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范畴,“此在”的哲学意义在于批判人本主义的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其主观性,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人本主义的超越,通过“此在”中的“真”与“真理”,分析海德格尔对人类社会理解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历史性”思想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观点有本质上的区别,马克思强调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海德格尔则把真理的“历史性”理解为“时间性”。晚年,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高度评价,体现了他对自己真理思想的深刘反思。在实践中创造人类的历史,揭示历史的真理,则是马克思为哲学所开辟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3.
知分不知合是西方哲学的固癖。中国哲学则注重整体与本体,本质上是对宇宙价值、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肯定与体验。海德格尔试图用“思”、“观看中自身缘起”等来消解当代西方社会的诸种矛盾,从中国哲学中汲取与西方传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态度,对中西哲学互诠互释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在中国早已成为显学,究其原因,认为海氏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姻缘关系。海德格尔与萧师毅也曾传过共译老子《道德经》的故事,这段故事中的相关细节仍是学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海德格尔哲学中有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阴阳学说和海德格尔哲学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关联性,从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哲学已经非常接近中国阴阳学说之境。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哲学试图用存在一元论超越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将美界定为“美乃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改变了传统美学中美与真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真与美的内在统一,推动了哲学与美学的转向,但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陷入了主客对立的矛盾,美学又走入了新的迷惘。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伦理学中,“良心”作为“良意、良情、良知”,与人的自由本质密不可分。“良意”是一种纯粹的意志,其在本质上是自由的;“良情”摆脱了欲望之对象的纠缠,是崇高而自由的道德感情;“良知”以自由为存在依据,同时又是先验自由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以人的存在(此在)为基础,批判了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并由之建立了以实践为主导的“实存论”真理观,本文以他对此在的“在世存在”的规定为基础,梳理了这种真理观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郝文波 《大众商务》2009,(11):38-38
松下幸之助在长期的企业经营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概括起来,以“自来水哲学”、“堤坝式经营”和“玻璃式经营”最为重要。尤其是“自来水哲学”,被幸之助看作经营的根本理念,并以此作为他的自传书名。  相似文献   

9.
:“和合”哲学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市场竞争中 ,应运用“和合”哲学保证良性竞争和社会安定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创作常常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主题,他的“丛林小说”更是着力于探讨欧洲文明社会所谓的“进步话语”的实质。文章将以《海隅逐客》、《进步前哨》、《黑暗的心》等三部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揭示出“进步话语”背后殖民掠夺的本质,展现在“物”的诱惑下人性的沉沦。  相似文献   

11.
司法良知在司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并保持法官司法良知对解决纷争、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司法良知的基本内涵入手,讨论了培养司法良知的途径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司法良知在司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并保持法官司法良知对解决纷争、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司法良知的基本内涵入手,讨论了培养司法良知的途径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都曾探讨过"生活世界"的问题,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尽相同。海德格尔运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方法,致力于对"前理论"的生活世界的描述。胡塞尔则试图利用生活世界来拯救欧洲文化危机,并把生活世界当做为哲学寻找原始奠基点的途径。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的概念引入了社会学层面,用交往理性替代了工具理性,以避免生活世界被社会系统所控制。他纠正了胡塞尔忽视语言交流对主体间性的意义的错误,还批评了海德格尔因为拒斥理性并且思想中有过多的审美性,而导致脱离现实社会政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初经济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此文本中,马克思主要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对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和否定,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即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这种人本主义哲学立场还没有离开“哲学基地”。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散文在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中,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对民族文化人格进行反省和探察,试图揭示崇高的人生态度,力求构建一种“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6.
为了顺应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哈贝马斯着力推动语言哲学从语义学分析研究转向对言语行为能力的探讨,构建“规范语用学”,使哲学研究语用学化。在乔姆斯基、奥斯丁和塞尔等语言学家或语言哲学家就有关语言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创立了研究言语行为的“规范语用学”。这种新型的语言理论构成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也由此实现了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语言论转向,并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划时代的丰富与发展:它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唯物主义观,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真谛。“科学发展”以一脉相承的创新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内在本质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顺应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哈贝马斯着力推动语言哲学从语义学分析研究转向对言语行为能力的探讨,构建“规范语用学”,使哲学研究语用学化。在乔姆斯基、奥斯丁和塞尔等语言学家或语言哲学家就有关语言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创立了研究言语行为的“规范语用学”。这种新型的语言理论构成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也由此实现了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语言论转向,并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相似文献   

19.
良知是一种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王阳明的"良知学"将"良知"作为其思想的核心,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关怀。本文以良知为主线,通过对王阳明"良知学"的主要理论渊源的梳理、"良知学"的学理内涵的阐述以及对阳明后学的"良知学"的简要阐述来揭示出"良知学"的时代意义。"良知学"的时代意义就在于通过道德自律,人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在整个社会中就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拓展与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凝练出“六个必须坚持”的哲学意蕴。其中,“人民至上”“胸怀天下”体现的是价值向度、“自信自立”体现的是精神向度、“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体现的是实践向度。将“六个必须坚持”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重向度”中去考量,方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