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不是!”“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听说狮子要来了。”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后来,狮子真的来了,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也因此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 “适者存,怠者亡”。两只狼不同的命运是必然中的必然。生于安乐,就不  相似文献   

2.
朱健 《浙商》2012,(12):87-88
互联网的生态逻辑其实和非洲草原井没有本质区别:狮子总想抓住羚羊,而羚羊也在想如何逃过狮子的追捕——无论是狮子还是羚羊,它们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跑!互联网世界中,黑客与朋户的关系就是狮子与羚羊,你追我跑,不知不觉中,二者已经跑得很远,并在无意中进步。  相似文献   

3.
竞争与爱     
<正>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梦中猛然惊醒。“赶快跑!”它想,“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赶快跑!“它想,“如果慢了,就可能会被饿死!”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相似文献   

4.
走进伊利办公大楼,《商界名家》记者发现正面墙上挂着这样醒目的警语:“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开始,对手仍然是跑得最快的狮子,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另一方面,狮子思想负担也不轻,假如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命运却是一样。当太阳升起时,为了生存下去,最好还是快跑吧!现在动物界里,动物的对手说到底就是它自己,它要逃避死亡的追逐,首先要战胜自己,它必须越跑越快,因为稍一松懈,你就要成为他人的战利品,决无重赛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正>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了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容;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自己的很多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一则关于“狮子和羚羊”的寓言,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狮子与羚羊的生死争斗中,双方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抵御能力和应变能力,才不会成为“失败者”,最终得以生存下来。这给了人们很多的启迪,因为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残酷的市场竞争又何尝不是如此!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法则。  相似文献   

7.
羚羊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奔跑,否则在弱肉强食的森林里,它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危险,而惨剧每天都在上演着。森林里比羚羊强大的对手有的是,狮子就是其中的一个。狮子已经好几天没有捕获到猎物了,饥饿的狮子每天都跟着它,而每当太阳落山疲惫的狮子停止对羚羊的追击后,同样疲惫的羚羊便会暗自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天,又活过了一天。  相似文献   

8.
一头狮子在追一只兔子。狮子追得气喘吁吁,但最后兔子还是逃走了。狐狸见此情景不免幸灾乐祸,对狮子说:“都说你是百兽之王,可你连一只兔子也追不上。”狮子苦笑着说:“没办法,我是在为一顿午餐而跑,它是为一条命而跑,我怎么能跑得过它?”  相似文献   

9.
李明利 《销售与管理》2007,(7):79-80,82
非洲草原上每天上演“狮子和羚羊的故事”的法则在茶产业一样灵验,如何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是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领域现在要考虑的生死问题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来自于《基业长青》,我比较赞同其中的某些观点,当你把公司的理想定得更高,而不是把利润放在唯一的首位时,会获得更大的利润。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狮子问老狮子:“幸福在哪里?”老狮子回答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尖上。”于是小狮子转着圈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但是怎么也抓不到自己的尾巴尖。老狮子看着小狮子顽皮的样子,意味深长地笑了,说:“你试一试只管向前跑,不要管你的尾巴。”于是小狮子努力向前跑,飞快的速度令小狮子的尾巴在他身后快活地飘动。老狮子说:“小狮子呀,你看,幸福在追着你跑呢!”这个故事中的小狮子就像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可以认为尾巴尖上的幸福是利润,而他的前方,有他的理想,那么,当他眼中只有利润,只想追求利润时,利润会扑朔迷离,很难追到,而当他为了理想快步奔跑时,利润反而尾随而来。做企业也是这样,利润的“幸福”在尾巴尖上,理想的“幸福”在前方,如果眼中只有利润,一切为了利润,会容易忽视一些本该遵守的道德原则,最终会迷失自我、失道寡助。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想做个企业,那么,他就会很容易只看到“尾巴尖上的幸福”,如果一个企业是想把企业做成一个事业,那么,他通常会注意“前方的幸福”。我觉得做企业还是该有一些更为美好,更为高远的理想,当你为伟大的事业而快步奔跑时,利润自会滚滚而来。但是,我所指的理想是美好的事业,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并不是要求企业承担更多不必要的社会责任,这点一定要分清。  相似文献   

