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介:白喜涛,男,1977年生,现供职于洛阳高新区农村和社会事务局。热爱摄影,热衷旅行,将自己的感情寄予山水之间。用镜头记录美好的事物,其作品广受赞誉。  相似文献   

2.
小燕 《中国西部》2011,(5):100-105
摄影爱好者这个群体有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工作之余,用镜头捕捉美、新、奇事物,以自己的视角,眼光来定格世界、社会、生活的一幅幅。闲暇出行摄影成为了他们怡情休闲的方式。看到的,感受的,都用镜头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3.
正用镜头记录世界,用眼睛享受世界,用心灵感动世界。作为优秀的摄影作品,绝不单单是优秀摄影器材的使用,光圈与焦距的调节技巧。优秀的摄影作品,无不是扑捉到了生活中精彩的瞬间,  相似文献   

4.
摄影师是记录历史的人,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让自己周围的生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青岛摄影家任锡海先生几十年来在摄影的世界里辛勤耕耘,他的纪实摄影作品无意中记录了那段逝去的历史,真实地反映了几十年间城市及市民生活的变化,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写真.在我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给青岛带来的巨变时,这样一组照片将我们带进时空隧道,从1978年聆听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到1982年崂山农村分田分地落实责任制;从城市自由市场的开放到首次公开招聘公务员;从海滩上围观外国小女孩到国际化社区……城市的点滴变化都在这一个个平凡的镜头中定格.  相似文献   

5.
熊怡 《今日重庆》2011,(2):114-121
年少的国画情愫。12年的军旅生涯。从带着画笔应征入伍,成为“神兵天将”空降兵部队的一名小战士,到奔赴1998年抗洪一线。第一次用镜头记录下抗洪勇士战斗场面的“摄影新兵”;从奥运盛典、国庆阅兵、上海世博。再到被中央档案馆作为首次永久收藏的影像作品的抗震图片:  相似文献   

6.
丁春林 《走向世界》2014,(5):106-107
摄影离不开相机,没有照相机就没有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的1956年,新中国的第一批照相机厂也在同年诞生。历经50多年风雨,中国照相机民族工业走过了辉煌而艰辛的历程。前辈们用“上海”、“海鸥”、“珠江”、“孔雀”等国产相机拍出了无数摄影杰作,记录了时代历史的脚步。尤其上世纪封闭的60、70年代,我国的照相机工业更是对中国摄影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科研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台台饱经沧桑的老相机见证了祖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2009年,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60年来,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被誉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我国第三“增长极”。为了展示区域内各成员市的经济建设成就,用镜头彰显区域内各城市的个性魅力,以摄影为载体记录区域崛起进程中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宁波摄影人在国内外考察、访问、旅游之余,用独特的眼光,敏锐地捕捉了一个个镜头,精彩地记录了国内外风情。这每一个影像是一种见证,一种表达,也是一种纪念,一种憧憬。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每期推出一个专题的宁波摄影人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记录我摄影“起步”自拍照 在我的人生相册中,有三张很喜欢的自拍照.虽然当时拍摄技术水平欠佳,但真实记录了我结缘于摄影事业的那些岁月. 1970年8月,17岁的我中学毕业了,由于当时处于“文革”后期,高考还未恢复,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庆幸是因为有绘画、书法的特长,我很荣幸地被分配到济南市较大的国营企业“济南机床八厂”.依然清晰的记着,8月10日进厂报到,同月30日就被借调到宣传科工作,1973年转为正式国家干部.“济南机床八厂”前身属于公安系统劳改队,宣传科里有两台当时很稀缺的照相机,一台是德国“禄来·福来”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另一台是“上海58-1型”135相机.宣传科里的人员我最年轻,领导认为艺不压身,绘画和摄影又有相通之处,相机便由我保管与使用.随后又东拼西凑建立了极为简陋的黑白暗房.从此摄影正式成为我的工作与爱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韩福田 《走向世界》2014,(23):64-65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孜孜追求25年,他用镜头记录下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和斑斓多姿的苦乐人生。近年来,他的作品频频在省内、国内各项比赛获奖,并多次在国内知名摄影专业期刊刊登,取得累累硕果。本期,小编和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奖得主韩福田的摄影创作心得和艺术感悟。  相似文献   

