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眸与展望     
瞬间十年! 十年前“入世”在即,“狼来了”的呼声响遍中国。曾几何时。用中国首任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字的话说,我们变成‘狼’了,别人都害怕我们了,不但是发达国家害怕我们,发展中国家也害怕我们,觉得我们的竞争力太强了。  相似文献   

2.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1,(49):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纪念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从2001年中国的"全球化元年"开始,我们已经蹒跚着走了十年之遥。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拥有了李书福,他的吉利收购了著名的沃尔沃,被  相似文献   

3.
高峰 《北方经济》2012,(21):37-38
在"面子文化"盛行的中国,人们把车与生活质量、收入水平,甚至事业发展联系起来。2002—2011年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十年",汽车年销售规模从300万辆起步,保持加速度前进,在2011年末冲到了1800万辆的高点。"黄金十年"中,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主题,似乎就是追求高端化。当我们站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当中国的年轻一代逐步成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6,(22):12-13
[德国《每日镜报》5月23日]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叫“谁害怕黑人”,到我们下面几代人或许它就该叫“谁害怕黄种人”了吧?至少当我们关注有关中国崛起报道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印象。这些报道警告我们,要当心这个“新世界大国”,其军费开支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一个“黄色巨人”,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中国似乎在一夜之间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跃升为无所不能、让西方知道什么是害怕的强国。  相似文献   

5.
真的需要这么恐慌吗?真的需要这么害怕吗?是的,金融市场似乎应该恐慌,也应该害怕,2000亿美元特别国国债,相当于16000亿元人民币,将于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而且去年开始实行的国债余额限额也将因此而调整。  相似文献   

6.
八分钟要讲一个观点我比较害怕,而且经济学也不是我所熟悉的领域,那就更害怕了。我觉得学术讨论常常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术概念有它的支撑,但是我们从西方的概念到中国的支撑是什么,这个我们一直不清楚。第二个问题,这些学术概念在西方的支撑到中国学术界的讨论当中,很快滑向了价值支撑,好像支撑应该是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阻挠中国复关,是基于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中国复关未成,外因是美国阻挠的结果,阻挠的目的是害怕中国迅速强大。对于中国发展前景的过高估计,则是其思想根源。1992年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中国实力的过高估计,引起了同际上"中国威胁论"的鼓噪,实际上不是中国真正威胁或将要威胁他们,而是他们害怕中国迅速强大,"富邻居,不放心",国际资本需要的是一个不强大,又不十分混乱的中国。中国在1992年以来经济  相似文献   

8.
2001年,那时的中国看起来还像是一个愣头青,正在为突然获得的礼物欣喜若狂。当年,成为WTO第143名成员的中国,彻底告别了"亚细亚孤儿"的时代。从"全球化元年"开始,我们已经蹒跚着走了十年之遥。  相似文献   

9.
肖经栋 《发展》2004,(12):30-31
从"不愿上榜"到"害怕下榜" 记者:今年的百富榜冠了名,不怕会影响排行榜的公信力吗? 胡润:我们做百富榜已经是第六年了,排行榜现在越来越得到民营企业家的认可.如今年的排行榜出来以后,南方的一个富豪对自己落榜感到很惊讶,并和我们进行了沟通.他实际上发展也挺不错,但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确实是比较快,新的富豪不断出现,导致他下榜,这并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其他人比他发展得更快.  相似文献   