11.
智慧故事     
《品牌》2006,(12):78-78
<正> ①狮子和野狗哲理的故事一天,狮子建议九只野狗同他合伙捕捉猎物。 "你们眼睛好使,而我呢,身强力壮,我们得到了食物一块分吧!"狮子说。九只野狗看了看狮子雄壮的身体,害怕自己的拒绝会招来麻烦,只好同意了。他们打了一整天的猎,一共逮了十只羚羊。狮子说:"我们来公平地分配这些成果吧,你们看要不要找个英明的人帮我们决  相似文献   

12.
菜玉     
一辆辆彩车开过来开过去,一队一队的腰鼓队、乐器队、舞蹈队敲敲打打、蹦蹦跳跳、飞红挂绿地从街口晃过。这时,街上的人成排成堆。惟独你定定地坐在街口,静守着菜担子。你关心的是你的菜。你说:“如何是好?我的菜。”你看看头顶着的天上的那团火,忙急急地低下头不停地翻看面前的菜,时不时地浇一点点水,蔫了黄了焦了的尾叶子要脱下来。你总是把菜当孩子看,你怕晒了你的“孩子”,你怕你的“孩子”中暑了,你也绝不允许你的“孩子”衣冠不整、精神萎靡。  你好像什么事都不关心,只关心寒暑节气落雨天晴,说穿了也就只关心你的菜。你说:…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5,(1):104-106
我们现在的发展现状就像一个被狮子追逐的人。如果你只看这个人,你会发现他跑得很快;如果你看那头狮子,你就会发现这个人很可能被狮子吃掉——徐龙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牧师在院子里种了很多的花,他非常珍爱它们。可是附近上学的孩子却经常偷偷地“光顾”他的花园,把花儿几乎摘了个精光。一天清晨,当孩子们路过时,其中有一个男孩问:“我能摘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牧师和蔼地问。孩子选了一枝洁白的郁金香。牧师又说:“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它留在这里,会开放许多天。但是如果现在把它摘下来,那么你只能欣赏几小时。你说该怎么办吧?”孩子沉思了片刻,说:“我要把它留在这里,以后再来看它。”那天下午,那位牧师又让十二个孩子停下来挑选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将自己的花留在花园里直到枯萎。那年春…  相似文献   

15.
《国际广告》2010,(3):145-145
每当速度计指到每小时350公里时,乘客们就会冲到列车通道,拍下电子显示屏。 胡青(音)在这列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列车上又打开一罐啤酒。他说:“再快一点,我们就会飞起来!”  相似文献   

16.
二线白酒品牌的盈利模式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7,(34):45-48
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知道新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对手仍然是跑得最快的狮子,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另一方面,狮子负担也不轻。假如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今天的白酒行业更需要创新力,因为竞争不止来在同行,还来自新资本的挑战。有人曾对白酒全国化的发展趋势提出疑问:把一个省做好了,一年赚几个亿,够活了,为什么还要走出去呢?因为不走出去,川酒、徽酒会进来,帝亚吉欧、轩尼诗也会进来,被动只能挨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梦中惊醒后,所作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起身一直向着太阳飞奔而去。因为它知道,如果跑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  相似文献   

18.
婚姻的大敌     
柏杨 《华商》2014,(20):68-68
我们不能把“我爱你”当作油腔滑调之词。妻子们常理直气壮地曰:“我嫁给他不就是说明了一切乎?”没有人否认这种说明,但如果能再缠绵地把那份深情表达出来,似乎就更臻仙境。父母对子女乃先天的爱,为孩子送掉老命都干,可是你不妨到街头巷尾瞧瞧,那股肉麻劲就够你抽筋的。做母亲的把婴儿搂在怀里,又扭又晃,又叫又嚷,曰“妈妈愿为你死”,曰“看你的小脸蛋多乖”,曰“你是我的小火炉”。  相似文献   

19.
请你们问自己的孩子一个问题:“倘若人死后可以再生而且能够选择,你下辈子还愿意给我们当孩子吗?”从孩子的答案上,父母就可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合格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国际版故事,说的是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答应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爱吸烟的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浪漫的法国人要了一个女人陪伴;而犹太人要了一部自己能随便用的电话。三年后,美国人第一个冲出来逢人就喊,“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机;法国人则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女人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面还怀着一个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以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生意不但没有耽搁,反倒增长了200%,为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