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13年,我国增列财政赤字,总数达1.2亿元人民币,这是基于国内经济走势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没有不行,太多了也不行。关键需要掌握好"度"。财政赤字有利于增加财政支付能力,增大对民生的支持力度,助推和支撑全国的结构性减税。但同时,财政赤字过高会增加财政风险,增加地方融资举债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构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我国财政赤字在不同的融资方式下均具有一定的货币扩张效应,但由于财政赤字的规模仍然在适度的范围内,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还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我国财政赤字并不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投资增长对价格上涨的传导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并由此引起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那么,投资是如何引起价格上涨、我们应如何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从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到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从减免税收到增加退税,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财政政策工具,范围之宽,力度之大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5.
郑天祥 《现代商业》2013,(4):128-129
在经济学中,财政赤字的含义是每一财政年度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那部分。财政赤字是一国经济运行中常见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较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利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赤字代表着政府财政的入不敷出,解决财政赤字需要政府采取发行债券等其他方式以弥补,这对经济往往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在本文将分析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发展的风险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的财政赤字发展走向作简要的预测。相信笔者的努力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财政赤字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四年来已分别拉动中国GDP增长1.5、2.0、1.7和1.8个百分点.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赤字、增加国债和增加政府投资来实现的,尽管前两年这一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这种推动作用正在减弱,到2003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7%,我国的债务余额已上升到1.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已上升至16.7%,因此,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现在要对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问题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2001,(5)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从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到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从减免税收到增加退税,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财政政策工具,范围之宽,力度之大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赤字规模日益扩大,本文应用Sachs-Larrin的财政赤字融资方程和IS-LM模型分析了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效应和对私人投资的排挤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来还提出了控制财政赤字规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薄平 《商》2013,(24):236-236
2013年两会期间,我国政府宣布2013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需适当增加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应增加发债数量。我国通过财政赤字的手段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常用手段,财政赤字的利弊目前有一些研究。本文探索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更好地利用财政赤字来适当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王迥澜 《商场现代化》2008,(10):338-3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动内涵发生重大变化,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通过把财政收支引入居民消费函数,估计财政赤字对民间消费的影响;然后,分别从经济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以及资本收益率等角度,分析财政赤字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其结果均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财政赤字,并没有产生排挤效应.  相似文献   

12.
赵宇 《消费导刊》2012,(6):45-45
目前我国很多乡镇政府面临着财政赤字过大、入不敷出、支付压力大等状况,本文从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表现以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求探索出解决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赤字是669.19亿元。这是我国自1979年以来连续第十六年出现财政赤字(1985年按原有口径计算为财政盈余,计除债务收支因素后也为赤字),今年人大还通过了新的预算法。赤字计算口径同以前也有变化,那么这种赤字状况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众所周知,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和再分配。简言之即国家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活动。所谓财政赤字就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实行。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财政方针,国家财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即使个别年份出现财政赤字,也控制在30亿元以下。1979年以后,为了支持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收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此过程中,除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转型的作用因素外,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应该警惕如果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从社会中筹集资金规模过大,政府必然面临难以承受的财政赤字问题,从而造成挤压私人般资、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挤出效应",并且有可能加剧银行体系不良信贷资产的风险,从而大幅度抵消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给经济增长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长期以来一直被巨额的财政赤字所困扰。而在2013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猛降到6800亿美元,结束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连续五年财年赤字过万亿美元的状况。就其问题从美国目前财政赤字现状及财赤降低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并对美国未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市场的变化常常出人意料.原先的商品市场反弹,现在可能正行走在反转的路途中.导致这个变化发生的是奥巴马政府新近公布的2009年将达到1.75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资金大量流入甚至恶性通胀预期上升的背景下,商品市场或将迎来彻底的反转.如果商品市场出现反转,新的投资机会将陡然涌现.现在,这个变化的市场格局,最有可能给哪些品种带来很好的盈利机会呢?商品市场反弹能否演化为反转?资源类股票中哪类股票机会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皇粮”知多少——“吃饭财政”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在增长,但是财政赤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近十年来始终是财政赤字运转,每年不得不发行1500亿元国债来支持,以满足扩张型财政政策的需要来拉动经济增长.解决中国的"吃饭财政"问题,压缩"皇粮"支出,是行政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笔者想就这一问题谈一下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以来,随着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国民收人的分配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财政收支方面,最为明显的差别是财政收支规模的大幅度减小和财政连年赤字。据估计,1986年财政赤字可达100多亿元,1987年的赤字将更大。财政形势何以出现如此之大的变化,它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解决赤字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9.
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在竞争中可能会分享由竞争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实力弱小的银行则可能因竞争过度而导致规模不经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兼并。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业的兼并风潮愈演愈烈,国际银行业的并购之风引起的示范效应也不断影响着我国银行业的并购行为。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经营技术水平下,规模过大引起的成本增加可能带来内在不经济。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并购的规模效益分析,探讨了我国银行业的适度并购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导致1998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高达22%(中国的现行统计口径)。这种较高的赤字比率引起了政府和百姓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学界,有人提出赤字比率提高、国债发行规模增大可能会产生排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