10.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2,(36):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房地产十年纪实】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家庭、近1亿人的住房困难,受益户数达到11%。保障房制度与建设的发展只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十年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今年第二十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所联想到的在国家工信部把宁波确定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二十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此时此刻,宁波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着传统产业提升与创新发展的历史最好机遇,正如唐一军书记所归纳的"过去的宁波帮创造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本刊独家连载《香港商界巨子唐翔千》。作者历经两年,踏访香港、上海、无锡、东莞等多座城市,走访了唐翔千等数十位当事人,以最详尽、最鲜活、最真实的史料和细节,还原了这位爱国实业家的传奇人生,再现了香港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50年不变就是不变"促使翔千作出决定的,是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自1980年起,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不少香港人对此忧心忡忡。平时,他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多是中国内地的负面报道,很害怕内地的制度会被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9,(45):32-33
“俄罗斯已被租给中国”,这是俄若干媒体上周对两国初步达成的新相互投资项目做出的评价。由于双方尚未达成任何尤为重要的决议,所以这反映的其实是国人心态的问题:我们为何如此害怕,就连并无任何过错的谈判都会引起我们歇斯底里的反应?原因很,简单我们害怕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14.
董彦 《中国报道》2013,(1):24-25
中国经济可能经历又一个"黄金十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发展仅仅为了追求较高的GDP增长率。如果成功转型,中国将踏入名副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之列。"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当实现一种’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提高"。"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相似文献   

15.
“复关障碍”:中国十年后果真世界第一? 1992年,美国兰德公司及其他一些学者使用购买力平均法,评估中国的经济实力,不禁大吃一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3倍,十年以后,在经济总量上将居世界第一位! 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评估中国经济实力,低估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前景,高估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经济实力。这样一个评估方法,竟然与历史上“黄祸论”联系起来,演变成“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日本、东南亚鼓噪了两三年。——中国远远没有那么强大,国际社会为什么要高估中国?——他们是害怕中国迅速强大  相似文献   

16.
从《红岩》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种迥然不同的"家庭"观念:一、成岗所持的"害怕"观念;二、"一些人"狭隘的"家庭"观念;三、江姐豁达的"家庭"观念。联系我们现代人的"家庭"观念,笔者坚信:我们每个读者都会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媒体速览     
日美才是亚洲"G2"?从持有8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巨大的市场和人口来看,中国有一天超过日本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人没有必要因此对中国感到自卑,或者害怕"美中G2时代"的到来。日美两国  相似文献   

18.
很多银行家都说,银行业未来的挑战来自"金融脱媒"。然而,当可以想见的变局还未来临时,银行业所具有的"媒"功能和地位正受到新的挑战。"我们一直害怕股权市场、债券市场分我们的利,而猛回头发现,最让人担忧的是那些熟悉互联网的大佬们,  相似文献   

19.
换一种思维,跳出7%的阴影、摆脱7%的束缚,将赋予中国经济增长更大的弹性和空间,有利于我们很好地应对7%以下的经济增长速度,遵循经济增长的规律,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正常的状态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下行减速趋势,先是破十(10%),再破九(9%),后破八(8%),这几年在七点几的位置向上向下。为此,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部门都出现了少有的担忧,甚至是恐惧,害怕经济  相似文献   

20.
升值预期是吸引国际游资(也就是所谓热钱)进入中国的重要诱因,而国际游资进入中国,主要就是利用中国的结售汇制度。热钱来势汹汹,人们谈热钱色变,是害怕十年前的那一幕在中国上演。无论是英镑阻击战、墨西哥金融危机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些国家自身金融体制的缺陷都成为国际游资攻击的软肋。今年,中国加强了对国际游资的打击力度,但由于没有涉及根本的结售汇制度,所以收效甚微。热钱依旧汹涌。热钱究竟是什么钱?热钱在中国是否能兴风作浪?取消强制结汇能否堵住热钱的入口?它对于中国1.8万亿美元的外汇热钱来势汹汹,人们谈热钱色变,是害怕十年前的那一幕在中国上演。无论是英镑阻击战、墨西哥金融危机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些国家自身金融体制的缺陷都成为国际游资攻击的软肋。今年,中国加强了对国际游资的打击力度,但由于没有涉及根本的结售汇制度,所以收效甚微。热钱依旧汹涌。热钱究竟是什么钱?热钱在中国是否能兴风作浪?取消强制结汇能否堵住热钱的入口?它对于中国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意味着什么?一切都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