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美国颁布实施《萨-奥法案》以来,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加强和完善了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制。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制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最近,我国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自2009年7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基本规范》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对比,对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本文着重通过对美国《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和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企业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今各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因此探究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企业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和我国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探究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控制的前提是设定目标,没有目标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目标设定在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和规范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各国内部控制规范大多是按照"目标-手段"的模式构建,如,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美国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等,均是如此。本文结合对美国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以及现实的一些具体情况,分析我国内部控制目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控制的前提是设定目标,没有目标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目标设定在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和规范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各国内部控制规范大多是按照“目标一手段”的模式构建,如,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美国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等,均是如此。本文结合对美国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以及现实的一些具体情况,分析我国内部控制目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国外内部控制框架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部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指导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借助国际COSO委员会推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选取了世界上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框架,从内部控制定义、目标和构成要素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二十年来企业经营运作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2012年9月,COSO委员会公布了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征求意见稿,2013年5月正式版公开发行。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调整了1992版的章节布局,更新了内部控制目标和控制要素的部分内容,并根据内部控制要素提出了17项内部控制原则。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也已建立完成并于2011年开始实施。了解美国内部控制规范的最新发展动向,比较中美两国内部控制规范差异,将有助于借鉴美国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财政部于2012年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与已经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比,该规范仍显不足.文章从目标与原则、控制框架、控制要素和执行效果四个方面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差异比较和原因分析,并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于阳  张勇 《商业会计》2011,(10):47-48
内部控制作为完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是否健全、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为此,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本文回顾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框架结构,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并有效执行,从而完善其自身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建设原则,标志着我国企业全面进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时期。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制订并颁布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南》、《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我国企业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2012年,围绕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国资委下发了《关于  相似文献   

12.
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将内部控制内容划分为五个要素进行了阐述,这与美国《COSO框架》划分相似,但是各个要素的内容、重点却不完全相同。这种不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入手分析中美内部控制理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并对贯彻实施基本规范作出部署。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企业改革.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对世界范围内企业内部控制领域的重要贡献。现就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建设与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谈些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五部委联合成立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于2008年5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6月财政部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结合此前的有关规范,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逐步健全、趋于统一,为推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适用的现行内部控制规范和要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简称COS0报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并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标杆。本文将从美国COS0报告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商业连锁企业所建立的新供应商商品引入流程的内部控制管理。一方面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的完善让企业已经建立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保持,另一方面也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滕舒  张士云 《商业时代》2012,(11):83-84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已初步形成。本文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为契机,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和失效的原因,借鉴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提出相应的务实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1年我国开始逐步强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严格的规范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巨额的执行成本,这一系列规范是否会为企业自身带来明显的正向收益便值得思考。因此本文以2011~2013年强制披露框架下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经营效率的相关关系,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推行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由财政部牵头联合证监会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首次借鉴美国SOX法案和COSO报告内容,确立了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为核心控制要素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先在上市公司开始执行。这是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发展新的里程碑,对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防范上市公司舞弊风险具有重大作用。结合美国SOX法案内容,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一系列财务规范的制定和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基本成型并逐渐走向成熟。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切实领会《指引》的实质和相关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22日,我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弥补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空白。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如何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