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问题吴伟跨国公司,也称“多国公司”,是一国(或数国)公司(母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其它国家和地区单独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的生产或贸易企业。一、中国跨国公司现状我国国内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始于80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晚,目前也仍处...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0—2013年美国与19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与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研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对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直接投资均有显著的进口扩张效应与出口扩张效应,且直接投资对初级品的进口影响程度显然大于对工业制成品的影响程度;美国对新兴经济体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美国对不同新兴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具有国别差异的贸易结构效应;美国直接投资对19个新兴经济体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都产生了恶化效应,其中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要远大于对初级产品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全球跨国产业调整和转移的第一次浪潮尚未结束,第二次浪潮又汹涌而来。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际直接投资,二是跨国服务外包。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产业调整和转移的传统方式,而跨国服务外包则是跨国公司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兴方式,同时也是中国面临的一次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介绍当前跨国IT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了中国承接跨国IT服务外包的现状,最后探讨了中国承接跨国IT服务外包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来,各种主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以及一些外商直接投资等国际资本开始从新兴市场大规模撤出,这对新兴市场构成严重的打击。对国际资本大规模撤出新兴市场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种并购行为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动因主要有两个:资源和市场。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体现出合资企业独资化、新增投资独资化以及地区总部中国化的新动向,反映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跨国公司强烈的资源整合倾向以及其在华自主经营能力的增强。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对内资企业的经营以及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其相关性,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回归模型,并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市场结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额的增加,我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按照产业组织学理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显然是一种重要的市场进入行为,它必然影响目标产业的市场结构。依据这一事实和理论,本文考察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市场结构效应,外国直接投资导致了我国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但长期过程中的具体结果则要取诀于一系列因素;跨国公司由于自身的优势,在轻易通过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市场进入壁垒,跨国公司对我国规模经济显著行业的直接投资,最终导致寡头垄断或寡头竞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跨国公司在投资策略、经营方式、进入方式、技术战略和投资重心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深入分析这一调整趋势,积极应对,将是我们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经营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各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则是经营全球化进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199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20000亿美元。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在最近二、三十年里,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中国作为一个重要发展中国家,经过IO多年对外开放,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逐步发展着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建立跨国企业集团,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go年代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和趋势。一、简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自从1979年我国建立第一家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在国别差异视角下选取2003-2014年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并将所有样本国家分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类,借助于投资引力模型重点考察了东道国市场因素、资源禀赋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区位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对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同时受到市场规模因素和技术禀赋因素的影响,对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同时受到市场规模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的影响,另外还发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运输工具的革新,距离不再是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海洋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20年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保持海洋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应紧紧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文章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出发,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资金投入、建立产业集群、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角度探讨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借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IS-LM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货币需求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认识中国的消费、投资等行为,并进而探讨中国的IS-LM模型,为测算中国的财政政策乘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欧美模式、前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亚洲新兴经济体模式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各种模式的经验与教训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政府与市场关系、制度创新、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中国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基本路径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28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的贸易联系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规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兴市场资金流动与各市场间的联系主要受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作用的引导,而不是利率传导.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多数企业投资行为短期化,股息分配存在巨大差异,使证券投资的理念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发达国家证券投资注重个股趋势胜于市场趋势,而我国则是市场趋势胜于个股趋势。对新兴市场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研究是建立在马科维茨组合投资理论基础上,顺应国际流行的不相关性证券投资组合策略来运作的,其特点是更注重把握中短期上升趋势获取收益最大的策略,而长期投资则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传导机制阐述和实证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国内劳动生产率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影响国内劳动生产率,而长期内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影响仅存在短期效应,不存在长期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仅存在长期效应,不存在短期效应,这种区别是由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和知识吸收能力差异造成的。此外,本文构建了动态回归方程,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良性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引致中国通货膨胀发生的国际因素主要有全球流动性过剩、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胀、国际粮食供求矛盾加剧等,这些因素通过国际贸易、外来投资、汇率制度等介质传导到中国,并与中国多年来内部存在的过度投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过度、全民炒股一夜暴富、雪灾与春节的并至等因素相撞击叠加,从而激活了国内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引起物价连续上涨。应当完善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人民币缓慢升值、慎用加息、阻止热钱流入。控制中国物价持续上扬。  相似文献   

19.
基于CH模型,测算2003—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但市场分割通过扭曲本地市场的交易成本间接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考虑市场分割调节作用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从区域角度看,下游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中上游则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市场分割(即地方保护);且在存有区际差别市场分割程度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吸收逆向溢出技术的作用具有"倒U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CH模型,测算2003—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但市场分割通过扭曲本地市场的交易成本间接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考虑市场分割调节作用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从区域角度看,下游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中上游则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市场分割(即地方保护);且在存有区际差别市场分割程度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吸收逆向溢出技术的作用具有"倒U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