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璐 《广告大观》2014,(9):40-42
“程序化购买”可谓是近两年数字营销圈的时髦词汇,在各个公开场合都能听到行业人士对于程序化购买的提及和探讨。从全球范围来看,程序化购买近两年的增长规模在大范围提升,据Google Marketplace的数据显示,2013年,程序化购买费用高达120亿美元,未来几年,将会增长至300亿美元。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能够直接表明程序化购买的发展速度,但程序化购买在各个场合的出现频率足以说明它的流行程度。不过,只有流行还远远不够,广告主仍然在迟疑。程序化购买这一新兴的互联网广告形态仍然徘徊在中国主流互联网广告圈的外围,等待能够成为主角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2.
霍雨佳 《成功营销》2014,(10):26-27
正随着程序化广告发展热潮带来的效率提升,企业在把越来越多预算放到程序化购买里时,都想要拥有一个整合的、投放过程透明的、操作简单的平台。从程序化购买在中国兴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一概念正在向着互联网广告领域的主流道路前进。尤其面对互联网媒体资源在数量以及种类上也在快速增长越发多样化,不同广告主的需求也在日益多样,越发意识到投放效果、操作智能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市场的升温,程序化购买过程中包括Ad Exchange、DSP、DMP等  相似文献   

3.
《成功营销》2013,(9):74-77
程序化购买、RTB,这些概念热闹更替的背后,广告界的实际变化是怎样?除此之外,中国RTB行业生态链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先来看在RTB之前,展示广告是如何进行交易的:第一类,是CPD模式,即包天、包段购买,这是最传统的广告售卖模式,由拥有媒体资源的平台如新浪、腾讯的销售人员和广告主或者媒介代理商的购买人员通过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5,(3):87-92
对于2013年,我们用了"实干的一年"来加以描述,它把各种想法和概念转化为实际尝试。如果2014年也用一句话来描述的话,那就是"充满探索和突破的一年"。2013年大家还沉浸在程序化购买的各种尝试中,专注于52研%究实现程序化交易的工具如DSP,又或者热衷于媒体实时购充买分方式如RTB。2014年,我们更多的关注不仅是程序化购买是什么,如何借助它购买媒体投放广告,而是探索程序化购买对于广告主的意义,下一步的发展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可谓是中国移动广告厚积薄发的一年。在三年多小心翼翼的尝试之后,各类广告主今年都向移动广告展现出了更大的热情,而更多的预算自然也推动了移动广告市场更快的发展。程序化购买是不少广告主开始热情拥抱移动广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海量的展示机会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受众,并在毫秒之间完成对每一次广告展示的出价和购买,程序化购买让传统的媒体购买方式看起来像是回到了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6月,亿滋国际宣布,将与广告技术公司TubeMogul合作,将所有视频广告程序化购买,并成立程序化媒介购买小组处理日常交易事务。目前,在亿滋国际每年2亿美元的营销费用中,有25%用于数字化,而到2016年,这个比例将提高到50%,其中大部分用于视频广告的程序化购买。亿滋国际在视频广告程序化购买方面的大手笔投入,代表了未来视频广告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江 《广告大观》2014,(9):43-44
程序化购买的发展势头在美国已不可阻挡。据国外权威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展示广告中程序化购买部分占比超过50%,其中,RTB广告表现尤为突出。在移动端,移动广告的强劲表现直接推动了RTB等程序化购买广告的迅猛发展,AdExchanger2013第三季度移动数据显示,移动RTB广告2013年底将占移动广告购买总量的30%,并预计2014年底上升到45%。  相似文献   

8.
唐超 《中国广告》2014,(5):146-147
正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广告形式日益多样化,面对形形色色的广告呈现,如何判断广告的效果?近年来国内网络广告程序化购买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来,中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行业分析机构在对国内DSP进行大量研究中表示,互联网流量的规模和质量、各平台大数据融合以及营销推广位标准缺失等问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广告领域,程序化购买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分支。近日,Google邀请包括需求方平台(DSP)和交易桌面(Trading Desk)在内的广告技术(Ad Tech)公司,就近三年来炙手可热的程序化购买在2015年的发展与趋势进行了深度讨论。Google认为,由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建设的2015年程序化购买生态系统不仅"头脑"灵活,而且,包含"私有交易、移动交互、品牌可见、全球推广"在内的"四肢"也将更为发达。  相似文献   

