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土地使用权的折旧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的在建工程。可见,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在土地开发后将最终计入房屋建筑物的固定资产价值。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后, 由于土地使用权的有效年限和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差异,这时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应该如何计提呢?  相似文献   

2.
1.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建筑物的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企业由于搬迁而取得搬迁补偿费的情况经常发生。一是企业因政府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旧城区改造等原因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取得搬迁补偿费。由于政府往往将应支付的搬迁补偿费,转移给通过出让方式取得  相似文献   

4.
谢芳 《电子财会》2007,(4):37-39
一、土地及土地使用权核算制度的沿革 (一)计划经济与土地使用权核算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使用的土地均采用征用、划拨方式。用地单位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当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均计入与土地相关的地上建筑物的价值。土地不单独计价核算。后来,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少数企业将依法占用的土地单独估价入账。在“固定资产”科目中核算:1993年至1995年全国性的清产核资。企业全部按财政主管机关(或国有资产主管机关)的件规定。将依法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按国土部门确认的土地使用权基准价的50%估价入账.也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会计制度》等对土地及土地使用权的核算 (一)《企业会计制度》等对土地权属制度与核算的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土地使用权的核算规定两种方法,一是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二是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作为两种不同种类资产核算的土地及土地使用权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两者核算的对象都是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不属其核算对象;其次两者核算的都是土地使用权,因为不论是划拨土地或是出让土地,其所有权皆属国家,企业拥有的只是使用权。两者的区别,则可按以下原则厘清:一是企业占用的通过征用、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划拨土地),土地使用证的“使用权类型”注明为“划拨”,在单独估价入账时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明细科目称为“土地”,按照其估价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为取得划拨土地而支付的征地费用等计入占用土地的地上建筑物的购置成本,不计入土地价值;划拨土地无使用年限限制,核算时不计提折旧;划拨土地如果需要转让财产权(使用权),应先按规定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划拨土地在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之前,除国家另有专门规定外,都不得转移过户。二是企业通过有偿方式即交纳出让金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或者从其他土地占有者通过转让手续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统称出让土地),土地使用证“使用权类型”注明为“出让”;出让土地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明细科目称为“土地使用权”,按取得时支付的全部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6.
1.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相似文献   

7.
刘颖 《天津财会》2003,(3):45-46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准则)第21条规定: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应将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予以结转。结转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一次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47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8.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很显然,在今后形成的固定资产中,其价值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建筑物的实体建造成本,另一部分是土地使用权.按照上述核算方法,将会带来以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在实务中,土地使用权的会计核算内容已发生很大变化.笔者对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71条的规定,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计税成本的确定与其取得方式有关:(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购买价款作为计税成本;(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即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成本。因此,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时,税务处理首先要按照公允价值视同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确认投出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计入应纳税所得;然后再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出租房屋和土地使用权不属于会计中的投资行为,企业如果仅仅是出租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则无须通过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同时,企业持有以备将来增值并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也不属于投资行为,转让土地使用权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我国不可能出现完全独立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公允价值形成机制。综合上述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予取消,相关内容可并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出租房屋和土地使用权不属于会计中的投资行为,企业如果仅仅是出租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则无须通过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同时,企业持有以备将来增值并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也不属于投资行为,转让土地使用权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我国不可能出现完全独立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公允价值形成机制。综合上述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予取消,相关内容可并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中。  相似文献   

13.
对土地使用权会计核算的一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实际成本,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 ,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不予抵扣 ,直接计入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笔者认为 ,这一规定不妥 ,购入生产用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应予抵扣 ,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些探索。一、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应当允许抵扣1 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企业不是最终消费者。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将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购置成本而不予抵扣的理由是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和商品附加值征的税。这部分税款最终由消费者负担。购置固定资产的企业被认为是最终消费者 ,故…  相似文献   

15.
所谓增值税转型,是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后,不分行业、不分地区,只要是企业新购进(包括捐赠和实物投资)的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融资租赁获得同定资产及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可予以抵扣.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税款将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土地使用权”核算中税收征纳双方容易发生争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有的企业帐簿中列有“固定资产——土地”;二是已列入房产原值的土地价值经评估后,对能单独反映的土地价值,能否从房产原值中剔出来,列入“固定资产——土地”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三是企业现在购置的土地使用权,在会计核算上是列入“固定资产——土地”还是“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正确理解此类问题,既涉及纳税人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7.
正1.2014年5月,小亮家发生如下事件:(1)小亮家的住房因政府规划需要拆迁,甲城乡建设公司中标进行拆除建筑物并代为向小亮家支付拆迁补偿费,中标取得款项330万元,其中包括拆除建筑物费用20万元、支付小亮家拆迁货币补偿费300万元(能提供该市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  相似文献   

18.
《财会月刊》2014,(12):120-121
1.2014年5月,小亮家发生如下事件:(1)小亮家的住房因政府规划需要拆迁,甲城乡建设公司中标进行拆除建筑物并代为向小亮家支付拆迁补偿费,中标取得款项330万元,其中包括拆除建筑物费用20万元、支付小亮家拆迁货币补偿费300万元(能提供该市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  相似文献   

19.
正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取得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然后将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以初始投资成本作为此项投资的入账价值;反之,则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作为此项投资的入账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按照税法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  相似文献   

20.
待摊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按照规定应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待摊投资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复垦及补偿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理费、(贷款)项目评估费、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费、招投标费、经济合同仲裁费、诉讼费、律师代理费、土地使用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