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勇 《中国经贸》2011,(13):51-5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基本上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下运行,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较之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有了显著收窄。与此同时,这种良好状态的可持续性也广受关注。不少学者指出,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3):23-24
【香港《亚洲周刊》2006年1月8日】过去的一年,亚洲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增长率有望达到6.5%。其中,中国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不但持续拉动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而且连低迷多年的日本经济也开始回暖。世界银行预测,东亚经济在2006年将继续保持6.2%的高增长率,不过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收入可能会下滑。人们则担心高油价和禽流感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会增大。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中,城市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强大动力。 一、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近代和现代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同时,也是世界现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在现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过去几十年,单纯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所产生的经济增长作用已经发挥殆尽了。如果不在今后的几年很快得以改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丰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了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投资需求的强劲拉动下,2006年中国经济处在增长周期的高位段,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考虑到虽然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但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外需拉动贡献的减弱、结构性失衡的长期影响等,初步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9.5%。  相似文献   

7.
樊纲 《河南经济》2001,(2):14-15
过去20年,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个因素是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使1.5亿-2亿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非农产业,收入得以提高,而且使中国的市场得以扩大。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1):14-17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2日]经常对中国的高储蓄率牢骚满腹的美国政客们应该来苏阳家看一看。  相似文献   

9.
大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需为主、外需为辅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20年来,虽然中国外贸出口规模已相当可观,但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仍然是国内市场需求;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特征,决定了中国具有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它完全可以成为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开发研究》1998,(2):27-31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研究●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0年代,国家开始逐步加大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力度,党的十五大再一次把“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这无疑给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担心,美国经济将继续走下坡路,而且,中国经济或许也将受到冲击。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其出口总额的1/5。对美国的出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最近5年,中国出口总额年均增幅约为30%;出口在中国经济产值所占的比例约为1/3,而中国的年经济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7,(16):12-13
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行长助理易纲表示,中国将加强利率在控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资产价格上涨中的作用。他的讲话令央行近期进一步上调利率的可能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上扼要考察了两种经济增长模式,认为我国由粗放增长模式到集约增长模式的转换度应为60%;运用比较经济学原理,推论出集约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着重探讨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根本性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经济虚热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政府公共产品低成本扩张和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在增长加速的大背景下进行大规模发动引起的,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不宜全面提高宏观调控的紧度,应在强制行政性退热的同时,以稳定政策和制度改进扩大市场主导性增长。  相似文献   

17.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区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必须了解以下两个基本事实。其一,改革以来,中、西部地区取得了很高的长期增长率。1979-1996年期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57%和9.35%的高水平。其二,东部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中、西部增长率的下降为代价。东部的增长率明显高出于中、西部,始于80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世界经济评论》月刊5月号】一、依赖外资、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20.
城市化——中国经济保持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需要通过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来实现。 人口的 中国目前主要表现为“农转非”及其衍生的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对于拉动消费需求的中长期增长具有极期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85-1998年期间的有关统计数据就此总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