DIN!SO14011—1《环境审核指南——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福建质量管理》2014,(7):59-59
6月中旬,国家认监委发布2014年第20号公告《国家认监委关于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规范目录的公告》。其中涉及29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规范。为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满足认证市场需求,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变化及国家认监委认证技术规范备案情况,根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国家认监委公告2010年第5号)相关规定,现将更新后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规范目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1.
随着ISO9000标准和ISO14000标准的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广泛开展,人们在考虑如何使ISO9000、ISOI14000和拟议中的ISO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结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1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标准的内容和制订过程来看,虽然质量管理体系(QMS)和环境管理体系(EMS)是彼此独立的管理体系,但ISO在其制订或修订过程中考虑到了相互的兼容,其核心的管理体系要素二者相似,包括方针的建立、组织的机构和职责、文件控制、监测与测量、内审,以及…  相似文献   

12.
职业安全卫生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 ISO发布 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来,在全球掀起了贯标和认证的热潮。但是,仅对质量和环境进行f体系化的管理仍未达到使顾客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企业所有者满意的完美的管理境界。一个优秀的企业对提高管理水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近年来,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正在形成一股新的国际潮流冲击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21世纪的管理趋势是将这三个管理体系同时运用在组织的日常管理中,…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ISO 14001标准是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后发布的第二种可以用于认证的管理性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诞生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3年成立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TC207)有关,从成立之日起就指定第一分委员会(SC 1)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该委员会以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湖南房地产》2006,(7):51-51
长沙美好愿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缩写为:csyj)成立于2001年5月。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双体系认证,获得英联邦URS权威认证证书,系长沙市物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长沙县房地产协会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天一正认证中心(简称BTCC)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认证机构图家认可委员会评定.是具备国家认可资格的、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认可业务范围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关内审员培训。  相似文献   

16.
《上海质量》2010,(4):37-37
最近雀巢公司表示,到2010年底,所有460多家雀巢工厂都将通过ISO14001和OHSAS18001认证。这一目标是在2006年就确定的。2006年5月,雀巢公司执行董事会决定:修订雀巢现行的管理体系,使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C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到2010年底前,全球所有的雀巢工厂要通过这两项国际标准的认证。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宣贯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自1996年5月开始实施ISO1404环境管理体系(EMS)认证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迄今已有27家公司获得认证,另有50家公司可望在1998年通过认证。新加坡生产力与标准局(PSB)是实施ISO14000EMS认证的国家认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11,(12):52-52
“2010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调查”近期公布:2010年.ISO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汽车制造及零配件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数量上升了6.23%.这六大管理体系认证对于全球的影响力巨大178个国家共取得证书1457912份。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选取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这种缓解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升。进一步考虑产权性质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更能显著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之后,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和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可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既可以作为一种“环境治理工具”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又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工具”来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显著的融资效应,拓展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随着我国2001年的入世,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0),职业安全健康体系(OSHMS18000)认证方兴未艾,这已成为各企业减少和消除技术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