11.
喜欢透过镜头观察这个熟悉的城市,喜欢用相机记录下自己色彩斑斓的生活,喜欢眼睛随着自己的镜头去旅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海子  文英 《西部大开发》2007,(10):78-78
人的一生是由许多机遇,坎坷、成功与失败组成的。1998年10月,随着榆林市神术县首家民营股份制建筑企业——榆林市神通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成立,企业的创办者,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文儿,这个曾经满身黄土味的陕北汉子.终于找准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正确坐标,给自己二十年不懈拼搏的人生历程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外侨之窗     
《重庆与世界》2016,(5):50-53
荷兰摄影大师镜头下的重庆人家作品开展 2016年1月15日,荷兰摄影大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渝光·余影:老重庆影像里的荷兰油画》摄影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这位被誉为欧洲“光影大师”的老人,用31张作品,描绘出了背街小巷中的老重庆生活。  相似文献   

14.
面朝大海     
正海是我的生活,海是我的梦;我虽然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无限遐想,却也是在石浦渔港阵阵的海风中,触摸着大海的潮起潮落。1981年1月,我用三个月工资奖金购置了海鸥4B相机自学摄影和暗房。单调而重复的潮水,五彩而缤纷的渔港,那些瞬间的流光和亘古的礁石成为我镜头寻觅的对象。从19岁的青春年少,到如今华发白首,生于斯长于斯,我以30多年的光阴,用镜头记录了家乡,记录了这里的事,这里的人,还有这里的景色。  相似文献   

15.
长城的黎明     
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一种最锋利的伤害方式。2006年7月,刘克义与老伴高桂艳经历了老年丧子之痛,他们47岁的儿子——大连摄影家刘黎明因患肝癌去世。刘黎明生前热爱摄影,痴迷长城,病中独自一人从长城的东端起点丹东一直拍到西端甘肃嘉峪关,用图片为世人留下了如画的长城。儿子去世后,70多岁的母亲高桂艳老人含着悲痛整理儿子的遗物和照片,变卖家产于2007年12月完成了儿子出版长城画册的遗愿。之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永远的长城’大连已故摄影家刘黎明摄影作品展"2009年2月27日在大连百年城大堂开展。刘黎明的两个遗愿都得到实现,他在另一个世界是不是应该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6.
韩梦雨  庄媛 《走向世界》2013,(5X):26-27
<正>"爱摄影,爱生活,我行走在路上,用眼睛去观察,用相机去记录。"这是20岁的女孩韩梦雨写在微博里的话。韩梦雨是一个热爱摄影的大学生,她总喜欢把所见所闻都拍摄下来,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想法去记录所经历的一切。在她看来,拍摄早已成为一种习  相似文献   

17.
赖皓阳 《走向世界》2014,(52):62-63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2013年,烟台首次提出“最美烟台”新概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烟台,而作为城市最美风景的记录者,摄影爱好者们的镜头承载着“变美”的每一个瞬间,今年40岁的李其波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劳动最美     
正是这些最朴实的身影,造就了我们生活的丰富和便利。劳动中的身影,带给人力量,也带给人美。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我们用镜头记录下关于劳动的点点滴滴,其实也是在记录我们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人物介绍     
《西部论丛》2010,(3):F0003-F0003
魏明华 中国建设银行嘉峪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嘉峪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的拍摄和探索,尤以长城、嘉峪关关城、戈壁风貌为题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东钱湖的山水,草木对于土生土长的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这里洋溢我美好、无忧无虑的童年和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青年时代。上个世纪宁静和这个世纪热闹的东钱湖是那样的不一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东钱湖发生了的变化是再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摄影,爱上了摄影。怀着一颗平凡的心,"忙碌"在东钱湖的角角落落,用镜头和业余时间记录着东钱湖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无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