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任何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环境。一个地区产业模式选择正确与否,涉及到该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能否充分展现、该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当我们翻开尘封的记忆,追寻中国电气产业三十年来的发展之路时,一个个烙上时代印痕的"模式",一段段书写奋斗的企业传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电气产业的强劲生命力,它在成长、碰撞、突破、再成长的过程中,以一种开天辟地的勇者之姿,破土萌芽、生根开花,直至成为中国经济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服务于中国经济的电气企业将会缔造什么新的传奇,创造什么新的模式,让我们随同专家学者一起,从不同的视野对不同地域的产业模式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迅速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获得超常规发展,推动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并受到经济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键  邱国斌 《改革与战略》2011,27(2):123-125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认为中等地区物流发展要从基础设施,合作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赵玉  张玉  祁春节 《特区经济》2007,(2):180-181
本文首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判别指标体系,然后对1996到2005年湖北省17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做了因子分析,从该体系中分解出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三大因子并确定了它们的权重,最后我们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模糊判别模型,确定了湖北省17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湖北省区域内分工协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刘毅 《宁波经济》2009,(5):29-29,46
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面对新老区域板块的强势出击,福建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怎样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已经紧迫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从西部大开发的趋势发展特征来看,未来几年西部地区仍将处于经济较快增长的时期,在全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同时也将进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阶段。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深化需要直面几个关键性问题,即传统的区域开发路径能否解决东西部发展的差距问题,以大项目为主的开发方式能否解决西部的内生发展问题,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开发思路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普惠性的政策扶持能否解决西部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未来西部大开发应围绕"内生发展、全面小康"这一发展主线,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充实开发内涵,强化内生开发、深度开发、反向开发、扶贫开发、合作开发等重点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高端智能集聚型发展方式,总部经济能够成功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同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点。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典型地区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便为该地区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宣武、崇文、丰台、石景山、大兴、门头沟和房山等7个行政区为地域范围的北京南城和西南部区域.在北京总体经济、社会发展中是相对滞后的地区.加快该地区的发展.与提升北京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准呈正相关关系。本文在立足于加快该区域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加快其发展的二级开发模式及八项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殷凤 《开放导报》2001,(10):30-31
地域间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是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欠发达地区缺乏的要素能否从内部更多地积累,并吸引发达地区的要素流入。不可流动要素的状况是决定要素运动的重要方面,而要素运动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因而,若能有效改善一个地区不可流动要素的状况,则有助于该地区要素的积累和流入,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一些不可流动要素的状况是无法改变的,如一个地区的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但是,诸如交通、通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及促进生产要素结合的各种制度性及体制性因素则可以改善,而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政府能够改善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状况,同时切实改善体制与制度环境,则一方面能够吸引可流动要素的流入,另一方面也可加强本地区薄弱要素的培育,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弥合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基础,调查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西宁、银川三城市及其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明确该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兰西银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具备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新时期兰西银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和具体的合作内容与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温州模式以个体私有经营为主要特征,是以农村家庭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一举打破“政府本位”的经济格局,率先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基础的“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形成的经济特区、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边沿线开放地区、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元化发展新模式,构筑了由沿海向内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全方位区域开放体系。但是从科学与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区域的开发模式需要学界进行反思和总结。总体而言,今后这些不同的开发区建设要着重解决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无序开发、经济社会不平衡、自主创新不足、城市群辐射不强、综合配套改革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浙沪地区,是全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地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与区内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复杂多变的竞争形势,营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环境,对提升民营经济的竞争力,推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私募股权基金方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是近年来从地方到中央都在探索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例如,去年刚创立的北京京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西创投”),便是为了促进北京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创新产物,其领肮人由首钢总公司副总经理孙永刚亲自担当。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便交出了投资3个项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系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结构、低碳技术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轨迹。文章构建了区域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四个子系统的内在关系对区域低碳经济系统的内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福建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适宜模式进行SD仿真预测,以追寻福建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协调发展的低碳经济优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开发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各地充分发掘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依托旅游开发推动城镇化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以旅游消费市场为辅助动力的经济现代化。对旅游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论证有助于从社会、政府、个人理解旅游发展模式的可取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这种“总部一加工基地”的功能分工关系,成了我国总部经济的一大特点。目前,“总部基地”在我国多个城市遍地开“花”,当大江南北“花”香四溢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能否结出丰硕的“果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从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比较看我国西部发展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不同变化的比较分析,认为:西部地区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的关键在于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迅速统一提高到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上来、加大、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培育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必需的市场主体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9.
雁型经济模式,本是由日本提出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它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背景下,鉴于日本同其它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产力梯度差异,由日本采取相应措施,依次向亚洲四小龙,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国以及其它有关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力和技术,从而在亚太区域内逐步形成以日本为雁首,以亚洲四小龙和东盟为两翼,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为雁尾的一种经济模式。如今雁型经济模式雏形已基本形成,另外,东亚地区作为目前世界经济最具活力和地区,除这一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外,生产力的梯度转移也起了一定作用,所有这些均说明,雁型经济模式是一种符合存在生产力梯度差异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唯实 《发展》2006,(12):67-68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培育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那么,西部地区采取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这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主要以区域分工的演变规律为背景,说明区域分工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