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对我国传统零售业初步形成了渗透和吞并之势.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于2004年12月11日前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中国零售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全面的生死挑战.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全面开放零售业市场,对外商零售企业的限制包括 通过合资企业开店以及只能在少数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店等均被取消。作为全球第 三大零售业市场,中国市场吸引着中外零售企业竞相角逐。已在中国拥有240家 连锁店的家乐福,2005年将增设150家;沃尔玛2005年将在中国新开10-15家店 铺,总数将超过50家。而与此同时,国内的商业巨头几乎同时将扩张的步伐调快, 一个又一个的扩张举动几乎成为了这两年不是新闻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宣布全面对外开放。随着外资零售业巨头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战略布局和迅猛扩张,国内零售企业顿时陷入了新一轮更为残酷的竞争。短短一年半间,全国竟有150家大中型连锁超市先后倒闭,“上海华联”等一些规模较大的本土连锁商企年报也相继出现亏损,中小零售企业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行各业不断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扩张的步伐迈向中国。特别是自从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之后,各个大型跨国零售公司迅速进军中国市场,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跨国零售业进军中国市场,不仅加剧了国内零售业的竞争,而且给中国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通过介绍跨国零售业在中国运用的营销战略以及其特征和类别,对跨国零售业在中国的营销战略的演变及其具体形式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指出了跨国零售业在中国运用的营销战略给中国零售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经营的启示。最后对跨国零售业在中国的营销战略进行了总结,以使中国零售企业能从中得到借鉴,并积极改进,从容应对跨国零售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市场全面扩张,本土零售业压力巨大,形势严峻。本文在分析零售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国内零售业战略突破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6.
魏锦 《商场现代化》2007,(28):12-13
随着国内零售业利润摊薄和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形成的国内市场国际化,中国零售业面临新一轮战略调整。凭借规模扩张获取竞争力的中国零售企业必须进行"做强做大"的战略转变。做强做大应从变革管理模式、建立供零战略伙伴关系和低成本运营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国外零售企业营销战略借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国外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的分析,阐明营销战略是解决我国零售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重大决策,现阶段,我国零售企业应全面借鉴国外零售企业的成功经验,推动本土零售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1日起由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生效,2004年12月11日以后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众多跨国零售企业看到了中国零售业巨大的机遇与风险,雄心勃勃的扩张战略相继出台,2005年是"零售元年",也是零售行业跑马圈地的一年,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扩张出现质的飞跃.去年一年内,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达到1027家,这个数字是国内过去12年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总数的3倍.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随着外资零售业巨头全方位、多渠道地战略布局和迅猛扩张,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国内零售企业陷入了新一轮更为残酷的竞争,中小零售企业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0.
加快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华 《商业时代》2005,(32):12-13
随着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目前国际上主要零售业态在我国都已出现,全球排名前50强大型零售企业大部分已经进入我国,并急速扩张,对我国传统零售业形成渗透挤压之势。和中国的零售业相比,外资零售业最根本的优势还在于其供应链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良好的供应链(或者  相似文献   

11.
胡永铨 《商业研究》2002,(20):121-123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 ,是影响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态势和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因子。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剖析了外资零售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结束,这意味着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目前,大型跨国百货企业已经做好了在我国市场进行全面竞争的准备,并确定了以大型综合超市及专业店、便利店作为主要业态的发展战略,过渡期一旦结束,他们将加快在全国布点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商业》2005,(11):54-55
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大部分已进入中国,快速的扩张由半遮半掩转向公开。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之后的第一年,中国零售企业进入了竞争最激烈的年代。中国零售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采购竞争、营运竞争。而在这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财务的竞争——开源节流。  相似文献   

14.
刘曙霞 《江苏商论》2004,(12):12-14
我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全面放开的期限已经临近,国内零售业将面临着与外资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中国的零售企业如何运用成本领先战略抢占竞争的至高点,赢得这场战争,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在跨国零售企业的的不断投资与扩张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产品销量不断上升,加快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探讨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发展历史,并窥视其对中国零售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我国零售业发展借鉴的经验,并为我国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龙凯宏  朱溪  史捷 《大经贸》2003,(11):29-31
面对国外零售业巨头的狂飙突进,雄心勃勃的中国零售企业已经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兼并重组和快速扩张.问题在于,这种所谓整合和快速扩张能否真正有效、能否真正拯救中国零售业?中国零售业在即将全面开放的国内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机会有多大?中国零售企业的优势到底在哪里,还要向国外零售巨头学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北京商业》2005,(1):25-25
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后,跨国零售巨头在华图谋独资扩张和上市的计划频频浮出水面。今年年中易初莲花所有超市将在中国实现全面独资。据统计,易初莲花在2004年新开24家分店,开店总数达46家,比2003年翻了一番。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面独资后,易初莲花的扩张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业》2006,(1):42-45
按照麦肯锡的预言,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没有中小零售企业的立足之地。抛开预言回到零售业现在的竞争格局,事实上经历了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后,很多中小零售企业可能在庆幸自己还活着。如果要搜索2005年中国的零售业关键词,“倒闭”肯定是其中之一。全国各地零售企业就像是谁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闭关门,在过去的一年多就有150多家超市700多家门店倒闭,这些倒闭的基本上是地域性的中小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零售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去年12月11日,我国对零售企业的三年保护期宣告结束,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随着中国零售企业从有保护的竞争阶段走向全面竞争时代,中国巨大的零售市场将出现变局。本文试图从入世后过渡期角度分析探讨我国零售业所面临的新的竞争状况,以期提出新时期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我国零售业态的演进过程及杨入WTO后,零售业所面临挑战和应对决策。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入世的背景下,零售业向外商全面开放,零售业态面临着“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同时,本土零售企业将真正参与国际零售市场竞争,面临着更杨激烈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