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占国 《冶金财会》2006,25(7):24-25
<正>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呈现出快速递增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近千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其保值、增值,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表现方式,以及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应采取的措施,作了分析探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价值流失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资产概念的广义理解,界定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总价值及流失体系,然后从市场价值、安全价值、权力价值和无形价值等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价值流失问题。本文认为,造假、圈钱、内部人控制是当前严重的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价值流失问题,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控制权、监督权、剩余索取权等权力的丧失,上市公司国有资产风险的增加,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机会的丧失以及无形资产价值的流失都是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价值流失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流失》呢?“特别策划”专栏向您特别推出“透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系列文章,从《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入手,探讨了《国资流失的界定与防范》《国有企业资产的退与进》。在《国资损失拿责任者开刀》的同时,我们要《严防利用改制流失国有资产》。另外,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路》上,国资委是如何《当好“国资”守护神》的呢?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流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改制过程,并不一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过程.应分析其实际情况并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是会计监督不利,并提出”会计委派制”的对策,好象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及对策王连忠,谭丽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大量事实表明,在我们现行的经济活动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与反流失的斗争已无时不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国有资...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及形式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产权非法转为非国有产权、国有资产闲置浪费、脱离国家监控、人为造成非正常损失以及国有产权应得收益转到部门、单位和个人手中等.目前,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透析吴敖忠卖掉、骗掉、偷掉、废掉、坏掉、亏掉、分掉、贪掉、流掉、拖掉、损掉、吞掉、炒掉、保掉、沉掉、转掉、花掉、罚掉,国有资产流失途径不一而足。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纵横交错,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卖掉国有资产在“关...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1 .在转机建制中流失。其主要表现 :在中外合资中 ,对中方资产不按规定评估 ,中方资产作价过低 ;在股份制改造中 ,清产核资流于形式 ,造成国有资产权益受到侵蚀 ;有的企业为了求得外资 ,不考虑内部条件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B股上市 ,结果未成气候 ,人力、物力、财力却消耗不少 ,造成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在国有大型企业实行主辅分流以及承包经营过程中 ,承包者短期行为严重 ,吃国有资产老本 ,使国有资产造成无形流失等等。2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大量无效投资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这种流失在宏观上首先表现为国…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的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重大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利益驱动,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经济把握不准,加之地区利益的驱动,从而使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及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失误。二是决策程序失控。科学的决策应该科学化、合理化和民主化,而有些企业,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即“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支笔、一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据报载’82~’92间国有资产流失达5000亿元。特别是个别地方将国有企业转变成非公有制企业的现象严重的侵害了国家利益。随着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强化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即将出台的《国有资产法》是防止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产权没有理顺,产权管理薄弱,加之金融、财经秩序混乱,使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十分严重。据《经济日报》文载:近13年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亿元:到目前为止,国家至少有5000亿元“家当”通过各种渠道流失,进入了个人或小团体腰包。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呢?1993年下半年,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牵头,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共同参加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国有资产情况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相似文献   

14.
浅论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成因对策应文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不断铺开,国有资产管理已被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国家将资产交予企业经营,目的是为了保值增值,但事实上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相当严重。本文拟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困挠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日趋严重,也为社会埋下不稳定因素。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九种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阵有资产流失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办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流失透视与防范吴敖忠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纵横交错,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20种:1.卖掉。就是国有资产在“关系”交往中被贱卖掉。如某厂厂长将价值20多万的旧设备以十万元的低价卖给自己的亲友。2.骗掉。就是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8.
国有煤炭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煤炭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平煤集团公司监事会曹景全吕源沛秦建设吕飞一、国有煤炭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1国有煤炭企业的领导者既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又是监督者,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①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一些...  相似文献   

19.
吕杨  刘梅 《冶金财会》2001,(11):12-14
<正>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然而从总体上也应看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保值增值潜力巨大。而且,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丧失中,显性和非法的国有资产流失成了主流,其方式与途径更加趋于隐蔽和“合理”。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中央企业纪工委书记张轰日前提出,预防国有资产流失、治理企业腐败问题,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张轰认为,近年来,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还存在着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流失,在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在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等等。张轰强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结合;与严格管理、从严治企相结合,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严格地加强企业管理。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