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后危机时代”的调整与变革——2009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述评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由商务部综合司与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2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倍多,中国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TradeAlert)项目监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有40%的贸易保护措施是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5.
6.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西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在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召开了以世界金融危机和《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为主题的第三次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科技和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提升。而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阴霾也笼罩着人类社会。为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已渐成全人类的共识。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全球贸易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商品进口国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进口限制措施。从目前全球贸易现实来看,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已经沦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幌子和工具,从“高于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演变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在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核心素能模块学习领域,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主要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实施保障、课程评价、特色与努力方向等六个方面阐述该课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11月3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8国际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主题是“‘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合作:援助、贸易与投资的互动”。一百余位来自高校和部委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从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援助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分析、中国参与国际发展融资及其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2010年11月26日至28日,武汉大学主办了《经济评论》创刊30周年暨学术期刊发展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的负责人、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等8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 相似文献
12.
由国务院新亚欧大陆桥协调机制办公室、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大陆桥货代物流联盟主办,大陆桥视野杂志社承办的“2008亚欧大陆桥现代物流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这是继200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2007年在江苏连云港之后举行的第三届“亚欧大陆桥现代物流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本届“论坛”上,来自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对外贸易处、中外运集团陆运事业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中海集运青岛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报告和专题发言,这里摘要发表一批专家报告。 相似文献