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激励与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的经济,它包括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等,其中人才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结合知识工作者行为特征,从制度上探索对知识型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认为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创造性、难监控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自我价值实现动力强等特征,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引入新的激励模式来激励知识型员工。通过实施EVA股权激励可以实现知识型员工分享企业剩余的目的,使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医院知识型员工特点和多元化激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莉  田素莹 《经济师》2007,(9):201-201,212
知识型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而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有其独特型和深刻性。文章根据医院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特点,探讨采用多元、差异化等综合激励因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制度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潜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华  张宁 《生产力研究》2008,(22):87-89
对国有企业而言,知识型员工的数量、质量以及价值观对企业的成长及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如何有针对性地激励知识型员工,设计相应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激励机制模式,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已经成为经营者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极为关注的课题。文章以马斯洛需求论为理论前提,结合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以及需求特征,选择了健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最优模式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静  邓兴华 《经济师》2012,(1):243-244
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本,因此掌握知识的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可是知识型员工价值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即取决于个人贡献的意愿和程度。因此,了解知识型员工的需求,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燕  王瑞永 《经济论坛》2010,(3):177-17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激发知识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薪酬体系、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工作自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型员工心理预期的激励策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的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并进一步激励其主动共享、创新知识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预期,并针对这些特征和心理预期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兴敏 《时代经贸》2011,(10):223-223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一般特性,并提出薪酬激励、时间激励、工作激励和培训激励的方式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一般特性,并提出薪酬激励、时间激励、工作激励和培训激励的方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志勇 《经济师》2009,(5):216-216
文章主要分析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性,并就如何吸收、培养、发展、激励知识型员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外R&D所得税税收激励政策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R&D税收优惠采用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政策,这种政策已不能满足我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发展目标的需要。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加大R&D投入税收激励政策的经验,分析了我国现行所得税中R&D税收激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最后,从上述三个维度的视角,分别提出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界定心理契约感知概念和阐述员工个体特征变量对心理契约感知变量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七个相关假设,通过在全国10多个省份、100多家企业开展的大范围问卷调查,科学筛选出有效答卷并汇总数据,运用SPSS和AMO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知识员工个体特征对其心理契约感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学历、司龄、行业属性和单位性质对心理契约感知没有显著性影响,年龄和职位对心理契约感知有显著性影响,特别是,员工职位层次越高其心理契约感知状况就越好。文章分析了假设检验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升员工交易责任感知、成就责任感知和关系责任感知水平的管理建议,为企业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提升员工心理契约感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毕茜  刘娜 《现代财经》2007,27(8):41-44
经理人激励实践起源于英国,20世纪初在欧洲成为一种惯例,最近20年在美国大行其道,但以股票期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理人激励却诱导和加重了盈余操纵.而在我国,随着企业经理人激励的逐渐盛行以及制度上对它的允许和保证,经理人激励将会成为普遍性的实践.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对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支持,并对经理人激励提出质疑,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茜  冯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99-201
基于一类智猪博弈公理化系统研究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现象。首先对企业运作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建立知识型员工的博弈模型,通过改变参数使得该博弈的均衡解转移,最后依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方案。为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Incentive and in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preference questions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Surveys are frequently used by 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s to elici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ublic’s preferences. They have become the most common way to gather preference information regarding goods, that are not (or are not yet) bought or sold in markets. In this paper we apply the standard neoclassical economic framework to generate predictions about how rational agents would answer such survey questions, which in turn implies how such survey data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some situations, the standard economic model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no predictive power. For situations where it does have predictive power, we compare different survey formats with respect to: (a)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question itself reveals to the respondent, (b) the strategic incentives the respondent faces in answering the question, and (c) the information revealed by the respondent’s answer. 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paper have been presented as a plenary address to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in Oslo, as an invited paper at the Japanese Forum on Environmental Valuation meeting in Kobe, and at a NOAA conference on stated preferen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能引致的激励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就社会意义而言,银证混业并不必然优于银证分业,因为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可能通过"合谋",以损害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为代价,提高自身收益.在不考虑公平性的前提下,当再融资成本较高时,银证混业会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当再融资成本较低时,银证混业会降低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如果同时考虑公平性和效率,则银证混业体制下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决策远离于社会最优状态的可能性会更大.  相似文献   

18.
经理激励、负债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已有研究表明,经理薪酬与负债都会影响企业价值。然而,作为激励机制的薪酬与作为约束机制的负债在影响企业价值上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尽管文献在理论方面有所探讨,但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支持。以中国沪深两市2002—2008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以薪酬衡量的显性激励还是以在职消费衡量的隐性激励,经理激励和负债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上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同时,这一关系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以及不同市场化水平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对于现实中的企业决策也具有较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reports experiments that examine outcomes when agents choose between a payment scheme that rewards based on absolute performance (i.e., piece rate) and a scheme that rewards based on relative performance (i.e., a tournament). Holding total payments in the tournament constant, performance is higher when the tournament option is winner-take-all compared to a graduated tournament (i.e., second and third-place performers also receive a payment). Performance is higher in the winner-take all tournaments even among participants that choose the piece-rate option. While there is a modest amount of overcrowding,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ercrowding across conditions. Entry rates into the tournament and the relative ability of tournament entrants (compared to non-entrants in the same condition) are higher in the graduated tournament condition than the winner-take-all conditions. Consequently, the winner-take-all tournament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graduated tournament (incentive effects are stronger and the overcrowding is about the same), but the graduated tournament provides a more effective mechanism to identify the most capable performer in a talent pool.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in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t . JEL Classification D8 · J3 · L2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委托一代理理论研究了对称信息情况下政府管理可再生资源开发活动的激励问题。通过对立并分析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数学模型表明,政府实施生态平衡管理有助于降低开发人对可生资源的开发努力,在政府及开发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激励合同不仅依赖于所观察到的产出,而且依赖于生物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