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债风险的必要性政府外债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我国早期借入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一般为软贷款(SDR),不存在利率风险,1999年7月我国从软贷国"毕业"后,借用的政府外债利率是以伦敦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计算的,因此,政府外债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面临着直接的利率风险。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由于国家外汇体制改革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巨幅变化,给一些项目带来巨额的汇率损失,给各级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和财政风险。因此,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合理有效地规避债务风险,确保我国经济安全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与FDI的联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FDI迅速变动相应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联动性。结论表明,FDI对外汇储备变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为此,必须引起对FDI与外汇储备分析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肖文  徐静 《上海金融》2012,(3):15-17,116
近年来,我国外债余额逐年快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理论界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将外债的技术溢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检验外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外债、人力资本、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数量与技术进步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外债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都很明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企业外汇债务的金融风险管理□何菊香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已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国际金融市场来筹措发展资金,它们或以国际信贷方式举借外债,或以发行国际债券筹资。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与多变,使外债所承担的金融风险日益增长,如何防范和管理外债风险,已成...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本文首先找出外汇储备急增的原因,然后运用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是进出口额、FDI和外债余额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饱受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困扰。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以改变、且短期外债已成为国际投机资本出入我国的主要渠道,因此无论是从改善国际收支角度、还是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我国都应尽快对短期外债管理方式加以外完善。本文在对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浩 《理财》2001,(5):26-26
外国政府贷款是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政府在双边财政合作的形式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性长期优惠贷款。改革开放后,我国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向外国政府、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或区域性金融机构举措借了大批外债,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城市基础建设、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从我们对我市政府外债调查的结果来看,政府外债项目的的确加快了外债调查的结果来看,政府外债项目的确加快了我市的综合发展,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但盈利性项目的经济效益不甚理想,政府偿债风险日益增大,在外债的借、用、管、还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军红 《理财》2004,(3):46-46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外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我们对正在还款期和建设期的19个政府外债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看到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和制约着外债项目的顺利实施,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面对"热钱"日益FDI化的趋势,本文从留存利润,折旧,新增外债等角度入手,粗略计算了隐藏在FDI中的"热钱"数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资金真实来源,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的管理,严格监测留存利润动向,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相关政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债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债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债务国之一。目前我国外债管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比重较高、货币种类集中、隐性外债严重和竞争外债使用效益低下等方面。主要应从健全管理体制、监控外债规模、合理安排债务结构、增强对外债投资项目的监管和完善外债立法等方面加强外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