10.
闫然 《广告大观》2014,(7):95-95
来自安吉斯集团安布思沛及安纳特中国CEO Sara Ye、阳狮锐奇亚太区总经理廖芬琰、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经理王月贵、悠易互通CEO周文彪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就“程序化购买在中国的发展”话题在2014年5月22日“中国第二届广告技术峰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李欣 《成功营销》2013,(8):68-68
DSP行业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营销界开始了解这一项新的互联网广告技术,易传媒创始人兼CEO闫方军对中国DSP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和展望。"中国DSP行业发展很快;程序化购买不仅仅意味着RTB,RTB是其中一部分;程序化购买的媒体资源方不仅是AdExchanger,还应该包括所有的媒体资源"。关于中国的DSP行业的发展趋势,听易传媒创始人兼CEO闫方军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ROI(投资回报率)是其市场营销活动最重要的考量之一。在早期的互联网展示广告中,大量投放是缺乏精准性的,被浪费的。随着广告主对ROI需求的不断提升,RTB这一词汇也逐渐进入了行业内外人士的视线。所谓RTB(Real Time Bidding),即指的是对每一广告展示位进行实时竞价买卖的一种程序化广告购买类型。但RTB到底能帮中国电商企业做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广告主要预算足够的广告曝光与广告位,大众媒体也希望有确定的现金流,两股力量正加速以信息对称为终极目标的广告交易市场形成。近两年,RTB(Real Time Bidding,实时竞价)、程序化购买、精准投放等关键词是数字营销领域的热门名词。这背后其实是广告交易方式的变化:自动化正在形成。相对于传统的人力购买的方式,所谓的程序化购买,指的是广告主通过广告技术自动执行广告媒体购买的流程,由Ad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DSP(需求方平台)、SSP(供应方平台)和DMP(数据管理平台)共同搭起了程序化交易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的两端,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代表需求方,对接的  相似文献   

14.
林莹 《中国广告》2015,(2):26-27
DSP 10在网络平台搜索过一次后,"草莓蛋糕"便从此阴魂不散?感兴趣的商品频繁地出现在电脑屏幕的各个位置?从未关注的产品和品牌似乎都已"销声匿迹"?其实,一切都取决于你曾经搜索和浏览过什么。DSP实现的是程序化购买、程序化投放和程序化优化这三件事。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改变了传统广告的操作方法,也消除了数字广告里所有的信息不对称,这是DSP平台最大的作用。高效、准确的特性使DSP平台迅速生长起来。易观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DSP市场规模将达到34.8亿元,预计201 5年这一数字将达68.9亿元。  相似文献   

15.
段培力 《中国广告》2014,(3):104-104
正2013年众多P2P个人贷款业务公司异军突起,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营销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个人金融业务注重产品销售,营销目的非常明确,即吸引潜在新顾客下单,所以基于受众的营销渠道都是个人金融业务推广的渠道。搜索引擎营销是大家熟悉的基于受众营销的渠道,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需求方平台(DSP)对广告位的程序化购买。程序化购买是通过竞价(RTB)或非竞价方式购买获得广告的每一次展现,而浏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元,中国广告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数据对于中国广告公司和媒体而言,无疑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2005年,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传媒集团纷纷进入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使得整个广告市场规模扩大.广告经营额增加,为广告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跨国广告公司和媒介购买公司凭借其在资金、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13,(9):13-13
8月15日,由悠易互通联合艾瑞咨询集团举办的”2013中国第一届广告技术峰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数字广告行业备受瞩目的一大盛事.峰会吸引了近千名来自全球的广告主,代理公司.互联网企业代表的参与.继2012年3月在中国推出第一家支持实时竞价(RTB)购买为主的需求方平台(DSP)之后,悠易互通在本次峰会重磅发布将SEM、基于实时竞价的DSP、ADNetwork--大业务全面整合DSP2.0平台。悠易互通CEO周文彪表示:“移动互联的发展日新月异,广告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数字广告正在呈现“广告输出路径的多屏化、购买渠道的多元化、大数据的多维化’的‘三多现象’。悠易互通的DSP2.0整合营销平台将纵深推进程序化购买.带领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广告叙事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研究对象本应包括所有的叙事作品,但文学叙事长期占据着叙事学研究的主流。伴随后经典叙事学的崛起,广告也逐渐进入了叙事学研究的视野。对广告进行的叙事理论研究和“广告叙事”概念的使用日益增多,但对于“广告叙事”的概念却没有清晰的界定。因此,本文分析了国内文献资料中对“广告叙事”概念的各种使用情况,在厘清“广告”和“叙事”概念的基础上,对广告叙事概念进行界定,以期为广告叙事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谈网络消费者的信息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基 《广告导报》2005,(7):131-131
熟悉媒体策划和媒体购买术语的朋友们一定知道“OTS”(Opportunity to see)这个概念,在比较广告信息发布于不同媒体,对于目标消费者(受众)可能被看到的机会。传统媒体对于目标受众只能提供“看到的机会”,并不能保证“一定被看到”。理论上,由于各个媒体都只能提供OTS,所以普遍具有可比性,因此可以衡量各个媒体的传播价值但是在同一个媒体载体上发布的信息,可能由于版面、位置、标题、篇幅、字体、图片、色彩以及编辑环境等因素而影响到受众注意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期,我国北方一些省市相继出现了一批以“合作造林”、“托管造林”为开发项目的林业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他们的林地,有的公司开出了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几十倍的收益率,并不约而同地称投资林业是“零风险”。对于这些充斥在市场上的形形色色的诱人广告,参加首届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