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为创新驱动, 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文分析了影响国家创新驱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包括创新投入、 创新制度和创新环境。 本文利用我国 1990~2017 年的统计数据, 基于VAR模型测算了创新驱动影响要素和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替代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对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有长期持久影响, 增加创新投入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但长期来看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仍会有影响。 创新制度的改善短期内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时间推移, 作用会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教育因素和制度变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且能够有效释放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劳动力的释放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效率水平相关;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且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显著的区域差异;物质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一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基本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将金融创新内生化,构建包含金融创新要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推导出金融创新是工业增长的重要条件。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尚未涉及金融创新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VAR模型探讨金融创新与工业增长的动态关系。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对工业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正向作用时效长于负向作用时效。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增长对金融创新冲击的反应呈现波动性,且重工业部门波动性强于轻工业部门,波动幅度差0.05个标准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 2000~2015 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2016 年全国30个区域的面板数据为依据, 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 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进一步对影响区域经济的科技创新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 以创新理论产出、财政教育投入和科技创新人才投入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 以财政科技投入和技术市场产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正向影响效果微弱。最后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回归式产业转移具有以往产业转移不具有的优势, 主要是通过增加就业收入、增加税收、搭建生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参与社会规范和治理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 制度资本在推动产业转移回归家乡和回归式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回归式产业转移在制度资本的作用下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 是产业转移最新的模式, 也是精准扶贫的最佳模式, 改变落后地区面貌的最佳路径, 同时也对实现乡村振兴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最后,为使回归式产业转移成为落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制度、平台搭建、人才队伍等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价格指数法测算出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我国国内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倾向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负相关;铁路营业里程增长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正相关,公路里程增长与国内的市场一体化负相关;CAFTA建设对国内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有利于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GDP差异加剧了地方政府本地市场偏好。这对我国促进国内市场整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通过计量分析,比较各因素对四川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得出1984-2002年四川省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以制度变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将是四川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潜在推动力等结论,并提出了四川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系统视角下中丹风电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重构产业创新系统模型,从制度环境,创新网络和知识技术3个方面对中丹两国的风电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丹两国的风电产业均是政策引导式的发展,但丹麦的发展模式却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基础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其成功可以归结为技术、经济、组织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比之下,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风电产业创新系统,各行为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知识分享网络,相对分散的创新主体难以集成发挥协同效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单差法存在变量内生性,倍差法对于控制组的严格要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故文中采用断点回归的分析方法,在无对照组的情形下,对我国风电产业2012~2015年的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发明专利数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民营资本的进入对我国风电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看,民营资本的进入对我国风电产业规模与技术效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正面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另外,这一机制的推行对产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城市,其发展程度与城市诸多要素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连、广州、天津等16个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辨识主导因素,进而探究城市各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城市化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关系到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方式转变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因此,规划开发区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发展情况及发展契机,合理规划和预测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对促进产业升级呈现明显的正效应;从地区层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影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最小;通过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升级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非都相当大,影响小的地区要及时挖掘其他创新源。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1952年~2007年的宏观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并分析了我国1952年以来55年的TFP增长率。发现建国以来,我国的TFP增长率波动较大且水平较低;从1952年-2007年间,平均TFP增长率仅为1.48%,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也仅为18.4%。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增长质量较低;同时分析自1992年以来,我国TFP增长率下降的原因,认为进一步的推进改革,消除降低经济效率的体制因素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ims to test jointly two economic puzzl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on economic growth. Theories predict a positiv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CT on growth but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se relationships produced mixed results. Further, we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CT Diffusion to test whether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growth is strengthened by better ICT infrastructure. In this paper we assess empirically these relationships in some MENA countries. The empirical study is based on estimation of a dynamic panel model with system GMM estimators. There are three main findings. First, our empirical results join empirical literature that find a negative direct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This ambiguous relationship may be linked to many phenomenons but there are not yet clear explanations of this puzzle. Second, the estimates reveal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 of ICT proxies on economic growth. This implies that MENA countries need to reinforce their ICT policies and improve using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in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CT penetr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foun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 the growth regression. This implies that economies in Mena region can benefit from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ly once a threshold of ICT development is reach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并对较落后地区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来缓解资本存量的负向区际效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吸引外资方面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和竞争政策,以减少区际之间的盲目竞争及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反映企业经济绩效的因变量,以研发密度、技术人员比率、资本支出率和专利作为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自变量,同时选用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和企业规模(Size)进行回归估计,得出如下结论:企业研发密度、企业技术人员比率、专利授权数均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支出率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current opinion, competi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timulates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are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at least in some circumstances competition might lead to a decrease in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a cross-sectio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data for the OECD countri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indeed found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However,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diating variable. The economie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he local loop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specially in the mobile segment competition will stimulate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