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加强鱼池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调好水质和水深水质的好坏及水温是否适宜对鱼类越冬影响重大。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  相似文献   

2.
<正>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多数情况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必须全面、具体的分析越冬鱼死亡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鱼类的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正>一、首先要了解什么因素造成鱼类死亡,如何减少鱼类越冬死亡率,从而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以下几种因素导致鱼类越冬死亡率增高。1.越冬鱼塘环境条件差,严重缺氧造成鱼类死亡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积,配套塘头猪鸭场的猪鸭粪落塘,鱼  相似文献   

4.
<正>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1.鱼类体质与规格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好,越冬成活率高而又健康。据几年的养殖经验看,50~150g鱼种越冬成活率较高,一般体重如5~10g的鱼种,成活率为48%,20~30g的82%,30~50g的86.5%,50g以上的94%。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有的地方冰封期长达150-180天,冰层厚度可达1-2m,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地区渔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在此重点介绍一下北方地区提高越冬鱼类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一、增强越冬鱼类体质1.选择和培育耐寒的优良品种。高寒地区要有计划的选择和培育能适应寒冷环境条件的、越冬力比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北方地区湖泊、水库等水域苗种、饵肥投放量的加大,鱼类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鱼类越冬密度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中小水面,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鱼类越冬死亡的现象出现的也越来越多。因此,湖泊、水库鱼类越冬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越冬水域条件对于深水湖泊、水库而言,鱼类容易越冬。而对于浅水湖泊、水库,鱼类越冬困难,成活率较低,一些水域只能春放秋捕,影响了养殖效益。要达到越冬的条  相似文献   

7.
<正>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红旗镇先进村有个农民叫李玉春,他语不惊人貌不出众。却很有股钻研好学精神,自行研制和建造了一座地下式温室鱼类越冬池,越冬鱼类成活率达90%以上。此举,不仅为北方高寒地区鱼类越冬提供了模式,而且在大幅度提高养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池塘冰封期较长,封冰期150天左右,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越冬期间管理不善,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笔者调查,有些越冬池塘越冬鱼类成活率仅为30%-40%,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优质健康的鱼种是获得成鱼养殖高产稳产的基础,邳州位于苏北地区,越冬时间虽然不及东北及华北地区的时间长,和东北华北地区相比气温相对较高,但做好鱼种越冬工作不可忽视。鱼种能否安全越冬和池塘条件、鱼类本身健康状况、冬季池塘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鱼种成活率确保安全越冬,必须全面综合分析死亡之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一、越冬鱼池溶氧、温度、有害气体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冬季因气温低,越冬鱼种易受冻害,成活率比较低。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渔池温度,既增强了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度,又减少了冻害,提高池鱼  相似文献   

11.
<正>养殖鱼类的越冬问题是养鱼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保证鱼种和亲鱼的安全越冬是养鱼事业的关键问题,所以要确定正确的养鱼安全越冬方法和措施。鱼类越冬的安全措施,随各地具体条件以及当地历年越冬经验和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越冬措施。现将北方鱼类安全越冬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措施,综合归纳以下几方面:一、鱼类越冬前增强越冬鱼类的体质,提高其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水质是影响越冬鱼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管好水质要着重抓好pH值和溶氧两个指标。一、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要求pH值在7~8  相似文献   

13.
<正>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笔者结合当地鱼种越冬的实际,将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造成越冬鱼种死亡的原因1.水体缺氧严重(1)由于多年未清淤,使淤泥沉积过多,使水质恶化,耗氧增加,鱼种极易因缺氧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 鲤、鲫、鳊、鲢、鳙等目前广为养殖的水产品均属温水性鱼类,当水温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在封冰的情况下,鱼类的活动减弱,停止生长,其新陈代谢能量来源于其自身体内积存的营养物质。因此,加强冬季管理,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对来年的再生产和稳产、高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机采用负压原理及涡流技术.较成功地解决了我国高寒地区冰封鱼塘鱼类越冬增氧难题,使越冬成活率提高了20%.该机的技术参数如下:2.2千瓦的电机直联的空心轴下端装有搅水涡轮及支撑保温套简,其内设有功率为0.6千瓦的远红外空气加热器及自溢式密封装置.齿状涡轮具有二次气、水混合过程.加热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水产养殖户认识和掌握。其实搞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按其所需,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一、适当投食保膘。一般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肥、饲仍有一定的需求。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会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北方高寒地区黄颡鱼苗种生产量的大幅增加,过去那种和其它鱼类混合放养越冬的方法已不适应黄颡鱼生产需要,其主要弊端是黄颡鱼出池困难,且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较低,亟需对越冬方式进行改进。为此,2014-2015年,我们连续两年开展了黄颡鱼鱼种专池越冬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做好扣蟹越冬期间管理,提高扣蟹越冬成活率,根据2年扣蟹越冬养殖生产经验,现对扣蟹安全越冬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1.试验地点: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贺兰县新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十月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阶段 ,也就是全年成鱼生长的最后阶段 ,抓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 ,对夺取全年丰收至关重要 ,并且鱼类即将进入越冬期 ,以鱼类膘肥体壮进入越冬 ,可大大提高越冬成活率 ,为来年的渔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故此 ,对于鲢、鳙鱼要加强施肥 ,对于摄食性鱼类应多喂些精饲料。对于不能自然越冬的鱼类(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应及时将鱼起捕、出售 ,并将未达到商品规格的鱼作为下年的鱼种运至温泉或有余热水利用的工厂越冬。对于鱼种池则要把大规格鱼种放至大水面或成鱼池饲养 ,以加速其生长 ,不够放养规格的要并池越冬。鱼…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及时换水池塘水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和成活率。池塘水质经整个冬季的越冬生产管理,各有关理化因子会发生变化,尤其是肥水塘或大水面养殖的水体,氨氮含量远远超出正常渔业生产用水标准的几倍,甚至更多,这样养殖鱼类就会产生浮头或出现狂游现象,如不及时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