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锁定状态下资源型企业的现状资源型企业是指基于自然资源的占有或独占,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的增长,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类型。对于资源型企业,一旦外部某种偶然事件(或成为历史的事件)被系统采纳,便会进行"自我强化""自我积累",并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即使这种路径不是最优的,也很难为其他更优的体系所替代,即产生路径  相似文献   

2.
资源依赖型企业(以下简称资源型企业)是指从事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由于任何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含量都是有限。其开采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开发——上升——稳定——衰减”四个阶段,因此,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资源开发规律的影响,最终都要走产业转型之路。而产业转型,是指资源枯竭型企业通过发展“接替产业”,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以进为退”.“循序渐退”.实现非资源化退出。但是。要实现资源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并非易事.总结世界各国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本人认为,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转型特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受托环境资源责任的考核,而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对于改善环境资源现状,实现生态文明进步必不可少。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2014年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7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资源型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促进了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和研发投入,且这种效应更多地存在于国有资源型企业中。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国企主辅分离改制模式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国企是一类特殊的国有企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的国有企业,一般而言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上我国资源型国企绝大多数地处远离城市的山区和荒原,地理位置偏僻,特别是一些地区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一整套“小而全,大而全”的自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先决条件。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通过资源的开采、加工、贸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在“路径依赖”等效应的作用下,使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不断加强,从而形成了长期依赖自然资源推动的发展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对区域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企业是指从事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指这样的发展,它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企业是指从事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指这样的发展,它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微观环境会计模式 微观环境会计主要是企业环境会计,为完整可靠地将资源环境纳入其中进行核算,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微观环境会计应采用“中心——卫星”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①中心核算。应核算符合会计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市场或法规定价能够进行可靠计量的资源环境,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中心核算”。中心核算可根据相关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准则与制度进行,如可结合固定资产等准则或制定新准则,设置“资源资产”、“累计折耗”、“资源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对符合确认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取得、耗用、补偿、减值、处置等核算。②卫星核算。对于不能以市场或法规定价,只能通过估价技术进行粗略货币计量的资源环境,不能满足会计确认标准,不能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应当另行构建辅助账表体系进行价值量与实物量的双重核算,即“卫星核算”。卫星核算可按资源环境种类设置辅助账簿和编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表”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2018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推开为准自然实验事件,以前期未试点城市辖区内的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离任审计政策下企业盈余管理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离任审计推开后,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主要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销售操纵调增业绩,由于环保投入的增加,企业费用操纵反而减少,产品成本操纵则因其短期内加大环保成本而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检验发现,尽管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采用盈余管理调增业绩,但事实上它们的真实业绩并未受到离任审计的显著影响。此外,较高的融资约束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均会加剧离任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析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资源型企业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辅以初加工和一些后续工序,尽可能利用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经济增长。显然,这类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非常强。近年来,由于可开采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很多资源型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资源支撑型产业群顾名思义就是指依靠“当地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也可以叫做资源型产业群。在早期的研究中,常把资源支撑型产业群限定在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而成长起来的集群,例如杨伟民、秦志宏指出资源型产业是相对于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等产业,立足自然资源(主要是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优势,依赖自然资源消耗来实现成长的产业类型。而资源型产业集群就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为主导的,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群落。李瑞丽、陈志华同样指出资源型产业集群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指出集群内单一的产业结构仅存在简单的供应链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走向枯竭,生态环境破坏愈来愈大,越来越多的资源型企业碰到了越来越多的成长难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资源型企业的特征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典型的资源型企业是从事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一般而言,资源型企业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分析,得出山寨型企业得以进入和形成的市场条件为垄断竞争市场,运用博弈理论证明山寨型企业以模仿行为进入市场是一种理性选择,结合竞争理论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理论,得出企业成长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保持企业资源差异和制造差异化产品。最后,依据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提出“山寨”型企业的成长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作为实验组,其他类型企业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促进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能够增强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提高企业绿色治理绩效,通过这两类环保回应行为可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和受政府干预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且绿色投资者能够强化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4年后我国开始逐步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及倾向值匹配法(PSM-DID)研究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重污染、资源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动态效应呈递增趋势。进一步的渠道和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正向影响主要通过“强化官员环境责任监督→促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倒逼’企业绿色发展”的传导路径实现,在法制环境完善、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的地区和企业披露质量处于“中间型”的情境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东升  姚硕  刘丹  吴楠 《财会月刊》2023,(6):106-113
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引入何种非国有参股企业才能与国企达成“融合共生,价值共创”的难题,学术界将其总结概括为“和谁混”问题。基于组态思维视角,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以参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27家非国有上市企业为例,研究其治理组态效应对于混改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高股权集中度下独立董事监督—CEO推进型”“高股权集中度下行业协同型”以及“高股权集中度下董事派遣型”三种导致高绩效的类型;而非高绩效存在四条组态路径,归纳为两种导致非高绩效的类型,分别为“低行业相关度—独立董事弱化型”和“低股权集中度下高CEO权力型”。  相似文献   

17.
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冲击为观察窗口,本文基于“资源-能力-关系”的理论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检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能力、创新能力、员工薪酬激励和企业社会责任六个条件对组织韧性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资源-能力-关系驱动型;资源-能力驱动型;资源-关系驱动型。(2)无论民营企业通过哪条路径构建组织韧性,资源(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或沉淀性冗余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驱动条件。(3)相较其他条件而言,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民营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4)在一定情形下,资源、能力与关系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研究结论为揭示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观环境会计主要是指企业环境会计。目前,我国的微观环境会计应采取“中心卫星”核算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①中心核算,即核算符合会计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人工资源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以市场或法规定价能够进行可靠计量的资源环境,应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中心核算可根据相关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准则与制度进行,设置“资源资产”、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的竞争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企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人力当作最重要的资源,以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在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在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矛盾,如何兼顾各类环境规制工具的特征,使其符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是环境规制领域值得思考的问题。将环境规制工具分为负向惩罚型和正向激励型,以2007~2019年我国A股实体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水平的影响,系统研究宏观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负向惩罚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水平有正向影响,正向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会抑制实体企业金融投资,上述影响通过管理者的“鞭打快牛”和“重奖轻罚”激励机制形成影响路径,融资约束、搬迁成本、污染程度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对上述路径存在异质性作用。研究为地方政府和实体企业面对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阵痛”,提供了有利于其长期发展的决策思路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