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家电、机床、建筑、汽车、石油石化、电信设备、计算机等行业"走出去"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状况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和软肋,我们必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现状 遭遇和存在的知识产权和品牌问题 据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末,中国境内1.3万多家企业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达1.6万家,但这1.3万多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大部分主要是依靠资金和劳动力优势,真正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走出去"的并不多,据统计不足20%.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在"走出去"的企业中比较普遍,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王力 《北方经济》2008,(5):54-5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已经渐渐融入到各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但是,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绝大多数是替外国品牌做代工贴牌生产,鲜有世界水平的本土品牌.  相似文献   

3.
从钱摩"走出去"可反映出台州企业"走出去"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宏观上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微观上把握"市场"、"技术"、"品牌"等要素转型升级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钱摩")是"国有性质、民营机制"的大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市场占有方式、核心技术、品牌内涵的转型升级。2005年10月,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Benelli,开创了中国摩托车本土品牌跨国收购的先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家电、机床、建筑、汽车、石油石化、电信设备、计算机等行业"走出去"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状况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和软肋,我们必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冯鹏程 《中国经贸》2012,(23):46-47
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不仅仅是一种主动行为,也是"为了未来的生存作准备".  相似文献   

6.
日前,"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张燕生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势、风险和对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形势,张燕生说,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十二五"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提出了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十五"国家首次将走出去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到"十二五"提出了要加快实施走出去,代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从重视出口和引进来,进入一个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阶段.企业走出去的重点,从"十五"时期重点发展境外的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国内短缺的资源,转变到"十一五"重点促进原产地多元化和参与境外的基础设施,然后再到"十二五",走出去的重点已经转变到要创立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和品牌,重视当地民生和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一般来说,"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的发展战略。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中国企业"走出去"迎来了第二个历史节点。11月21日,原国家对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龙永图在首届"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上表示,如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个历史节点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那么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望首次超过外商来华投资,预计2014年年底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能达到12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对外投资净流出国,可以看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二个历史节点。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告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品牌国际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品牌都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国际化和商业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做出了很多尝试.本文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成立于1983年4月,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作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有色金属矿业投资与合作的排头兵,中国有色集团在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有色集团的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企业使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品质实质性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演变为品牌的竞争,品牌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必然结果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品牌国际化正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政府从组织、政策、舆论等方面大力推进中国强势品牌的创建和管理,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也成为许多国内企业和企业家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企业理念     
企业走出去观念要先于品牌随着中国成为WTO家庭的一员,很多有实力的民族品牌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之路,但民族品牌的国际化之路并非坦途。有关专家表示,种种针对民族品牌的"冷箭"与"黑手",大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利用国际贸易技术规则的漏洞,操纵有关媒体甚至政府和国际机构,令中国蓬勃成长的民族品牌吃哑巴亏。这些手段不露声色地削弱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因此,国内民族品牌必须熟稔国际有关规则、强化品牌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客观冷静地制定国际化发展目标。要走出国门,民族品牌必须先练好"防身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先在观念上和国际接轨。首先,必须强化品牌发展和品牌安全的理念。如果说品牌是竞争的关键的话,品牌安全更是关键的关键。走出去的品牌将面临国际市场适应性的风险,没有安全意识,我们耗费心血打造多年的品牌都会瞬间  相似文献   

13.
纺织服装业"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燕 《科学决策》2002,(11):8-13
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被正式写入我国"十五"经济和外贸发展战略中.在未来的5-10年间,"走出去"战略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境外投资未来5-10年的目标,是将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引导到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创立中国制造品牌,使我国海外投资的规模从目前每年大约5亿美元达到每年50-100亿美元的水平,并以此拉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确立中国跨国公司的实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成立于1983年4月,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作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有色金属矿业投资与合作的排头兵,中国有色集团在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有色集团的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企业使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吉利式并购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在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后的第十年,几乎没人报以重望的国内车企吉利猛然发力,成功全资收购老牌高档车品牌沃尔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主力已悄然现身。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是否能成功"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国际化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首先,初步分析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及投资主体分布等现状,然后总结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企业稳中向好"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逐步积累了“走出去”的经验。但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出去”的规模还相对较小,很多企业还缺乏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相关的管理与促进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改善。那么,中国企业“走出去”努力方向何在?政府在其中应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的经济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中国的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不失机会地"走出去"。然而,由于中国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就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企业文体、区位、目标选择、品牌、文化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前世不忘后事师 中国企业在作出"走出去"的决策之前,除了要知道目前全球经济背景和未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趋势,还应该回顾一下过去,即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所走过的历程,同时也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作一番相关比较.表1所列为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的有关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及其与"引进来"的规模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跃跃欲试。进入今年,前些年时常在"走不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两个问题上纠结徘徊的中国企业,似乎陡然间增加了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